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县坡头乡脱贫攻坚分析①

2019-12-22 23:07:12高有林
热带农业工程 2019年2期
关键词:全乡村级大棚

高有林

(中共临夏县委党校 甘肃临夏 731800)

1 基本情况

临夏县坡头乡现辖5个行政村43个社,1个深度贫困村,4个插花型贫困村,共计1617户7014人(其中农业人口6875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621户2591人,至2017年已脱贫359户1536人,2018年计划脱贫145户692人。2017年底人均耕地面积0.09hm2,人均纯收入7 075元,主导产业为啤特果、花椒。全乡现

有6个党支部(1个机关支部、5个村党支部),党员242名,现有村干部15人,村监督委员会主任5人,干部43人,全乡通电率为100%,自来水入户率为100%。

由此可见,坡头乡贫困发生率较高、贫困程度较深,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不强,增收产业规模小、效益低、风险高,群众自主脱贫意识不强。其中,缺技术、缺资金和患病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

2 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

2.1 政策法规宣传广度和深度不够

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国家扶贫政策惠及民生发展的方方面面,群众得到的实惠多,生活水平提高快,对党和国家的感恩意识明显增强,但依然存在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不到位、部分群众思想不够解放,对贫困户进出和惠民政策具体落实不清楚,群众参与监督村级事务的积极性不高[1]。

2.2 脱贫意愿不足

调研结果显示,相比西南片区,北塬扶贫资金投入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冯魏、冉坪、坡头3村,由于受拟建飞机场拆迁影响,群众改善居住环境的内生动力不足,对未来机场建设存在依赖性。全乡不愿发展、改变,群众住房条件差,道路硬化不完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危旧房347户,危旧大门662户,无能力建房28户,需硬化村社道路69 km,需建村级文化广场2个,需改造巷道土围墙47 375 m。

2.3 富民产业发展后进不足

坡头乡养猪业历史由来已久,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已成为主导产业之一。如冯魏村现有住户150户,20头以上养猪户35家,100头以上8家,但由于养殖技术落后,防疫工作不到位,猪仔成活率低,产业效益不高,影响进一步发展的积极性。

坡头乡韭菜因品质优、味道好而享誉全州。但近年来,由于大棚升级改造滞后,大棚墙体倒塌,已处于废弃状态,既荒废耕地,又影响村容村貌。如冉坪村原有韭菜大棚100个,现使用仅25座,其余大棚大多废弃。

近年来,坡头乡林果业发展迅速,主要以啤特果和花椒为主,2017年全乡啤特果种植面积633 hm2,年挂果175万kg。群众种植啤特果积极性高。但由于保鲜技术缺乏,销路不畅,导致产品附加值过低,经济效益不高。

2.4 水利设施管理不到位,水费负担过重

坡头乡现有耕地面积621hm2,其中水浇地421hm2。灌溉区干渠总长38km,已衬彻23km,支渠总长43km,已衬砌20 km。由于大寨子电灌机器年久失修,老化严重、抽水量不足,严重制约全乡耕地的灌溉,致使渠道水损大,水费负担重。如冯魏村黄东社耕地面积仅12 hm2,2017年灌溉亩均费用52.8元。

2.5 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有待提升

作为公共卫生保障,村级卫生室建设尤为重要,由于受场所和医疗人员(保健员)限制,坡头乡5个村,仅2个村卫生室投入使用,无法满足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最基本需求。

3 脱贫攻坚工作建议

3.1 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变 “要我脱贫”为 “我要脱贫”,注重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包村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村社干要深入各村、社、农户家中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扶贫论述、党在农村的各项惠民政策,帮助群众提振致富信心,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村级事务、营造秀美家园的良好社会氛围[2]。

3.2 大力改善人居环境,积极维修水利设施

围绕实现 “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由乡政府牵头尽快组织力量对各村危旧房户、无力建房户、未硬化的门台巷道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并统筹扶贫资金,拿出具体方案,专项整治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对村容村貌进行美化亮化。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要积极实施乡村主干道绿化美化工程,在全乡主干道两旁栽植花草,在农户房前屋后、村社巷道空闲地种花种草。二是对全乡村社巷道内的废弃房屋、圈舍进行拆除。三是尽快清理干、支渠,维修改造破损、老化渠道。四是尽快维修改造大寨子电灌,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维修和改造电灌年久失修老化的机器设备,为农业生产提供水利保障。

3.3 高效优质实施项目

按照经济.安全、适用原则实施项目,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形象工程,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建,坚持群众事群众办、让群众说了算原则,到户项目采取 “群众拿一些、政府补一些”的方式,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撬动民间资金,共同打造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产业发展的新农村。

3.4 扶持培育富民产业

首先,鼓励扩大养殖业规模。按照人畜分离要求,政府给予一定补助,鼓励规模化养殖户迁址修建圈舍,充分发挥乡镇畜牧站作用,定期为养殖户提供养殖技术指导和防疫免疫服务。其次,改造闲置大棚。对全乡闲置大棚,由政府给予一定补助帮助升级改造,鼓励发展蘑菇、菜瓜、西红柿、韭菜等种植产业,对无法改造的大棚,鼓励农民拆除复耕;提升啤特果等产品附加值,建议由政府投资,在冯魏、冉坪、坡头、寨子4个村建气冷库7个,指导使用家庭式冷藏存储技术储存啤特果,帮助联系经销商,签订收购合同,建立长期稳定的销售渠道[3]。

3.5 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首先,支持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群众就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其次,升级改造教学环境差,教学设施落后的村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统筹推进村级幼儿园建设项目。

猜你喜欢
全乡村级大棚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公民与法治(2023年1期)2023-03-31 06:02:56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8:44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7:44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09-25 03:03:00
下河乡:视察调研全乡重点项目
齐鲁周刊(2020年12期)2020-06-29 12:34:07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当代陕西(2019年17期)2019-10-08 07:41:54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01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现代农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40:58
用汗水浇灌脚下的土地
当代贵州(2014年16期)2014-08-08 22: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