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日方(中华女子学院 北京 100101)
幼儿时期的孩子拥有无限潜能,孩子的吸收能力比较强,并且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幼儿时期是孩子心理与生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幼儿教师应该对该阶段进行充分把握,对幼儿的学习进行启发,同时对幼儿的体适能提起重视。在幼儿园中主要以游戏教学为主,许多幼儿园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将游戏教学列为重要内容。通过游戏开展教学,不仅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同时可以培养幼儿的体力,对于幼儿适应社会以及新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幼儿教师在开展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肢体发展、身体协调、团队精神等进行全面培养。幼儿通过活动可以更好的了解外界,并培养其自身的创造力,同时还可以探索自我。幼儿时期是幼儿动作发展的关键阶段,该阶段的幼儿神经系统比较发达,对于这个阶段的幼儿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训练手腕能力、小肌肉发展、平衡感以及大肌肉的发展等,通过培养使幼儿的精神与身体得到协调发展。
第一点,于幼儿教育而言,幼儿教师过度的重视培养学生的智力,并且幼儿教育逐渐呈现小学化,在这过程中幼儿教师并没有对体育运动游戏提起重视。现阶段幼儿教师将幼儿的游戏时间、体育活动的时间一再缩短,或者由教师直接指导幼儿开展游戏,幼儿只能按照教师制定的计划开展游戏。虽然幼儿教师可以顺利的完成教学,但是幼儿学到的内容却比较少,并且与幼儿全面发展的原则相悖;第二点,幼儿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科学的理论与指导给予支持,加上幼儿教师难以全面的认识体育教育,致使体育教育目标比较片面,体育活动的设置也缺乏科学性,并且部分幼儿教师难以有效的开展体育教育,这些问题使幼儿的体育发展受到了限制。现阶段幼儿园在开展体能活动时基本是以游戏为主,但是在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并没有对幼儿的活动技巧进行训练,进而使幼儿的体能活动缺乏科学性。
体适能主要是指人们拥有一定能力,该能力可以使身体应对日常生活中的负荷、冲击等,主要表现为兴趣广泛、精力充沛以及不易劳累等。体适能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项。
人体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人体在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各个身体部分协调统一,如果人体的脂肪百分比出现了异常,就会导致身体出现不适。体内脂肪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储存性脂肪,该脂肪可以导致人体出现肥胖;第二类为人体必要的脂肪,比如中枢神经系统与肌肉周边的脂肪、内脏、骨髓等,如果人体缺乏了这一类脂肪,则会对人体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转造成不利影响。
心肺适能是体适能最重要的一项要素,包括血液、心脏以及血管等组织系统的机能。相关研究表明,如果人类长时间的开展有氧运动,就可以使人们的心肺适能得到大幅提升,并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肌肉适能包括肌耐力、肌力,所谓肌耐力主要是指肌肉具有开展一系列动作的耐久能力,或者是肌肉能够在长时间内维持固定用力动作;肌力是指人体的肌肉能够发出的最大力量。
人体的关节会对柔软度造成一定影响,同时软骨、肌肉、韧带以及肌腱等组织也会对人体柔软度造成一定影响。如果人体具有较好的柔软度,可以使人的运动效率得以提高,身体各部位更加协调,减少运动过程中可能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人的身体素质会受到后天锻炼、遗传因素的影响,而后天锻炼对于人的身体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时期孩子的身体并没有完全发育,这个时期对幼儿进行相应的锻炼,可以使幼儿的抵抗力不断提高,为幼儿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体适能运动与其它运动有着较大的差别,该运动可以更好的处理环境与身体之间的关系,对于幼儿适应环境变化、生活变化的能力起着重要作用。相关研究表明,3-6岁幼儿的神经系统、生理以及心理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如果教育人员能够有效的把握住该时期,在这一阶段通过体适能运动对幼儿的反应能力、抗击能力以及心智等进行提高,进而为幼儿的全面成长奠定有利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使用亲子运动、游戏或者聚会等形式。如果幼儿园具备相应的条件,可以将更大的运动空间提供给幼儿,进而让幼儿更好的开展运动。通过教育可以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学习,让幼儿获得更多的伙伴,并对幼儿的运动、学习以及探索能力进行激发,同时将幼儿的创造力与智力进行开发。幼儿在与教师、同学相处的过程中,对于反应速度、灵敏性、爆发力、平衡性以及协调性的训练起到一定辅助作用。总而言之,在幼儿中开展体适能运动,不仅可以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协调发展,而且有助于幼儿适应新环境,因此幼儿教师与家长应该对体适能运动提起重视,并制定相应的实施措施,进而使体适能运动更好的被幼儿所接受。
根据相关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幼儿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应该超出两小时,每日开展的户外体育活动应该高于一小时。因此,部分幼儿园会安排一个小时的时间开展体育活动,体育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幼儿教师引导幼儿开展热身活动,在确定热身活动时必须根据体育活动的专项训练、常规训练的内容。热身操是常规训练的主要内容,而专项训练的运动量明显要超过常规训练的运动量,因此需要幼儿教师引导幼儿开展专业的热身活动;第二阶段,幼儿教师应该将正确的运动方法以及动作传授给幼儿,比如教师开展跑步活动时,教师可以将跑步的跑姿、动作规范等传授给幼儿,然后让幼儿根据教师给出的示范开展运动,最后由教师对幼儿的运动姿势进行相应的指导;第三阶段,休息调整时间。该阶段教师可以让幼儿进行自由的活动;第四阶段,通过游戏对幼儿的体育训练进行巩固,主要是让幼儿将正确的动作方法进行掌握;第五阶段,身体放松阶段。教师要指导幼儿将身体与心理进行放松,为室内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幼儿教师应该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进行分析,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将锻炼目标进行制定,锻炼目标的制定应该符合以下几点标准:第一点,对幼儿的身体素质进行加强;第二点,让幼儿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不断提高;第三点,对幼儿的体育习惯、活动兴趣进行培养。
教师在对幼儿的体适能训练项目进行制定时,应该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相关规定,将幼儿的户外活动方式进行设定,使体适能运动融入到幼儿的户外活动当中,进而将幼儿的基本素质进行提高。体适能运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开展常规训练。不仅要训练幼儿的基本动作,还应该将游戏巩固与指导训练有效结合,进而使幼儿的常规训练变得更加丰富。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其发育情况有所不同,幼儿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情况对项目的标准以及强度进行设定,并详细的划分每个项目的基本动作,比如长跑,可以将其划分为冲刺跑、直线跑或者慢跑;第二,专项训练。幼儿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幼儿的水平制定专项训练任务,专项训练内容可以包括跳绳、篮球或者足球等,通过这些训练让幼儿的体质不断增强,并且将幼儿的活动兴趣进行培养,使幼儿的团结协作精神得以提高;第三,综合训练,该训练主要包括基本动作巩固、合并练习等内容。
第一点,活动目标可以分为运动形式习惯、身体以及技能三个目标;第二点,时间安排。每天安排1个小时开展幼儿运动;第三点,充分准备活动器材。教师应该根据体适能运动的项目准备相应的活动器材;第四点,活动过程。在开展体适能运动之前,幼儿教师应该对幼儿的身体状况进行确定,确保幼儿能够参与到体适能运动中,同时要对幼儿的穿着是否得当进行检查,确保幼儿在体适能运动中不受到限制。除此之外,幼儿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开展热身,进而实现预热拉筋的目的,避免幼儿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拉伤的情况。在体适能运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幼儿的训练进行指导,将动作规范展示给幼儿,并将相应的动作进行讲解,然后指导幼儿正确的使用相应的活动器材,进而让幼儿更好的开展体适能运动。等到活动结束之后,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巩固与放松的训练。
幼儿教师在将训练项目与课程目标制定之后,可以根据幼儿的年级制定相应的教案,并将这些教案进行保存,以便幼儿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并且可以让其他幼儿教师吸取其中的经验。要想使幼儿的活动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幼儿园可以招聘一些男教师,让男教师带领幼儿开展体育活动,进而使幼儿更好的开展体适能运动。在体适能运动开展的过程中,幼儿园可以指定专业的教师观察幼儿身体素质发生的变化,可以制定相应的训练测评量表,该量表可以对幼儿身体素质的各个方面进行测评,通过测评可以让幼儿园教师更好的了解到幼儿身体素质的变化,根据幼儿出现的变化对体适能运动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使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幼儿园对于体适能教师应该进行专业的培训。幼儿园可以对所有的幼儿教师进行培养,使幼儿教师都能成为可以开展体适能教学的教师,并鼓励幼儿教师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幼儿园应该定期开展教研讨论会,每个班级中推选出一名教师参与教研会。要想使幼儿园的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教研组应该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项目以及教学安排等内容进行仔细的分析,并对教学效果进行相应的测评,通过测评的结果调整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而使幼儿园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并且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协调发展。幼儿园根据教研组讨论的结果制定出体适能运动的相关计划,进而使幼儿的身体素质不断提高。
幼儿与家长接触的时间比较多,幼儿园中体适能训练中心的专业教师应该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让家长在生活中对幼儿进行一些常规的运动训练,可以根据幼儿的水平开展一些专项训练,训练的内容可以包括篮球、跳绳或者足球等内容,通过对家长的培训可以让家长将正确的动作传授给幼儿,并让幼儿感受到家长与幼儿共同进行训练,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加积极参与到训练中。专业教师还应该指导家长使用相应的活动器材,进而为幼儿在家庭中更好的开展体适能训练奠定基础。将家园共育进行实现,可以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
幼儿教师应该对体适能运动提起重视,并将该运动进行实践,通过体适能运动使幼儿的体能素质得以增强,同时使幼儿的协调性以及敏捷性得以增强。幼儿教师适当的开展体适能课程,可以将幼儿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激发,同时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增强体质,对于幼儿生活质量、学习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只是对体适能的理论以及相应的实践给予了浅显的分析,希望可以对幼儿教师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