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12-23 18:47:16保桂芬
时代经贸 2019年2期
关键词:财务预算预算编制应用型

保桂芬

一、应用型院校加强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全国教育工作的会议上,国务院颁布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会议上明确指出了教育业的发展方向,一个是基础教育,二是职业技术教育。教育纲要更是明确的指出:职业教育属于现代教育中的重要部分,是生产现代化、社会化的重要支柱。和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的人才相比较,应用型高校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也就是培养目标的实现化,是以中等教育为基础去培养大量的具有专业技术和能力的人才,知识的讲授的核心也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伴随着应用型高校的招生规模越来越大,高校的建设速度也不断提高,从而导致资金投入需求不断增加。和普通的高校进行比较,应用型高校在财务管理上需要将资金的使用更加趋向于校内的实训基地的建立、师资力量的扩大以及技能的提升等。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应用型高校的财务部门需要坚持“开源节流、厉行节约”的理念,对学校的每一个部门的预算进行合理的安排,进行全部的统筹安排,从而需要加强应用型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合理利用学校的资金,对学校的资金进行有效的分配,促进应用型高校的发展,预算资金管理已成为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

二、应用型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少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高校里上下,对财务的预算管理有着不同程度的不理解,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和财务预算管理的宣传有着一定的联系。在学校的内部中有一些人认为,财务预算管理仅仅是表面上形式的工作。所以,高校里缺少科学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以及监督管理的机制,并且没有将明确财务预算管理的任务。与此同时,其它的部门认为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管理任务,各个职能的部门也只是简单进行记录资金的支出,无法反馈有效的信息,没有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对高校预算管理的认识不正确,从而造成了预算项目的编制、控制都是由财务部门来管理,从而不利于年度编制预算时提供的有用信息。

(二)缺少事实理论对预算制度进行编制

在进行编制预算制度的时,只是采用“零基预算法”或者是零底预算,这些就是指在编制预算的时候,对于所有的预算以零为基础,不去考虑其它的一些情况,也不结合实际的需要和可能,去分析研究各项预算费用是否存在合理的开支,再进行综合平衡,从而确定预算的费用。可是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只是使用这种方法仅仅是不够的,无法适应经济迅速发展时期的预算编制制度。只是简单结合各个部门的人员以及报备的项目计划去定制财务预算管理,对于支出中费用比较高的、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并且弹性大的项目上,从而缺少准确的预测性。还有就是预算管理者以及相关的部门缺少一定的预见性,在编制预算管理中没有考虑到一些客观层面的因素,从而使预算管理不够科学,不能满足变化中的资金需要,从而使财务工作中出现不合理的情况。

(三)缺少对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

财务预算控制对于保证各个执行部门资预算合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高校里的预算制度缺少合理有效的控制体系和制度,造成各个部门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对那些由于各种因素变化而影响学校资金运营的情况无法做出适当的处理。一些项目资金的增加、变化存在过多的人为因素,并且不能及时地做出调整。再加上学校实行预算管理制度也是在探索中进行,有很多方面没有考虑周到,并且在执行的过程中,对执行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全部的预算概念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只要是出现部门对于预算的执行不合理、不稳定,就会造成预算效果和执行情况的分离。

(四)缺少对预算的执行过程的监督

实施监督具有重要性和督促性两大作用。可以揭示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年度预算的准确性还可以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的资金。可以杜绝铺张浪费的现象发生,可以促进学校资金的合理利用,将资金的利用效率发挥到最大化。通过数据表明,财务预算从编制、执行、再到管理,不只是财务部门的责任,还需要其它部门的配合和控制。各个部门相互支持、相互监督,才可以使预算管理更好地执行,实现达预算的目的。

(五)预算偏重于经费的开支,而缺乏对资产的预算管理

通过分析发现,高校的财务管理对于预算管理更多的是经费支出,对于资产的预算管理并不重视,从而对资产无法有效监督和控制。从目前实际情况看,项目经费的预算编制比较粗放,资产使用范围不明确,使用进度缺乏详尽的计划。

三、加强应用型高校预算管理的策略

(一)提高全院教职工预算意识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校里的全体职工对编制预算管理制度重要性的作用,提高预算的约束力。利用预算管理去优化学校资源的配置,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高校还应组织教职工参加有关预算管理的活动,学习有关部门预算管理的相关文件和要求,组织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财务工作人员去参加有关预算管理的会议。相关的部门共同讨论、相互沟通、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学校还可以借助信息网络,实现信息传递的及时有效性,使学校的上下级、每个部门之间都有一个和谐、良好的沟通,除去预算管理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减轻信息的不对称性给全面预算带来的影响。

(二)改善预算实施程序和方法

学校里的预算管理过程基本上是一样的。对于那些基础的数据,院里先是由各个系、处上报本部门的教职工以及学生的数量,财务人员根据每个部门实际的行政人员数量、教师、学生、工作人员的数量进行发放办公的费用,一些项目的费用是由各个部门单独进行申报。财务部门将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好数据之后交给学校的领导者,通过批准后再传达给每一个科室。对于那些预算编制的方法,应该在零基预算的基础之上,对于那些易受影响的项目进行弹性预算。弹性预算指的就是将预算期间可以出现的各种业务量水平为基础,再确定与之相互适应的经济费用。弹性预算的一个优点就是去满足不同的变化情况,充分发挥预算的控制作用,防止了在实际情况出现变化时,不断进行修改的情况。还有就是使预算管理建立在客观合理的基础之上,以便对于预算管理有更好的控制,维持了预算的严格性。

(三)加强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细化预算编制内容

预算编制人员需要不断加强对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尽最大地可能去收集全面的信息,并且将全部的财务收入和支出都加入到预算管理中去。对于一些不确定的项目,可以结合实际的情况编制不同的预算管理制度。

(四)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考核

在年终进行总结的时候,财务部门应该要求财务人员对于学校全年的收支预算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结合实际的情况和计划编制预算执行结果的对照表,写出完整的分析报告,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内容的完整性。将结果和过去几年的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一定的分析,对于差异比较大的地方进行分析,找出差异的原因,总结相应的经验,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定的意见和改正的措施,争取为下一个年度的预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加强高校资产预算管理

对于加强高校资产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健全资产预算管理体系。提高高校的资产预算管理能力必须建立健全资产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预算资产管理体系需要高校上至学校领导下至管理人员甚至是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第二,完善预算编制方式。高校要对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进行改革,将滚动预算与弹性预算进行结合,使高校的预算编制工作更具有实际应用型和科学合理性。第三,落实预算监督考核机制。首先,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标准体系。以预算管理目标为参照,对财务、内部流程、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形成一套系统的标准考核体系;其次,建立预算监督考核部门。高校要赋予该部门监督考核权利,通过明确预算监督考核的责任部门,科学规避预算管理工作监督考核执行过程中的问题。最后,合理运用预算考核奖惩制度。按照实际的预算执行和完成情况,采取相对应的预算管理奖惩方式,对相关问题的责任人进行奖惩。

总结

总而言之,应用型高校预算管理的制度对于财务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保证资金合理、有效利用的前提。通过对高校预算管理的意义进行分析,才可以准确把握预算管理发展的方向,采取一定的策略加强高校预算管理的发展。

猜你喜欢
财务预算预算编制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医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加强中职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04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7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9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13
试论国有林场财务预算绩效管理
中国市场(2016年44期)2016-05-17 05: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