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伟东(深圳市宝安区东方小学 广东 深圳 518000)
我国校园足球运动从最初的“三级训练网”体系再到如今的“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已经历经了40余年。通过对学校学生足球运动员成长轨迹的研究,理清其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规律,可为培养文化素养、竞技能力出色的学生足球运动员提供理论依据。
我国学生足球运动员培养模式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竞技体育改革以及体育强国的不断深化而逐步发展与完善的,这也与不同的历史时期所面临的复杂矛盾密切相关,更与不同历史时期学生足球运动员培养的体制机制密切相关。本研究以学生足球运动发展的时间脉络为线索,以不同时期我国学生足球运动员培养体制和管理机制的转型为依据对我国学生足球运动员培养的发展历程进行阶段划分。总体来看,其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由国家体委主导、以行政指令为主要方式的孕育阶段(1949-1966年);二是“文革”后建立业余体校形成三级化培养模式的调整阶段(1966-1972年);三是“举国体制”下三级训练网培养体系的巩固成熟阶段(1972-1998年);四是现阶段初步形成“体教结合”的改革重构阶段(1998年至今)。
建国初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由国家体委统一统筹、各省市具体落实为管理体系,在毛主席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背景下,学校体育积极响应与助力发展群众体育的时代号召,以体操、足球、足球、排球为主要项目的学校课余体育训练逐渐开展起来。国家体委号召广大群众和青少年在业余体育训练中培养运动员,其中足球作为普及性较广、业余性较强的项目被中小学生和大专学生接纳,形成了工厂、学校、企业相互结合培养学校足球运动员人才的做法。1949年在匈牙利举行的世界第10届大学生运动会上,我国第一支由大学生足球运动员组成的队伍参加了比赛,获得了预赛第四名,决赛第六名的良好成绩。当时出战的大学生足球运动员已然代表了我国竞技足球的最高水平。在此期间,我国政府邀请了多位国外足球专家,于上海体育学院招收了首届足球专项的研究班,使学生足球运动员的培养模式上升为竞技足球的层面。由此我国逐渐形成了具备体系的学生足球运动员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以政府为主导,以行政指令为主要方式。特别是在50年代末期,以中小学为基层、体育运动学校为核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突破口的培养体系逐渐贯穿于青少年课余足球的培养机制中,为我国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发展足球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在国家体委推动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背景下,学校课余体育蓬勃发展,一大批顺应时代发展的运动项目逐渐引入到学校体育中,其中足球作为重点项目被引入到学校体育课堂中,逐渐形成了层层相连、基础厚实的业余足球训练网,覆盖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工作。60年代后期,我国在经历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下,全国大、中、小学陆续停课,新中国的学校足球运动也几乎陷入全面瘫痪状态,学生足球运动员的培养与发展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足球运动在学校蓬勃发展的势头,阻碍了学校足球运动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国家体委和相关职能部门只能消减与调整学校体育发展规模,逐年萎缩足球运动在学校中的开展。此举,为足球运动在学校的普及与跨越式发展埋下了阴影。1971年,各体育院校和大学的体育系开始陆续招收体育专业的学生。1972年9月15日—26日召开的全国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工作座谈会中提出,创办业余体校或建立与业余体校相关联的训练基地,学生足球运动员培养得以恢复,我国也逐渐形成了“业余体校——省市专业队——国家队”的发展方向,也正是此阶段逐渐将体育从传统的教育中剥离出来。
70年代中期,我国由群众体育转向竞技体育,更加注重体育事业的发展,在强化三级训练网络的前提下,我国竞技体育坚持走“举国体制”,依托国家助力体育事业的全方面发展。其中,布局了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在学校建立了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并逐渐开展了一些足球运动竞赛,极大丰富了学校课余文化生活,积累了在学校培养优秀学生运动员的宝贵经验,并加强了足球文化素养的熏陶,足球学生人口逐渐增加,形成了以教育系统引领的学校足球培养体系。各省市区体育运动学校也加大了足球运动的普及力度,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相比完备的足球“三级训练网”体系,为足球运动在校园中的开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三级化的培养模式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确显现了一定的优势,培养的足球运动员主要依靠体育系统来培养专业运动员,通过专业训练以提高竞技能力,此模式体现了举国体制在计划经济时期发挥的可行性与前瞻性,根据其所取得的优异成绩足以证明此模式符合该阶段的国家发展。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三级培养模式的弊端显露出来,其模式并不利于学生个体及学生足球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1世纪以来,在国家深化综合改革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单一渠道的培养方式已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单一以体育系统为核心的培养方式很难担任起促进足球运动员全面发展的重任,通过将社会、教育、体育三者相融合,形成以“体教结合”为核心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既能够提升竞技能力,又能够提高文化素养,将体育与文化相结合,实现学生足球运动员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迈入21世纪,在国家深化综合改革背景下,中国足球协会与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足球分会与教育部完成了脱钩,形成了协会自治的局面,我国足球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壮大,特别是校园足球,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中国高中生足球联赛等校园体育品牌赛事如火如荼的开展,初步形成了小学足球赛事由地级市体育和教育主管部门主办,中学和大学足球赛事分别由中国中学生和大学生协会足球分会主办。与此同时,室内五人制5足球赛等各种形式的足球竞赛蓬勃发展,极大烘托了校园体育文化氛围。青少年足球俱乐部等社会体育组织也加入到培养学生足球运动员的行列,多渠道、多元化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举措,极大提升了我国学校足球整体竞技水平。纵观学生足球运动员角色的产生,是历史车轮前进、顺应国际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国足球事业发展成历程充分表明,学生足球运动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高度重视、地方的大力发展、学校的积极实施和教师及学生的积极参与等一系列层层相扣的人才培养环节。学生足球运动员培养是一个具有稳定结构的组织化手段的系统。足球竞技人才培养在未来的发展中应以结构功能理论为理论基础,使得社会各组成部分以有序地方式相互关联,并对我国足球事业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不同的学生足球运动员培养模式随着不同时代、社会、经济背景应运而生,处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举国体制”下的三级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的确在该时期体现出了一定的优势,该阶段以专业训练为主导,旨在提高足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为国家培养、输送优秀足球后备人才为主要目标。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不断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三级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暴露出了学生发展受限、与社会发展脱轨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由于文化素养薄弱也导致无法为社会提供所需的全面型人才。现阶段,我国学生足球运动员的培养模式逐渐由三级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四种培养模式并存,即三级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学校竞技体育培养模式、社会化培养模式。四种培养模式彼此间缺乏紧密联系,未能进行有机的融合,导致培养体系混乱,严重影响了学生足球运动员培养的成效。从社会、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人才的培养更需要各项能力全方位的提高。因此,将社会、教育、体育相结合的“体教结合”培养模式,才是挖掘与培养学生体育竞技能力,满足学生文化教育需求,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从我国学生足球运动员培养的发展历程来看,基本遵循了由政府主导过渡到政府和协会共同参与,再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趋势,而且学生足球运动员的培养由以往的单一培养模式逐渐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以美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为例,美国足球运动员的培养模式为 “小学-中学-大学-俱乐部-国家队”的完整体系,并以各级别的足球联赛为基础,保证了足球运动员人生发展需要的全面性和可持续性,此培养体系为美国输送了一大批文化素养和竞技能力出色的足球后备人才。未来我国学生足球运动员的发展趋势应遵循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理念和目标,明确教育部门为学生足球的发展主体,体育部门为职业足球的发展主体,学校为培养主体,协会为支持主体,形成协调融合的发展机制,推动我国由现行的足球后备人才多元化发展模式向学生足球运动员培养体系转型。
我国校园足球运动发展可分为孕育阶段、调整阶段、成熟阶段和改革重构阶段;校园足球“体教结合”培养模式,有助于挖掘与培养学生足球竞技能力,满足学生学习足球需求;未来我国学生足球运动员的发展趋势应遵循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理念和目标,明确教育部门为学生足球的发展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