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富强,周晓莹,刘 夏
(广西医科大学,广西 南宁 530021)
研究生导师是一批有活力、有创造力的高学历群体,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相关研究中心开展科研和教学的中坚力量,是研究生培养的执行者,在整个高学历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导师的优劣是研究生培养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一个学校、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加和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研究生导师行列。面对数量日趋庞大的导师队伍,最大程度保证导师质量对于研究生培养至关重要。作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导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充足的科研项目和研究经费;要熟悉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然而,在上述所有研究生导师必备的条件中,立德树人是根本[1],而关爱,是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出发点。
国内外先贤就爱之于教育的重要性有着共同的认识。爱因斯坦说,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鲁迅认为,教育植根于爱;而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除了男(女)朋友、同实验室和同宿舍的同学外,与他们接触最多的可能当属导师。在上述和研究生交往最多的三类人中,导师的身份最特殊,是导师、是长辈、是朋友,是值得研究生倾诉的人,也是值得他们依赖的人,是他们眼中高大上的良师,也是接地气关心他们生活的益友。因此,导师要全方位地关心研究生的生活和思想动态,培养学生的阳光心态,从而保证培养的研究生不但专业技术水平高,思想更是积极向上,满满正能量。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要做到因材施教,首先要知道学生是什么“材”。作为导师,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研究生。他们的性格如何、有什么爱好、家庭条件如何、父母是否康健、生活中是否存在困难,等等。因此,关爱学生,必须从了解学生开始,比如在开学时给每个研究生10分钟的时间,让他们用PPT全面介绍自己的情况,内容不限制,学生想讲什么讲什么,这样导师就能对研究生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充分了解每个研究生的长处。当然,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对于有困难的学生,他们可能不愿意在公开场合谈论自己的窘状,所以,导师还应该从侧面了解学生,和这些学生一对一进行深入交谈。只有这样,导师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
导师之于研究生,首先是道德典范,要用润物细无声的关爱,教育、引导学生把爱党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筑梦、追梦、圆梦的人生目标中;要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要遵守社会公德,引领社会风尚,全面塑造学生的品格、品行和品味;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培养学生担当意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在教学工作中,导师应当始终坚持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在科研工作中,必须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研作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不抄袭、不剽窃,形成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
目前研究生的主体是“90后”,具有抗挫折能力不强、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等明显的特点[2],易于出现心理上的波动。因此,作为研究生导师,首先要勤于和研究生交流,密切关注其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学生心理上的不稳定因素,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养学生理性平和的心态,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其次,导师对学生的关爱还必须在权益上予以保证。研究生导师特别是青年导师与研究生权益的失衡通常都是因为导师急功近利,过分加重学生的科研任务,让学生持续无偿付出,随意决定学生的毕业情况等,使得研究生权益得不到保障[3]。因此,导师应当充分保障学生的权益,给研究生安排合理的科研项目,保证学生培养的深度、广度以及能顺利毕业的工作量。对于有研究生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应当充分考虑贡献的大小,客观体现研究生的劳动成果。再次,学生辛辛苦苦地做课题,保证其每月有一定额度的劳务费也是应该的,对于发表论文的奖励以及成果专利的相关奖励,也应予以学生一定份额。这样,一方面能激励学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另一方面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经济压力。
导师培养研究生及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是人生的完美映射:读研时,导师和学生是亲密的师生关系;毕业后,导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同志关系;而在较为遥远的将来,导师和他的研究生将形成一个和谐的干群关系,共同为国家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研究生培养是一项工程,一项长期的工程,而导师,则是这一工程的设计者和执行者,务必要尽心尽力,用一颗赤诚之心,长期关心关爱学生,以完成这一伟大的使命,教有所成,不负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