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相民,蔡济众,杨如松,马 琪,高晓莉
(1.武威职业学院,甘肃 武威 733000;2.武威工业园区管委会,甘肃 武威 733000)
当前,创新创业已成为全世界的焦点话题,诸如乔布斯、马云等这些成功的创业者,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种精神和象征。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也备受关注,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高校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体,应该为大学生搭建广阔的平台,深入挖掘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内涵,在思想上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对滞后,卫生类院校更因学科要求的严谨性和安全性,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医疗机构等原因,对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热情不高[1]。但是面对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形势日益严峻,迫切需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进而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是重要支撑和保障[2],武威职业学院现有省市级众创空间各一个,主要面向新能源、机电、设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成果丰硕。为了提升医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学院依托优势专业群创建了康复治疗创客空间,创新和探索空间的运行模式,通过构建课程体系、合理整合资源、丰富活动载体、注重实践教学、推进技术服务和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等形式,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使空间真正成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
康复治疗创客空间建设项目是学院优质校重点建设的创新创业项目之一,设有四个功能区,主要开展康复医学发展以及前沿问题的学术交流活动,探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举行技能切磋活动,研究开发新的康复治疗技术;开展康复创业之路、成长之路主题宣讲活动;开展康复治疗和康复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问卷调查研究基层常见病及多发病诊治情况;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同时,注重空间成果转化,鼓励师生开发教材、申报课题、发表学术论文,研发新型治疗技术,申报国家专利,将空间的重要理论成果结集成书出版发行。空间紧密结合国家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康复治疗创客空间的运行模式,充分发挥创客空间的功能和价值,使康复治疗创客空间成为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一个实践平台。
康复治疗创客空间由疗法探究区、技术推广区、创业交流区和社会实践区四部分组成,初步形成了“四区一空间”的运行机制。
主要功能是邀请国内外行业专家和校内外的专兼职教师,开展康复医学的发展现状分析,交流国内外绿色康复治疗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探讨一些康复治疗方法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实时论证,使专业教材选取、培养模式、实训条件和师资培训与时俱进,建立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探讨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新机制,使人才培养标准与社会需求接轨。
主要功能是邀请行业技能大师,举行物理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技术、运动治疗技术、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等技能切磋活动,让师生共同参与,一对一、面对面地深入学习和交流。如设计一些临床诊疗案例,让学生自己研究治疗方案,模拟临床情景,开展康复诊疗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研究和开发新的康复治疗技术。特别是传统中医康复治疗技术中的针灸、推拿,更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康复绿色疗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绿色疗法,提高大家的保健意识。在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提高基本技能,培养其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主要功能是聘请康复保健行业的优秀创业者作为学生们的创业导师,如康复医院的院长、针灸推拿诊疗中心的主任、老年疗养院的院长、残疾人康复中心的主任以及康复保健医疗器械研发和销售的公司经理等。开展“创业之路,成长之路”主题宣讲活动,请有关专业人士和已就业的学生分享自己择业、创业的体会和感悟,激励大学生热爱生活,喜欢自己的专业,专注自己的专业,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积极投身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之中。
主要功能是策划、组织实施康复治疗和康复教育的社会公益活动。充分利用寒暑假、节假日,每年组织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师生进社区、福利院、疗养院和特殊教育机构以及广大的农村地区,开展康复治疗和康复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向基层推广多发病、常见病的中医诊疗技术,利用“互联网+”思维开发康复医疗新的服务模式,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水平。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康复医疗的重要价值,树立自信心,明确奋斗目标。
如何增强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是关键,一是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融合;二是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教育活动融合,加强培养创新创业素质[3]。为此,我们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修订,专门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设置学分,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利用智慧职教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加强学生对创新创业知识的储备。同时,注重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组织师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营活动,走进行业企业了解康复医学的发展前景,举办“创业故事分享会”体验创业的艰难和乐趣,开放专业实验实训室举行技术经验交流会。让学生全面了解创新创业基本理论知识,启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营造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让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为创新和创业打好基础。空间紧紧围绕专业特色,挖掘和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推进校园文化与专业文化的有机融合,特别是根据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和针灸推拿专业的特点,举办系列“文创沙龙”活动。如经典医文朗诵、专业情景剧展演等,引起了师生的强烈共鸣和反响。学院部分系部纷纷仿效,如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举办了首届创意雕刻大赛以及优秀作品展览等活动,本着一个好作品的创作过程必定是一个不断思索、不断创新的过程的理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4]。通过特色文创活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热情,树立对专业学习的自信心。
科研项目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师生共同参与申报,一起完成科研任务,这个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有很大的帮助。空间师生申报的“武威职业学院康复治疗创客空间的运行模式研究和实践探索”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通过专家评审,“八段锦疗法”“便携式折叠房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通过专家评审,均获批立项。以项目为载体,为创新创业教育铺设路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针对实际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高职教育注重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而忽视对学生进行理论和技能创新的引导,学生也缺乏主动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为改变这一局面,空间专门邀请了专业骨干和技能大师,举办了系列专业理论讲座和技术交流活动,包括康复医学发展前景、康复治疗技术研究进展、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的应用价值等理论讲座,以及常见疾病针刺治疗技术、推拿疗法技术等经验交流活动,以弘扬创新的理念;同时,还采用问题引导、小组讨论、学生演示、经验分享、师生评价等方式,让学生对专业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高职医学类专业主要是面向基层培养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所以根据专业特色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专业技术应用的机会,在实际应用中体会和积累经验。为此,空间策划组织了“康复治疗服务、助力精准扶贫”主题教育活动,为基层贫困户讲解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绿色简易疗法,进行推拿按摩等诊疗服务,向村民宣传八段锦、太极等养生操在调理人体阴阳、疏通经络、和畅气血方面的效果,并现场进行八段锦养生操操练表演;组织师生参加学院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武威市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现状的问卷调查,撰写了《武威市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汇编》,该汇编已经被乡村医生培训班作为内部学习资料来使用。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基本技能,也让学生了解了基层对康复医疗的迫切需求,为学生创业指明方向。
创新创业大赛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大学生自信和锻炼表达应变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是“产学研”应用的最佳平台[5]。为了充分发挥空间创新创业的指导作用,从2017年开始空间面向康复治疗技术、医学检验技术等医学相关专业举办创新创业参赛经验交流会,内容包括创新创业大赛解析、获奖选手经验分享、优秀项目展演、赛前强化培训等。两年来,学生的参赛项目数量翻倍,获奖人次翻倍,很多学生参加赛事之后都认为收获很大,表示在个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均得到很大提升。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系统的教育工程,需要统筹课程、师资、平台和制度等多个方面构建系统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支撑平台。创新创业教育也不是断崖式的教育片段,而是一以贯之的教育形态[6]。经过两年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探索,空间初步形成“六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格局,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存在课程体系不够系统、师资不够专业等方面的问题,还需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今后空间还需持续做好的工作包括:一是创新体制机制建设,争取学院、企业、政府的支持,整合多方资源,保障“四区一空间”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日趋完善;二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让创新理念真正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围绕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来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和寻求多元化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大力提升教师队伍创新创业教育的水平,鼓励教师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培训,聘请行业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紧密结合专业行业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开发基于“互联网+”创新创业课程,积极指导和引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四是加强空间与实训基地的融合,促进实验实训室开放共享,为专业技术交流创新提供场地和条件保障。总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是支撑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力保障,探索研究平台先进的运行模式,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水平发展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