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刚(四川省宜宾卫生学校 四川 宜宾 644000)
体操运动是一项健与美有机结合的综合性运动项目,作为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教学的高效开展不仅能够达到学生身形姿态的有效塑造,带来肌肉核心力量的多维增强以及身体柔韧性、协调性、灵敏性、稳定性和控制力的有效提升,还能极大优化了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实现学生节奏感、运动美感和鉴赏美感的显著增强。但受到中职学校对体操教学的重视程度和教学目标深化程度不足的影响,再加上课程内容和组织形式设计对学生积极性和能动性调动不高等因素的制约,造成中职学校体操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进而导致教学价值不同程度的劣化。
体操是通过徒手、持轻器械和在器械上完成各种类型和不同难度的单个运动和成套动作的体育练习。其需要并全面表现出了人对身体的控制能力,成为身体力量、体育技能与艺术美感有机结合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项目。
在中职体操教学的开展中,其需要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基础素质上给予学生有机的指导与系统训练,并逐步完成个体动力性、静力性等体操专项素养的有效塑造,达到队列、技巧(前滚翻、后滚翻、侧手翻、后手翻、头手倒立、扶持手倒立等)、项目(支撑跳跃、双杠、单杠)等专业化能力的锻炼与实施内化,实现学生体操动作节奏感、协调性和连贯性上的多维培养与提升。而其中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帮助学生了解并内化建立体操单个动作的概念与技巧,进而达到体操意识和体操素养的初步培养;
(2)指导学生在系统的体育训练和体操技能训练中掌握控制身体和提高肌肉工作效率的方法和能力;
(3)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践中发现体操动作的基本规律,并掌握基于这些规律所应采取的训练思路与方法,达到体操意识和体操素养的进一步深化;
(4)在掌握单个动作的技巧基础之上,逐步实现成套动作的有效衔接,建立动作之间联系的意识与能力,并达到动作美感、协调性、韵律感、连续性和完整性的阶段性增强;
(5)指导学生掌握必要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以减少体操训练中不必要的动作伤害与事故。
体操是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训练项目,其不仅需要一般体育课程所必须的力量基础和基本素质练习,还要通过系统专业的体操技能训练,帮助学生逐渐掌握较为复杂的体操动作要领和练习规律。而在其中,对学生身体姿态的塑造上要求有较强的身体控制能力,还要实现视、听、触觉及本体感觉等系统感官能力与身体能力的准确与灵活运用。即便是在基础体育素养的培养与上,其对力量、柔韧、灵敏、动作速度和专项耐力的要求相较于其他体育课程更加的系统。而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构成较大的压力,如果课程的实施没有能够全面结合学生的学情实际进行合理的设计,便会造成学生的畏难情绪,进而导致教学效果的低下。
体操运动对训练场地和专业器械的要求较高,为了避免运动中不必要的伤害,还要做好十足的运动保护措施。但是当前中职学校由于对体育教学特别是体操教学的重视度存在不足,无论是课时的安排、场地的提供、专业体操教学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器械的专业化程度、器械的体量规模、器械与设施的保养维护度等都难以达到高效体操教学的发展要求。
体操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泛化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身体素质某几个方面的阶段性强化,其实施的内容和训练的过程具有极度的综合性和系统性,需要实现学生基础身体素养、专业体操技能、身体运用能力、统感协调综合、艺术韵律美感、动作连续思维、体操意识与素养、健康心理与人格等的全面塑造与培养。如果中职学校的体操教学目标单纯局限于机械化体育能力和体操单一技巧的训练,在课程开展中,不仅难以带来教学系统性和专业性的有机提升,还无法全面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围绕综合的教学目标积极地展开学习,进而带来了教学效果在单一目标之下的不断劣化。
良好的教学开展是要实现对于学生针对性的指导与提升。但是当前的体操教学的课程内容设计与编排不仅没有实现对于学生兴趣、爱好、身体素养、体能条件、动作能力的有效考察与掌握,只凭教师的主观安排予以逐步实施。致使学生难以全面内化教学的发展内容,在基础体育能力培养、体操技巧培训、器材使用方法等内容及其进度的安排让很多学生很难适从,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的同时,还极大削弱了学生学习体操的兴趣。
此外,教学内容及其进度的安排应遵循系统性与循序渐进性的原则,并遵照体操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以及体操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如果忽略了体操运行本身的技能形成规律,割裂了基础素养训练、运动技巧、体操运动项目之间的培养关系和结构关系,进而在统感训练没有达到一定标准后,盲目追求片段化技巧的训练,或是技巧训练不成体系,学生难以掌握体操动作之间的基本规律,这也成为了当前中职体操教学效果不高的重要原因。
当前中职学校体操教学课程的形式往往是通过教师的理论宣导和技巧方法的强化灌输,配合阶段性的技巧训练深化等方式达到课堂内容的逐步实施,这些开展模式不仅趣味性、吸引力不足,还与体操技能训练的诸多要素存在不相符性。学生在学习中不具主动性,教学模式又难以发挥学生的能动力、创造力、合作力,内容的组织形式又削弱了方法掌握的技巧性,致使学生理解、运用和内化体操理论和方法的效能存在弱化。
在体操课程中,教师往往忽视体操训练中专业动作要领掌握对运动伤害避免的重要程度,更没有有效树立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在安全保护动作、器械安全的运用中没有给予学生必要的安全指导与安全保障,致使学生在训练中拉伤、摔伤,甚至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再加上来自家长和社会等各方的压力,致使教师在教学中畏首畏尾,难以全面调动专业的技能与能力,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有机提升。
中职学校一方面要在课时的安排上给予学生体操训练连续性和完整性的有机保证,还要在场馆的建设与提供上,带来对体操教学质量与安全的多效维持:除了要在室外场地的充裕度、平整性和安全性上为学生的室外学习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更要在室内场馆及配套设施的装置,以及医疗服务设施上给予专业体操训练精准的助力;在体操垫子、单杠、双杠、鞍马、吊环、跳马、高低杠、蹦床、保护滑车等必要设施上实现体育与学生规模的相适性,进而保证人均器械量提升下课堂效率的有效保证。此外还要建立体操设施及资源的管理养护制度,进而为中职体操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以及教学安全性维护奠定坚实的基础。
深化中职学校体操教学发展目标就要从专业体操教师的引进与培养出发,结合学校在体操发展上的主要方向,通过引进具有专业能力的教练员进行指导授课,举办和参与体操各专业项目优秀后备人才训练营等多样化的教师培训活动,不断拓展教师和学生的体操视野,进而规范基础训练的教学,逐步确立后备人才工作发展方向,进一步完善了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并达到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体操专业教学发展目标的有机统一,实现专业结构下教学水平的多样提升。
应逐步提升体操课程的趣味性,并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体操基本技能与素养培育的基础之上,发展专业体操、蹦床体操、韵律体操、啦啦操、艺术体操等多种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教师有机梳理各专业项目的发展内容与体系,合理的组织教材与方法,通过动作示范、多媒体讲解、情境再现、问题探究与合作解决等多种模式对内容的输出形式进行有效组合,并结合体操才艺展示、体操夏令营、体操赛事参与等活动不断提升学生对体操美感与价值的充分认识,进而带来体操教学系统性、专业性、针对性、娱乐性、实践性的多维提升。
配套多样化的体操设施,教师要通过系统化、趣味化的课程组织设计吸引学生积极而主动地参与进理论的学习、方法的训练和技巧的练习中去。在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应逐步转变师生之间的关系,注意将学生放于学习与训练的主动地位,结合体操规则和训练方法的讲解、示范和引导,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而在教师的指导和组长的组织下,逐步实现分组的互助练习以及学生自我管理。
此外,教师还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将体操器材进行组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身体形态和机体能力进行训练。授课中,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状态,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分层教授学生跳跃、支撑、平衡等体操锻炼的基本动作技能,发展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以及灵敏性,为塑造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奠定基础。
中职体操教学受到教学资源、目标、师资队伍、课程设计与实施、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提升中职体操教学的效果,就要以资金的强化注入和综合利用为基础,以目标的深化和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为核心,以内容与形式在学生能动性的激发上的不断优化为基准进行不断的努力,以为发挥体操教学在中职教育体系中的价值提供精准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