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部控制管理模式在农民合作社中的运用

2019-12-23 18:47:16段家正
时代经贸 2019年2期
关键词:监事会专业化规范

段家正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控制五大原则的考虑

(一)全面性原则

合作社是由社员集资委托理事会实施经营管理,所以内部控制必须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覆盖生产经营服务及其提供专业化服务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实现全过程、全员性控制,不存在内部控制盲点。

(二)重要性原则

合作社在兼顾全面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确保不存在重大缺陷。重要性原则的应用需要一定的职业判断,合作社应当根据所处行业环境和经营特点,从业务事项的性质和涉及金额两方面来考虑是否及如何实行重点控制。

(三)制衡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比如社员华表大会体现的是权力决策机构,理事会体现实施执行机构,监事会实施控制监督机构,三权分离是决策机构制衡性原则的重要治理结构。授权管理与岗位分离要求合作社在完成某项工作必须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和环节;同时,还要求履行内部控制监督职责的机构或人员具有良好的独立性。

(四)适应性原则

因合作社经营规模较小,相对风险点多面广难于面面俱到,所以内部控制应当与其特殊的经营规模、专业化服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加以调整。

(五)成本效益性原则

合作社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成本效益原则要求合作社内部控制建设必须统筹考虑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之比。对成本效益原则的判断需要从合作社整体利益出发,尽管某些控制会影响工作效率,但可能会避免整个合作社面临更大损失,此时仍应实施相应控制。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控制五大要素框架的构想

(一)控制环境

合作社内部控制和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层的重视和执行程度,如果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不重视,或者将自身置于内部控制之外,随便变更存废控制制度,都可能造成内部控制的失效。合作社管理者不应该将内控当成是额外负担,应该认识到规范经营管理与内控过程结为一体才能从有效的内控中获得收益。农民依法成立合作社制定合作社章程,依据合作社章程进行自我规范管理。健全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社员代表大会“三会”制度,严格按照合作社法和选举法选举理事会和监事会,充分发挥成员(代表)大会对重大事项的决策作用和监事(会)监督作用。

(二)风险评估

1、资金安全风险

资金收支账务处理不规范违规违纪造成,此风险属合作社不可承受风险,坚决杜绝或者规避发生。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资金收入规范入账,涉农资金按政策制度监督核算,合作社内部资金按严格按章程规定由监事会监控列支。

2、应收账款坏账风险

由服务合同纠纷不按合同履职或者不按约定列支服务费对方单位考核扣款或不付款,销售商品应收账款不按时回收造成呆滞或对方破产形成坏账损失,此风险虽然可防可控,但还是应在交易发生前做好对方信用调查及货款及时回收管理,会计核算时也可采取适当计提坏账务准备形式,将风险发生时损失降低到可承受范围之内。

3、税收风险

涉税业务财务核算不规范,相关税收政策理解掌握执行不到位,列支成本费用不注意索取发票,应税收入不按规范申报入税造成税收检查涉税罚款风险。规避税收风险主要依靠合作社财务人员熟练掌握相关税收政策及税收会计核算业务,树立依法纳税,规范核算意识。

4、多元化经营亏损风险

因合作社开展多元化经营成本控制不力,内部流程控制弱,很可能会造成市场销售价格不足以弥补成本而带来亏损。这就要求合作社加强财务成本管理,对新开展的经营项目必须做好市场调查,并形成可行性报告,针对市场进行销售预测与产品成本测算,对产能、成本预算、销售毛利、投资回报、经营风险等做充分测算评估。项目实施过种加强内部流程管理与成本控制,控制成本加成后的供应价格必须确保低于市场平均价。否则就会失去市场销量,使投资没有预期回报,没有体现服务农民降本增效目的。

5、补助资金安全风险

政府部门补助资金或者补助设施管理不按政策制度要求办理,资金使用不规范,列支资金痕迹资料不真实可靠,很可能有审计部门介入对相关资金来龙去脉进行专项审计。严格执行专款专用,按财经纪律规范监督核算流程,兑付农民补贴资金执行电子支付结算。

(三)控制活动

合作社的内部控制活动必须建立在风险评估基础上根据风险应对策略,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加强存在重大风险环节实施内部控制活动,对风险的控制活动主要措施有:不相容岗位职责分离、授权控制、资产保管监控、会计监督、资产清查、预算控制、内部审计等。

(四)信息与沟通

加强信息化建设,所有生产经营业务数据利用计算机系统为载体进行充分的数据监控与分析,将业务流程充分数据化处理,达到科学高效提供监督决策依据。逐步建立一个灵活高效的运行体系,提升合作社自我发展能力。

(五)内部监督

合作社内部监督主要以依托监事会开展日常经营业务监督或者专项监督活动,重大事项必须向社员代表大会报告监督情况与内控制风险情况。引导农民合作社充分树立依法治社思想,依据合作社章程进行自我规范管理。进一步健全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代表大会“三会”制度,严格按照合作社法和选举法选举理事会和监事会,充分发挥成员(代表)大会对重大事项的决策作用和监事(会)监督作用。

三、合作社内部控制核心是加强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监督工作

(一)加强合作社财务管理与会计基础工作

成立财务机构加强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监督职能,将合作社生产经营业务资金运动规范登记核算,年初表决通过年度工作计划及生产经营成本与费用测算,年底审议年度财务状况、年终审计结果、合作社资产毁损和报废等情况;进一步提升民主管理水平,服务定价、盈余分配、资产购置等重大事项决策要通过理事会会议投票表决,会议纪要经参会人员签字认可后要向全体成员公开公示。

(二)全面提升专业化服务监督管理水平

引导合作社进一步提高规范管理意识,采取全面预算措施加强成本控制,持续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持续推动生产经营减工降本、提质增效。农民合作社在各环节专业化服务开展前必须详细预算专业化服务物资、用工、设施维护、专业队员报酬、管理人员费用等成本费用,按“保本微利”的原则确定合作社专业化服务价格,经理事会召集,监事会、社员代表、专业化服务队伍代表参与的会议通过,公示无异议后执行。

(三)围绕提高合作社服务水平和带动农民增收工作水平为目标

充分发挥对口龙头企业对合作社的指导、服务和扶持作用,坚持推动而不强迫,指导而不干预,采取集中培训、经验交流、以会代训和现场培训等方式,集中开展面向以理事长为主的经营管理人才、以会计为主的理财能手、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服务能人培训,努力打造一支具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业务本领强、热心合作社事业的专业人员队伍,更好地带动农民增收服务。

(四)规范管理合作社主要经营收入与主要经营支出

加强龙头企业外包合作社各项专业化服务收入与支出监管,使专业化服务补贴资金真正发挥为农民实现降本增效。同时对政府部门或者其它服务农民机构财政补助收支,补助资金形成资产通过“递延收益”对合作社发展提供收益弥补,对收到代付现金直接补贴,通过往来款项电子结算方式兑现农民,确保补贴资金安全。

综上所述,农民合作社的内部控制框架建造好后,还应关注人员结构的特殊性包括员工的聘用、培训、辞退与辞职;员工的薪酬、考核、晋升与奖惩;关键岗位员工的定期岗位轮换制度;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是选拔和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加强合作社服务农民的文化理念培养,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强化风险意识和法制观念。我们坚信只要加强合作社内控规范管理,认真履行合作社社会责任,加强合作社道德文化建设,合作社必将会成为农民增收产业发展的坚实机构。

猜你喜欢
监事会专业化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面对冲突与碰撞,董秘该如何履职?
董事会(2022年5期)2022-06-15 20:02:42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26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30
学会监事会召开2018年度监事会会议
广东造船(2018年6期)2018-01-17 10:58:27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新闻传播(2015年6期)2015-07-18 1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