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焰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是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成效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并最终决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各国竞争力的核心所在。要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就要重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该项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凡能影响教学质量的所有教学过程与环节都应该纳入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工作范围。本文从教育信息化的视角切入,重点探讨高职教师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与评价问题。
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必要性。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其教学主体地位,但实际上高职教师依然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与中心,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处于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最前沿,直接组织开展着高职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活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主要通过师生间发生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实现的,包括在教室发生的理论教学活动、实验室发生的实验教学活动、工程实践中心发生的实践教学活动等,师生间教学活动的效率将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质量。为保证取得较高的教学质量,围绕教师组织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与环节理应成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重要内容。
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内涵。所谓高职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与评价是指依照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教学监控与评价的指标体系,对高职教学活动中的主要过程和关键环节实施教学监控,收集教学活动中的相关信息(数据),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分析处理,对教学过程的效果做出价值判断并反馈教学改进意见的过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教学监控与评价的准备阶段,只有制定了完善的教学质量标准才能有效进行教学质量监控。二是实施教学监控,对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教学环节进行监督检查,收集记录教学监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教学信息数据。三是教学信息分析与评价,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处理,才能揭示教学的实际情况,才能对数据背后的教学实际情况做出客观公平真实的评价。四是教学评价信息反馈与改进,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要把对教学过程的评价意见及时反馈给教师并对教师的教学改进工作给予指导。
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质量监控信息收集的片面性。教学督导员在开展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时,受其知识背景、专业志趣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可能只会关注一些自己熟悉的教学环节,这就会造成所收集的信息数据片面性,并不能够全面反映教学实际情况。其次,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多类型的信息数据,而教学督导员的精力有限,在匆匆忙忙地记录某一类型教学信息数据的过程中自然会遗漏记录其他类型的教学信息数据,存在顾此失彼的情况,从而导致教学信息收集的片面性。另外,受教学督导实际工作量的限制,教师不可能接受每一项教学质量监控的活动,这样就会造成信息收集的片面性,数据的不全面必然会造成教学质量评价的不真实。
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质量评价结论分析的武断性。高职教学过程质量评价结论及相关原因分析建立在对教学过程监控活动中收集的教学信息数据上,数据的片面性将直接导致教学评价结论的武断性,也就是说传统教学质量监控环节收集的相关数据并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教学实际情况,那么凭借不全面的数据做出的教学过程质量评价结论及原因分析必然是缺少说服力的,难以让教师信服。长此以往,教师定会对学校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失去信心,甚至会抵触相关工作的正常开展。
3.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质量改进意见反馈的滞后性。教学信息的收集和反馈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正常运转的基础和前提。但是传统工作模式下的高职教学评价与整改的反馈工作存在滞后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纯人工的工作模式将耗费大量的时间用于处理所收集的教学监控数据。教学督导员在教学监控过程中收集产生了大量的信息数据,为能正确反映教师的教学状况,就要对这些数据进行精确化处理分析。完成这一系列工作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待教师在收到教学督导们的教学改进反馈意见时,其教学进程安排可能已接近尾声,错过了教学改进的黄金时期。
1.大数据技术可以完整全面地记录分析教师的教学行为数据。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横向记录与纵向记录。数据的横向记录保证了数据记录的全面性,数据的纵向记录保证了数据记录的连续性,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记录数据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实现数据的长期保存,实现对数据的快捷处理。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全面采集教学监控数据,从而从源头上保证了教学评价结论的真实客观,同时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采集数据的快捷处理,可以为教学改进意见的及时反馈赢得时间。
2.(移动)互联网技术方便教学督导员向教师及时反馈教学改进意见。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将全球的电脑以及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有机连接起来,通过一定的网络通信平台(如QQ、微信等)可以相互通信,传递数据,进行信息的交换与分享。为帮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导改进教学过程,就需要把教学评价的结论及改进指导意见及时反馈给教师,利用网络通信平台教学督导员可以随时随地与教师建立沟通联系,及时将从教学信息数据中分析出来的教学实际情况以及相关的改进意见反馈给教师,同时还可以随时接受教师的教学咨询。通过网络平台的多次反复沟通交流,教师能够切实体会到教学督导员对自己教学改进工作的关心与支持,从而建立与教学督导员的良好关系,并最终将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带入一个良性的工作循环中。
1.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与评价任务的分配。利用信息化平台发起教学监控的工作任务,也就是教学督导组长给每一位教学督导员安排具体的教学监控任务,教学督导组长分配教学监控任务之前需要将教学的相关基础数据全部导入信息化平台的数据库,以方便教学督导组长通过筛选、勾选等简单操作实现教学监控任务的快捷分配。教学督导员通过智能终端在登录信息化平台后就会清楚知道自己的工作任务以及相关的工作要求。
2.教学过程监控及相关数据的采集。依托信息化平台,教学督导员可以实现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信息化、便捷化,免去教学督导员通过在任务表格上面手写数据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监控工作,也不需要担心因教学督导员的主观原因造成的数据采集不全的问题,他们只要打开信息化平台就可以看到不同的教学任务中所包含的需要采集数据的教学过程监控点。在平台上通过简单的记录、勾选等方式就可以完整地采集网络平台上列出的教学监控点的相关数据,它们将客观、全面地反映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安排等实际情况。
3.数据的分析与评价意见的生成。数据收集好了保存在信息化平台的数据库中,需要通过数据的分析处理才能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教学实际情况。信息化平台提供了智能化的数据处理工具,可以快速智能地处理数据,并通过整理汇总不同教学监控过程收集的数据来构建教师教学过程的数据模型。此时因为收集的数据全面、完整,通过数据分析处理所构建的数据模型实质就是教师教学实际状况的数字呈现,接下来将分析处理的教学监控数据同相关的指标体系进行对照,就可以快速生成教学质量的监控意见。
4.教学改进意见的反馈与指导。信息化平台中还可为教学督导与教师的沟通交流提供便利,方便教学督导员及时将教师的教学实际情况以及教学改进意见反馈给教师,教师在收到相关反馈信息的时候,还可以就相关的教学问题与教学督导员开展进一步的交流讨论。通过信息化平台,教学督导员可以根据教学监控时记录的相关信息,给予教师一对一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教师也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将教学督导员的每一次反馈信息做纵向比较,考查分析自己的教学水平是否提高、教学改进是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