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供给侧改革对进出口贸易影响

2019-12-23 02:52:14吴晓玲
时代经贸 2019年36期
关键词:进出口供给进口

吴晓玲

自2015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的提出,供给侧改革开始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而且我国改革开放已进入到深水区、小康社会建设进入攻坚期,国家经济发展不能只依靠社会需求的扩大,需要加强对社会供给方面的关注,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平衡。本文从供给侧改革出发,对供给侧改革给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带来的影响和政策建议进行分析探讨,旨在推动我国经济贸易结构优化,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供给侧改革概述

供给侧改革实质是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用改革的方法来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以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得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供给侧改革的提出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的结构性分化趋势逐渐明显,传统模式下经济发展疲态显露,“互联网+”新模式经济发展的异军突起,为适应这种变化,在照顾提升传统需求管理的同时对供给侧结构进行改善,优化供给侧改善环境和机制,并通过改革供给,刺激经济主体的活力,为我国经济稳定发展提供新的源泉动力。

二、供给侧改革对进口贸易的影响

(一)我国进口贸易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同时也带动了我国货物进口贸易额的飞速增长。有关数据显示我国进出口总值2014年达到了26.42万亿元,2015、2016年进出口总值出现下滑,2016年全年仅为24.33万元,2017年逐渐回暖,2017年全年,我国贸易进出口总值27.55万亿元,比2016年同出现明显增长;201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体平稳,稳中有进,2018年全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0.51万亿元人民币,比2017年增长9.7%。其中,出口金额16.42万亿元,增长7.1%,进口金额14.09万亿元,增长12.9%。而面对2019年全球国际贸易形势继续笼罩在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行动阴影下,贸易条件恶化的可能性加大,贸易政策的风险显著性抬升的背景,2019年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稳定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二)供给侧改革下对进口贸易结构的影响

1、对进口商品贸易的影响

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推行,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新驱动力,使得各种科技含量技术较高的附加值产品倍受青睐。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近年的进口商品种类主要集中于高科技技术产品,其中电子科技产品在进口商品中的占比最大。通过进口的方式,对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进行吸收、转化,既省时省力,同时也能够快速应用到产业的结构转型中去,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和经济增长。近期中美贸易战升级,美国主要将目标锁定“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新兴和高科技产业,包括航空航天、信息和通讯技术、机械、能源、智能汽车、药物医疗等行业,LED、PCB、激光设备、半导体设备、电阻电容、晶闸二极管、TV终端及部分零部件等,通过一系列的禁令或制裁抑制我国高科技技术产业的发展,中美贸易战短期内可能导致我国相关高科技企业选择其他合作的国家和产品来弥补贸易战的损失,甚至有可能倒逼我国高科技产品的自主创新研发进程,一定程度上实现高科技产品的自给自足,但从长远来看,中美贸易战不利于一些先进高科技产品或技术的输入,势必会影响国内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2、对进口投资的影响

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对进口投资的要求过低,导致现在出现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能够实现我国进口投资方式和企业上的转变和改革,通过对国内外需求进行准确定位,明确进口投资的方向,严把进口投资的关口,积极引进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之类的进口投资。

三、供给侧改革对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我国出口贸易的现状

当前我国的出口贸易增长率一直维持平稳增长,但是鉴于金融危机以来的影响,世界经济恢复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也愈演愈烈,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相当不利。尽管我国的出口贸易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但从出口质量、结构和竞争力来说,我国的出口贸易仍然是“大而不强”。在这种情况下,亟需经过改革来调节我国的贸易模式,增强外贸出口的多元化。

(二)供给侧改革下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1、对出口结构的影响

以前我国的外贸出口非常不合理,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口贸易结构的弊端愈发明显。我国出口集中于一些基础性产业和制造工业,但随着科学技术和全球贸易的发展,该类的出口竞争力逐渐下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行下,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出口产品慢慢向附加值高和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上集中,进一步的打开了国际市场,实现国内外市场的趋横。

2、对对外投资的影响

供给侧改革提出与投资相结合,看重境外市场、资源、技术等投资目标,实现对外投资高价值产业的转变,跨国并购逐渐成为对外投资的一种新型方式。而且随着投资流向和投资转移的转变,也出现新的区域性贸易协定,推动区域性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深化对外开放,营造稳定有利的贸易环境。提高对美贸易双向开放对称程度,主动化解摩擦风险,加强与美国在WTO框架之下的沟通,同时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减少经济发展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进一步放宽外商准入,逐步加快金融领域等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继续推进与不同经济体和国家的贸易自由化建设,以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为抓手,强化与周边国家之间的自贸区建设,发展与欧盟、加拿大、墨西哥等国的多边贸易关系,加快推进国内自由贸易区与自由港的建设。

四、供给侧改革对进出口贸易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宏观政策的实施,为进出口贸易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让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也使得国际经济动荡对我国影响逐渐加深,同时国内各种深层次矛盾叠加显现,阻碍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国内外市场发展环境均不友好的条件下,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就明确指出,通过宏观调控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总需求,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下,通过加强定向调控,实现市场的稳定的有效发展,促进产业结构性改革和调整,首先为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创造稳定的国内市场环境。

(二)准确进出口贸易的定位与结构的改革方向,重点对进出口结构进行调整

国家的进出口结构与产业经济结构是相辅相成的,对于我国整体经济结构的矛盾,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国进出口贸易进行准确定位,从而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产业政策,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变;同时要妥善处理进出口之间的关系,利用出口发展进口,优化出口产业的结构,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出口贸易的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增长的动力;还要加强对进出口促进战略的实施,调整进出口结构,提升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的便利程度,减少关税壁垒和贸易隔阂。

(三)正确发挥政府的作用,促进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

面对新时期经济的转型发展,国家更加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和更好政府作用,政府需要进一步放宽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限制。在供给侧改革下,一方面,加快对政府的职能转变,加大经济领域简政放权的力度,为市场企业发展进一步放宽;另一方面,加大对小微企业和服务业的资金支持和科研力度,加强对高技术产业的进口和学习,积极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提高产品进出口的竞争实力和附加值比重,促进市场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从而实现优化进出口市场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五、结束语

综上,供给侧改革给我国进出口贸易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造成一定的挑战,因此如何协调好供给侧改革与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党中央多次对供给侧改革进行阐述,加深人民对供给侧改革的印象,深入巩固和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的成果与任务,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推动经济顺利转型,从而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猜你喜欢
进出口供给进口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双双下降
前两个月我国化肥进出口量均减少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数据进口
汽车纵横(2017年3期)2017-03-18 11:21:22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数据—进口
汽车纵横(2016年9期)2016-10-27 12:48:07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群众(2016年10期)2016-10-14 10:49:58
数据 进口
汽车纵横(2016年8期)2016-09-24 15:39:05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