拓展课外阅读,提高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2019-12-23 07:15吴建英
课外语文·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课外阅读初中语文

吴建英

【摘要】以新课程改革与教育体制改革为背景,素质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要摒弃应试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促进学生在未来更好的发展。现如今,很多初中教师在积极探索并不断开拓创新教学方式,将提高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作为主要目标。鉴于当前的教育导向,拓展课外阅读提高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是一种很好的教育举措,是突破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瓶颈的有效手段。借助课外阅读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给予学生开阔的想象空间,提高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最终实现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本文将简单介绍课外阅读与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关联性,并对提高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提出自己的可行性见解,希望对未来的初中语文教学提供创新思路。

【关键词】课外阅读;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策略研究

【中圖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上大多依靠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缺少热情和积极性,导致初中语文教学效率降低,学生对语文教材产生厌恶心理,更对课外阅读缺少兴趣,因此很少将精力投入到课外阅读中。课外阅读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延伸与拓展,能够为学生提供别具一格的学习思路,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良性工具,同时对培养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重视课外阅读,能够使学生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和思路,这些阅读方法和思路能够进一步引导学生。自动自发地进行课外阅读,逐步完善自我。针对当前的教育现状,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正在极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的趋势,是需要广大师生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去实现的。

一、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方向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热爱语文学习,热爱祖国,并有为之奋斗的思想感情,要指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理解并运用语文知识,拓展语文知识累积,培养语言语感、养成可持续发展思维,进而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认字写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流能力。初中语文课程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与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品德、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语文核心素养可以统称为语文能力和道德修养。

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语文知识,借助知识积累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二是语文积累,借助多种形式的阅读深化自身的语文能力;三是学习习惯,好的习惯能够影响学生一生,通过良好的阅读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四是思维能力,阅读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带来全新的思路,阅读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五是人文素养,好的课外阅读资源,能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正向激励,从而让学生在文化的影响中提升人文素养。初中阶段是学生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这些基础能够与当前的初中语文知识产生联系,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六是语文教学,除了基础的语文知识教学与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要注重学与思想的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学会思考。初中语文教学习过程中语言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借助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初中学生在阅读上的理解和联系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因此,初中生要致力于积累自身的语文知识,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为未来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二、提高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重视初中生的阅读兴趣和特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任何科目,只要有兴趣就会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生的语文学习要与兴趣挂钩,教师要善于观察和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以及个性需求等,将兴趣融入到教学目标中,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另外,教师要以柔和、亲近的态度去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避免学生对教师布置的课外阅读产生排斥心理,影响课外阅读教学效果。可以运用部分阅读内容渗透的形式,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自动自发地投入到课外阅读中。

首先要与初中生喜闻乐见且感兴趣的话题一致。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幻想着自己的理想和生活,对自己的世界充满向往和渴望并具有自己的理解,如果教师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喜好,按照学生喜爱的话题布置阅读,那么学生将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外阅读中,课外阅读教学效果将大大提升。其次,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课外读物。当前的初中生大多富有想象、天马行空且不拘一格,对新鲜事物及动漫特别喜爱,讨厌枯燥乏味的纯文字读物,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例如可以为学生推荐科普连环画《科学知识大讲堂》,绘画版的《茶花女》《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等,插图的效果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路,通过图画对书中的人物形象有自己的认识,使课外阅读更具有带入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阅读的乐趣,促进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二)加强课外阅读的教学辅导

课外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要重视课外阅读的辅导,教会初中生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课外阅读的平台,比如举办读书分享会、开放图书馆、建立班级阅读角等,让初中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阅读,能够随时随地阅读书籍,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和琅琅书声的文化氛围。另外,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教材,为学生推荐适合的阅读书籍,让大家共同阅读和探讨。

(三)举办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

通过举办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能够激发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热情,例如举办阅读大赛、讲故事比赛、摘抄本展览等,让全员参与到课外阅读中,借助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带动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外阅读中,进而增加自身的语文知识积累。阅读不是宽泛、毫无目的的阅读,而是要有针对性的阅读,通过比赛了解每个学生的阅读方式和阅读技巧,进而让其他学生扬长避短,学习别人的长处,形成自己的阅读思路和阅读方法。

(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促进学生自主进行语文学习,并在学习中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还能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是符合当前新课改所提出的教学要求的。针对初中语文教学研究得出,初中阶段的学生要大力扩展阅读量,阅读量上要超过150万字才符合素质教育阅读标准,这一数据看起来十分庞大且很难完成,单纯借助教师布置课外阅读任务是很难达到的,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日积月累中提升阅读量。同时,素质教育倡导学生要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需要家长和学校密切配合,达到全面教育的目的。在家中家长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课外阅读中,与初中生读同一本书籍,为学生起到榜样和带头的作用,带动学生自主阅读,进而实现素质教育。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会初中生坚强勇敢、永不放弃的精神,促进语文核心素养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课外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为学生推荐适合的课外阅读书籍,让学生在书籍中积累知识,拓展视野,提高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未来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立迁.以课外阅读促进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8(9).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课外阅读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