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站城融合理念的当代铁路客站设计内涵初探

2019-12-23 07:15靳聪毅沈中伟
设计 2019年21期
关键词:设计策略

靳聪毅 沈中伟

摘要:为推动铁路客站设计优化及与城市协同发展,采用站城融合理念引导客站规划设计。通过构建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及多元化功能开发等方式,使客站从交通站点发展为城市枢纽,从交通、社会、环境等方面迎合城市可持续发展需求。总结出当代铁路客站的设计要点与策略,以全面强化站城协同关系。为当代铁路客站的规划设计及站城关系处理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站城融合 客站枢纽 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J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11-0085-03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铁路客站作为城市交通枢纽与公共活动场所。与城市发展、民众生活联系紧密。以高铁建设为契机,引导客站合理介入城市空间并与之协同发展。成为优化城市交通、治理城市环境、改善民众生活的有力举措,符合当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策略。因此,在客站设计中引入站城融合理念,以交通协同为基础、以功能协同为支撑、以环境协同为保障,从而完善客站功能体系、提升其价值内涵,从交通、社会、环境等方面推动当代客站设计优化及与城市融合发展。

一、关于站城融合

(一)站城融合的背景与内涵

站城融合源于20世纪初日本轨道交通站点及站域综合开发,二战后。日本以“官民协动”方式构建功能复合的“民众车站”,其发展至今已成为集交通、商业、市政于一体的城市枢纽,以客站为中心构建的集约化城市成为日本现代城市结构的特色。对此,日本学者奧森清喜提出“城市核心性、步行环游性、功能聚集性、城市特色性、生态节能性”是推动站城融合的关键要素。总体上,站城融合作为一种集约化、协同化的发展方式,符合了当代城市可持续发展需求,通过发展以站点为主体的交通枢纽或城市综合体,将交通、城市、环境等功能有机整合,以满足当代城市发展、民众生活的综合需求。

近年来,围绕站城融合的研究呈现多种趋势:一是探讨沿线开发与交通建设的协同关系;二是对轨道交通站点发展模式与建设形态的优化与改革;三是对站城融合概念的引入、实施及推广的可行性展开探讨。以丰富相关的研究成果。

(二)站城融合与可持续发展

20世纪初,勒·柯布西耶提出现代交通网络及节点枢纽是解决城市拥堵问题的关键;简·雅各布斯认为良好的城市交通需要节点枢纽支撑;日本等国家的研究表明,站城融合在缓解城市化问题上具有一定成效,通过高效利用客站土地、整合内外交通、完善车站功能,满足了交通发展、民众生活、环境治理等需求。但也有学者对其引入发展中国家持谨慎态度,因此站城融合的实施应结合所在地区的发展水平与交通环境,探索符合实际需求的发展模式。

(三)站城融合在中国

当前我国高铁交通建设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为实施站城融合提供了现实基础。对此。国务院“十三五”规划纲要、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城市综合交通及交通枢纽,并依托交通枢纽发展城市综合体,推动枢纽地区综合开发、整体建设。在高速铁路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铁路客站设计正从单一的交通站点向城市枢纽转变,其设计理念、建设技术已有诸多创新,如2010年建成的上海虹桥枢纽将航空、高铁、磁浮、地铁、公交、出租车等交通资源整合在一字型布局的建筑综合体内,使虹桥枢纽成为陆空结合、内外衔接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有效拉近了城市内外交通过渡的时空距离;而深圳福田站则将高铁、地铁等交通集合在全地下式客站内,将地面空间还于城市,探索了城市中心客站的创新发展;在此基础上,重庆沙坪坝站利用纵向空间开发,将城市内外交通引入客站地下空间的同时,通过顶层空间进行物业开发,将交通、商业、办公等城市功能引入客站使之成为城市副中心。上述客站项目的实践体现出我国客站设计理念正从“关注对外出行”向“内外高效换乘”及“城市活动中心”转变,对我国站城融合的研究具有探索意义。

二、基于站城融合理念的客站设计要点

(一)确保交通协同——站城融合的重要基础

交通是维持城市正常运作的生命线,与城市发展联系紧密,良好的交通结构有助于引导城市形态的健康发展。首先,铁路客站作为城市交通门户,便捷的交通功能是实施站城融合的重要基础,通过全面引入内外交通资源,发展以客站为主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以实现城市内外交通的全面衔接与快速换乘;同时,客站交通組织需要符合城市交通的总体规划,以城市交通结构为基础,综合考虑城市交通的整体需求,采取外部协调、内部优化、立体衔接的交通组织方式,确保客站交通系统的良好运作,体现客站枢纽的交通功能性与价值性;其次,通过发展立体化的客站交通空间,以“零换乘”理念对各类交通进行协调组织,结合换乘大厅、换乘单元及换乘通道,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换乘系统;再者,采用地下通道、地面匝道、高架驳桥等立体衔接方式,引导旅客通过机动交通直接出入客站,减少在站外空间的停留与等候,提高其通行、换乘效率,确保客站综合交通系统的高效运作、提高站城交通协同的整体效率。

(二)强调功能完善——站城融合的重要支撑

这里的功能是指除交通功能以外的城市功能,铁路客站作为城市活动中心之一,通常是交通、人口、资源的汇集之处,是城市最具活力的核心区域。通过发展客站综合交通枢纽,利用其交通优势吸纳城市人口及社会资源,以带动站域综合开发,提高站域地区的产业凝聚力与投资吸引力,引入商贸、金融、房地产、市政等现代产业,增强客站地区的人气与活力,推动其城市化建设。使客站及周边站域成为新的城市副中心,这一点对位于城市边缘的新建客站发展尤为重要。

而在客站本身的功能开发上,需要协调城市的功能区划,结合客站及周边地区的发展需求,在遵从城市形态与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对客站功能进行综合开发,构建集交通、商业、餐饮、休闲、娱乐、景观等于一体的客站功能体系。良好协同城市发展需求,迎合民众的生活习惯与消费理念,以改善客站形象与服务水平,形成开放、包容的城市活力区域,助力所在区域的更新发展。

(三)注重环境协调——站城融合的重要保障

城市环境是客站枢纽的生成空间与存在场所,与环境的良好协调是实施站城融合的重要保障。一方面,构建客站的空间形态与功能体系要以城市实际条件为基础,如地理环境、交通结构、产业布局、城市形态等,城市地理环境对城市形态产生影响,城市形态引导了城市的发展策略与功能结构,决定了城市开发动向。在此基础上,客站的场地选址、建设规划需要与城市环境保持动态协同。以节点形式嵌入城市结构,以顺应城市形态、协同城市发展、带动城市更新;另一方面,客站规划应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合理开发与利用环境资源,以立体空间和复合结构等建设形态降低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与破坏。

此外,城市的建成环境亦影响了客站的规划布局,在发展成熟、运作高效的城市中,客站枢纽要顺应城市既有环境,以功能节点(包含交通、商业、休闲等)对城市空间进行延伸和补充;而在新建城区,客站枢纽应起到疏导与调节作用,以发挥中心效应,引导城市人口、资源向周边地区转移,持续对周边城区产生辐射效应。

三、基于站城融合理念的客站设计策略

站城融合理念引导下的客站枢纽是整合交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复合型功能体,其以城市发展的整体需求为导向,成为具有多重功能、结构、层级的交通枢纽系统,并与城市运作、民众生活保持紧密联系。并引导了周边区域乃至城市的综合开发,是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站城融合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站城之间的关联性有待加强,结合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客站规划设计及站城关系处理中的实践经验,可从中获得诸多借鉴。总体上,基于站城融合理念的客站枢纽规划设计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一)对内外交通资源的吸纳与整合

发展客站枢纽的目标之一就是发挥其良好的交通功能,达到改善城市交通、方便民众出行、强化对外交流、优化城市环境等目的。交通功能作为客站主体功能,表现在内外交通的全面衔接、合理组织与高效换乘等方面。

在内外交通的衔接组织上,客站规划应从站城交通的整体关系入手,积极引导客站枢纽与城市交通网络全面对接,使客站成为城市交通结构中的重要节点。一方面,通过对客站周边道路进行立体开发与协调组织,利用高架引桥、地面匝道、地下通道等立交方式。结合立体分流、人车分流等疏导方式,将旅客直接引入客站,减少在站外空间的步行距离与停留时间,提高其通行效率;另一方面,铁路交通的“高速化”、“公交化”运营,推动了站内空间从“等候式”转向“通过式”、从“分散化”转向“一体化”,精简了客站空间的构成形态,减少了站内旅客的通行距离与等候时间,推动了内外交通的“无缝衔接”。

在内外交通的换乘组织上,将城市交通引入客站内部,分层、分区设置其站点及泊位,利用立体换乘系统进行衔接,并通过换乘大厅、换乘通道引导旅客分流,提高其换乘的选择性与便利性,满足了民众对便捷出行及“零换乘”需求,使客站作为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发挥良好的交通功能及内在价值。

如新横滨站作为城市综合交通枢纽,集合了新干线、私铁、地铁、公交车、出租车、社会车辆等交通方式。客站采用复合化的交通布局与立体化的換乘组织,客站二层的交通广场设置为通高2层、高达7.5m的开放式空间,内接轨道交通换乘通道、外接站前人行天桥,是内外交通客流的中转空间;站前人行天桥作为连接二层交通广场与周边街区的步行通道,平接站内交通流线,以疏导站点客流、缓解交通拥堵,保障客站交通的顺畅通行,如图1。

(二)强调客站功能的综合开发

随着站城关系的持续深入,客站与城市、民众的联系日渐紧密,而民众的需求、选择对客站综合开发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良好的业态开发与服务环境能吸引大量客流,提高客站地区的人气、活力。一方面,客站作为城市交通中心,良好的交通功能带来大量活动人口,为客站开发提供了重要客源;另一方面,客站及周边区域的综合开发亦会对城市人口产生辐射与吸引,以城市副中心形式维持充足的人气与持久的活力。同时,还要提高客站建筑的开放性与亲和力,注重客站空间与城市环境的相互联系,通过构建完善的客站功能体系,对周边地区的城市功能进行补充、完善,以推动站城之间功能协调与环境融合。此外,客站综合开发需注重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良好的自然及人文环境有助于改善客站形象,使其建筑设计与城市文脉向结合,凸显地域文化、提高设计美学。

如京都站作为京阪神地区的客运中心,对车站功能有着较高的综合性需求。设计师将车站打造为大型的现代城市综合体,将多种功能在车站建筑内进行复合布局,如图2。除交通功能外,车站还包含了酒店、餐厅、商业街、百货中心、剧场、美术馆、市政办公等城市功能,使车站从单一的交通建筑转变为綜合的城市功能体,提升了车站空间的整体价值、激发了站域地区活力,成为助力城市发展的良性“触媒”。

(三)注重对客站空间集约开发与综合使用

随着城市化问题日益严峻,合理、高效的土地开发策略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首先,客站空间的立体化开发益于吸纳更多交通资源、构建垂直交通换乘系统并提高換乘效率;同时,通过地面、地下空间的协调开发,有助于提高客站空间利用率,如采用“站桥合一”的建筑结构与高架式线路股道,以节约土地资源并降低环境影响;此外,结合铁路客运的高速化、通勤化发展。引导客站空间从“分散化+等候式”转向“一体化+通过式”,推动客站空间的整合发展。

但相比日本等发达国家,我国交通建筑的立体开发程度与综合利用率仍显不足,其体现在内外空间整合与功能布局等方面,如西日本铁道福冈车站采取复合式空间设计,如图3。不仅提高了客站空间的功能性与利用率,还将站外广场、步行系统、公交系统与站内空间进行整合,通过垂直电梯、人行天桥、地下通道进行衔接,以实现客站内外空间及立体空间的统一组织,不仅提高了客站空间的开发强度与利用率,还强化了站城空间的契合程度,确保了城市空间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对我国铁路客站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结语

铁路客站作为城市交通节点与活动中心,通过站城融合理念对客站场地开发、交通组织、空间规划、功能布局等进行指导,一方面构建起高效、便捷的客站交通枢纽,以整合内外交通资源、改善城市交通结构、提高民众出行条件,另一方面以综合体形式提高客站土地利用率与开发强度,以容纳更多城市功能,使客站枢纽成为重要的城市子系统,如图4。从交通、社会、环境等方面满足城市运作与民众活动的综合需求,积极推动站城融合与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设计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练习的设计策略研究
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平台的设计策略研究
浅谈农村普通高中数学作业的设计策略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
设计策略决定企业品牌形象
大连智慧旅游平台UI浪漫设计研究
语文有效作业的设计策略探研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艺术
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