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栋
能够通过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的总和称之为资产,银行在一段时期内拥有或者控制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证券投资、客户贷款、同业拆放和回购协议下购买的证券等。这其中现金、同业拆放和回购协议下购买的证券风险等级较低,证券投资在我国法律体系下并不属于银行所有,银行不良资产主要来源于客户贷款。我国对于银行不良资产的划分经历了1996年和2001年两次标准变化,依据最新规定,我国银行贷款划分为五级风险等级,分别是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这其中后三类被认定为银行不良资产。
通过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在我国法律规定范围内,对该类资产实现价值变现或者价值提升的活动,称之为不良资产的价值实现。国有银行依照有关规定,对于不良资产的处理从政策性剥离逐步转向商业性买卖,银行对于自身债权类不良资产的处置手段更加灵活多样。常见的处理方式和价值实现路径包括:内部核销、债务重组、债转股、证券化和债权转让等。
实践中银行债权类不良资产评估常采用信用评价法、专家打分法、假设清算法和交易案例比较法四种,其中每一种方法都有其应用的条件和局限性,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背景下,如何在保护银行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快速科学的对债权类不良资产进行评估,需要对现有方法进行改进,以完成不良资产的处置。
通过笔者的资料调研和案例分析,认为假设清算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两方面:
1、在企业没有实质性进入清算环节的情况下,按照清算环节的条件进行操作,该种假设之下的计算和评估必然和实际情况存在偏差。
2、按照不良资产债权回收的模式进行资产的评估,在我国银行债权类不良资产评估处置体系中,非财务影响因素考虑不足,单纯的财务因素并不能得到完整的评估结果。这其中最主要的债务企业还款意愿等因素。如果缺失作为不良资产产生两大因素(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之一的还款意愿分析,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受到质疑。与此同时,在我国现阶段不良资产回收流程中,首先进行协商催收环节,在此阶段无效之后进行诉讼催收,这其中在协商阶段银行不会强制企业偿还。
1、现阶段资料完全公开的不良资产交易案例还比较少,在某些特殊领域和行业中案例基本没有,评估人员在案例选取过程中难以借鉴相似企业,参考案例不足将会导致最终评估结果和真实价值产生偏差。
2、由于尚未建立起统一的评价因素项目,在因素调整中,评估人员多采用文献中的方法和研究成果,忽视了实际情况的影响,最终得到的评估价值可靠性不足。
信用评价法在银行债权类不良资产评估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定量指标中现金流所占评价权重不足,在信用评价中需综合考虑企业发展状况,还款能力,资产运营和财务情况,上述指标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企业信用,但是忽略了现金流的影响。依照现行的会计准则,按照权责发生制编制企业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按照收付实现制编制企业资金流量表,利润表中展现的企业现金流和资金流量表中并不一定能都对应起来。
2、定性指标占比较低。在现行企业信用评价打分中,定量指标占比在70-80%之间,定性指标只占评价的20%。研究发现,定性指标中包含企业重要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贷款的偿还。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在进行企业评级的过程中,多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3、现有指标不够全面。现阶段信用评价中的定性指标主要有八个,涵盖企业基本管理、产品市场占有率、领导班子综合素质、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但是将该指标应用于所有行业的企业,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真实情况。
基于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建议在假设清算法中加入非财务因素的考量,以还款意愿为例,企业的还款意愿是影响不良资产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实际案例的分析中,认为还款意愿收到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这其中内部因素包括企业信用、企业经营状况和资产结构等因素,外部因素包括企业担保情况、外部政策环境、行业发展趋势等。由此可以建立基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还款意愿模型,将各种可能影响企业还款的内外部因素综合分析,在实际操作中可假设函数呈线性关系,每一个自变量影响系数与因素的权重建立函数关系。笔者建议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在加入还款意愿系数之后,改进不良债权受偿金额公式,可用于协商催收阶段的资产价值评估。在实操环节可邀请资产评估领域专家进行因素评估打分,将各自的分值与权重相乘,向上层层计算可得到还款意愿系数。
针对上文中提出的信用评价方法存在问题,结合信用评价实务重建企业信用评价模式。在定量指标的确定中,改进传统的修正指标和基本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加入现金流量评价指标,并将修正指标直接用于基本指标评价中。构建的新评价体系分析如下:选取资产流动比率、资产流动速率和资产负债率等指标衡量企业偿债能力;选取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和销售利润率等指标衡量企业盈利能力;选取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衡量企业营运能力;选取资本积累率、销售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等指标衡量企业成长能力;选取现金流动负债率和充足率指标衡量企业现金流量。定量打分阶段可采取国家公布的最新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进行,最新企业绩效评价标准中没有的指标可借鉴企业信用评级使用的标准。在各项指标权重确定中,建议借鉴中国工商银行企业信用评级参考值,在第一层级权重确定中,大型企业为70%,中型企业为60%。定性指标打分中,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改善主观打分的不确定性问题。
交易案例比较法改进的主要思路是编制特定因素调整表。考虑到每个银行债权类不良资产评估案例具有不同的特征形态,难以建立一套涵盖所有行业和企业的标准化因素调整表,所以建议在具体案例的分析中,引入专家协同评估系统,完善和改进需评估案例的因素调整表。调整方式的选择上可借鉴资产评估协会定期发布的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指导。笔者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单项因素的修正幅度应控制在20%以内,所有因素的修正幅度控制在30%以内。
建议在专家打分法中引入三角模糊函数进行改进,通过编制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确定模糊因素,改进专家评价全面性,使其能够更全面的反应真实情况。笔者在日常工作中总结出以下操作步骤:首先,邀请专家依照相关案例,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明确债权类不良资产回收的最悲观情况和最乐观情况。其次,统计汇总专家信息,在分析整理过程中将高于两倍标准差的极端数据剔除掉。在此基础上建立乐观三角和悲观三角函数模型,其中包括最小值、最大值及几何平均值。最后,运用收敛检验的方法确定最终打分结果,这一过程中依据上述两个三角函数是否存在重合区域进行判断。当乐观三角函数中最小值大于等于悲观三角函数中的最大值时,可认定两个三角形不存在重叠区域,表明专家的打分存在公式区域;当乐观三角函数中最小值小于悲观三角函数中的最大值时,同时两者差值小于乐观三角函数与悲观三角函数均值的差值时,认为两个三角形存在有效重叠区域,满足收敛条件;其余情况认为不满足收敛条件,需进行下阶段调查问卷,并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出现收敛情况。
现阶段针对银行不良资产的评估和处置问题,国际范围内尚无统一的规范要求和操作方法,统计数据表明,发展中国家不良资产总量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为此需针对发展中国家特点或者我国金融业实际情况开展系统性研究。本文结合银行不良资产价值理论,针对于债权类不良资产,对比分析了现阶段常用的四种评估方法,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相应的改进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