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峰
[摘要]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管理效果及对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7年5月—2018年11月原发性肝癌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风险管理,1个月管理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心理波动、管理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护理后1个月各心理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各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后1个月病室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安全目标考核及护理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后1个月坠床、跌倒、噎食、呛咳及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能降低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管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风险管理;原发性肝癌;负性情绪;管理质量;不良事件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10(c)-0058-03
原发性肝癌好发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属于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且多发生在40~50岁人群中,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原发性肝癌病因复杂,普遍认为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及黄曲霉素、环境等因素有关,发病早期临床症状缺乏典型性,可伴有肝区疼痛、全身消化道症状、肝大等。因此,加强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过程中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风险管理是常见的管理方法,是指在项目或企业在肯定具有风险的环境中将风险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的管理过程,包括风险的度量、评估及应变策略,但是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因此,该文以2017年5月—2018年11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2例开展研究,分析风险管理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管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原发性肝癌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男27例,女14例;年龄45~74岁,平均(57.84±5.61)岁;病程1~3年,平均(2.12±0.59)年;学历水平:高中及以上31例,高中以下10例。观察组41例,男25例,女16例;年龄44~76岁,平均(58.11±5.64)岁;病程1~4年,平均(2.20±0.62)年;学历水平:高中及以上29例,高中以下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入组化均符合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且患者均经手术组织检查、影像学检查确诊;②均行手术介入治疗适应证,且患者身体均可耐受。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其他体部恶性肿瘤或入院后资料缺失者;②近3个月给予放化疗、免疫治疗适应证,且患者均能耐受;③合并精神异常、认知功能异常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告知患者原发性肝癌常用治疗方法、治疗时有关注意事项,邀请患者家属积极参与,提高患者主观能动性。
观察组联合风险管理。①成立风险管理小组。结合科室情况,根据自愿原则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护士长任副组长,组长定期组织小组成员进行护理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护理过程中的法律法规,增强患者的风险意识,不断提高护士对风险因素的鉴别及应对风险事件的能力;②弹性化排班。风险管理实施过程中给予人性化管理模式,不断提高患者的风险管理能力;结合医院情况进行弹性化排班,避免护士连续夜班,尽可能提高风险意识、风险应变能力;弹性排班时做到年轻护士与年长护士巧妙搭配,充分发挥护士积极性。③加强日常管理操作。原发性肝癌患者入院后需要进行入侵式操作,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避免发生交叉感染;操作过程中详细核对患者的基础信息;治疗前加强患者心理指导干预,加强患者心理评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息,提高护理配合度。④不良事件干预。原发性肝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相对较低,住院过程中及住院后坠床、跌倒、噎食、呛咳及窒息发生率较高。因此,治疗期间加强患者不良事件预防、干预,加强患者家属风险防范意识,对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预见性干预,1个月管理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
1.4 观察指标
①不良情绪。根据医院简制心理症状量表分别从强迫、抑郁、敌对、焦虑方法评估患者情绪,每项总分3分,分值越低,心理波动越小。②管理质量。分别从病室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患者安全目标考核及护理操作技能5个方面对患者的管理质量进行评估,每项总分100分,分值越高,管理质量越高。③不良事件发生率。记录两组护理过程中坠床、跌倒、噎食、呛咳及窒息发生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兩组不良情绪比较
两组护理前各心理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1个月各心理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各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管理质量比较
两组管理前各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后1个月病室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安全目标考核及护理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管理后1个月坠床、跌倒、噎食、呛咳及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风险管理属于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包括:风险的量度、评估与应变策略。理想的风险管理应该为一连串排好的优先次序的过程,管理过程中应以减少最大损失、最可能发生事情的优先处理。该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各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风险管理能降低原发性肝癌患者负性心理,利于患者恢复。风险管理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必须能实现风险识别,确定护理过程中可能对患者产生的影响。同时,风险管理的实施着眼于风险的控制,结合每一位患者情况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风险,尽可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缩小其损伤程度,实现风险控制。国内学者研究表明: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是控制风险的有效方法,通过编制多个备选方案,能保证面对风险时充分准备。该研究中,观察组管理后1个月病室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安全目标考核及护理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风险管理能提高原发性肝癌护理过程中管理质量,能为患者提供科学的管理。国外学者研究表明:风险管理实施过程中必须学会规避风险,消除特定风险因素。该研究中,观察组管理后1个月坠床、跌倒、噎食、呛咳及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能降低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管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诗玉,李雅湘,苏骏.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8):1128-1131.
[2] 徐喆.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7):1-4.
[3] 景雪玲,薄乃超,王晓翠.4F管理对超声引导下肝癌介入手术患者角色强化与乐观倾向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26(3):345-348.
[4] 任乃媚,王艳,周喜春,等.疼痛护理管理对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应用效果[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26(3):370-373.
[5] 徐赛赛,刘伟红,石春凤.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管理[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9(1):94-97
[6] 李素婷.肝癌动脉介入栓塞和灌注化疗术后的临床护理管理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3):109-110.
[7] 买买提明·马合木提,张沁,王建新,等.肝脏影像报告及数据管理系统(LI-RADS)對肝癌CT及MRI影像特征比较分析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1):8-11.
[8] 赵晓明,杜英东,许昌.PDCA循环管理对肝癌患者康复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151-152.
(收稿日期:2019-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