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敏,徐纪伟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000)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为适应社会发展及自我发展需要而应具备的关键能力、品格[1]。北京师范大学受教育部委托于2016年9月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层面,分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涵盖价值、态度及情感、技能、知识等各个方面。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任何一门学科的目标定位和教学活动都要从素养的高度来进行[2]。本文分析新时代医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对医学院校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实施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助力新时代医学生培养。
社会的进步以及公众对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对医务人员提出新的要求,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医疗卫生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明确医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我们立足医生职业特点,确定了以下培养目标。
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基本要求。医学生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有为医疗卫生事业奋斗终生的远大理想和抱负,具有良好医德医风,牢记“健康所系,性命所托”誓言,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意识和“患者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尊重、关心患者,自觉抵制医疗行业不正之风。
医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与患者的健康、生命息息相关,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医学理论知识是从事医疗工作的必要前提和基本条件。医学作为一门科学,有着系统而丰富的理论体系,这就要求医学生珍惜在校学习时间,付出百倍努力,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适应今后职业发展需要。
对医学生来说,良好的人文素养不仅可以提升文化品位、道德情操,开阔思维,还可以树立正确医学观,强化关爱患者、忠于职守、珍爱生命的职业意识,提升岗位胜任力、医患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妥善处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减少医患纠纷。
当今社会,没有哪个行业像医疗行业对继续教育、终身教育要求这么高,要想成为一名好医生,必须具有终身学习、自我完善和长远发展意识,注重提升自学能力。结束学校教育后,医学生虽然已具有初步临床诊疗能力,但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和医疗模式不断创新,医学生仍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不断更新学习方法和手段,完善知识体系。
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应尊重权威而不迷信权威,敢于在权威面前坚持真理。医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健康与疾病的古老科学,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的。医学发展至今,仍有许多关于生命和疾病的奥秘尚待阐明。这就需要医学生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日常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在临床岗位上才能更好地履行医生职责。
医生是神圣的职业,具有责任大、成长周期长、职业风险高、工作范围广、知识更新快等特点,这就要求医学生不仅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同时有较强的抗压能力、自我调适能力与环境适应能力。
课程是素质教育的载体。近年来,我校根据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需要,不断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内容,改革课程教学方法,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
2.1.1 专业课程 医学院校应结合社会发展现状及临床工作岗位需求,培养一专多长的医疗卫生人才。如我校临床医学专业除开设专业必修课外,还根据需要设置病理诊断与技术、麻醉、全科医学、影像学诊断等专业拓展模块,护理专业除开设专业必修课外,还设置手术室护理、急救护理、重症监护、老年护理等专业拓展模块。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和就业需要选择性学习,提升就业竞争力,最终成为技能全面的医学人才。
2.1.2 素质培养课程 目前,医学院校课程设置过于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对于职业素养、人文素养、文化素养的关注较少。为强化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我校通过信息化平台对全校师生进行调研,根据学生发展需求设置选修课,根据师资现状和教学资源开设选修课,如中华饮食、茶文化与茶健康、经典名著、说文解字与汉字文化等,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开设创新创业实战、3D打印技术与医学应用等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开设医患沟通、语言与交际等课程,提升学生交际能力。
2.1.3 思政课程 按照国家要求开设思政课程,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教材,开设十九大精神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等系列课程,让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头脑、进书本、进课堂。突出实践育人,紧贴国家政策、中国传统文化及专业特点开设思政实践课,将我国历史、文化和国情纳入思政课程体系,实现爱国主义、文化品格教育相融合,强化文化自信、制度自信教育。
2.1.4 心理课程 超负荷的心理压力和医患纠纷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后常面临的问题,对其心理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让医学生进入临床前做好心理准备,我校根据临床工作需求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医学心理学专业必修课以及医患沟通、临床心理学等选修课,不仅有助于医学生在将来繁重的临床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看待工作和生活的关系,还能让医学生树立现代医学观,理解和尊重患者。
2.1.5 体育课程 长期以来,高校体育课在课程内容设置上没有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往往忽视学生个人兴趣和需求,教学内容单调,把体能测试达标作为体育教学目标,忽视运动习惯的养成。根据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我校对体育课程内容进行优化,重建课程体系。第一学年,围绕学生体能提升开设统一的常规运动项目,增强学生体质;第二学年,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设置瑜伽、八段锦、太极、篮球等近20项自选运动项目,学生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其中的2~3项作为本学年学习内容。体育课程内容改革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体质,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让学生终身受益。
2.2.1 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发生变化。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度低,不仅不利于知识的掌握,而且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已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我校结合课程性质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如针对部分实践性强的课程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针对部分临床专业课开展床边教学,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运用启发、案例、情景模拟、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不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提升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2.2 推进思政工作 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鼓励教师将教书育人与专业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如在课堂上讲伟人故事,组织学生讨论医学敏感问题,融知识传授、技能培训、思维训练和人文教育于一体,把德育贯穿教学全程,引导学生不断明晰前行方向、感悟医学历程、坚定医学理想。学校通过树立思政示范课、举办课程思政案例设计大赛、召开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等方式,让教师将育人理念从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常态做法,向积极主动地在每一堂课中践行转变。
2.2.3 改革课程评价办法 教学评价具有诊断、导向、激励等功能,应树立正确的评价观,把课堂教学评价的重心从教学任务完成情况转移到促进学生发展上来。如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从对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巧的评价转变为对教学效果、课程思政开展情况、学生参与度的评价;对学生的考核从单一的知识、技能考核转变为全方位的多元考核,把学生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作为考核要素。将课程教学评价、学习效果评价从单一维度,向人文素质、职业胜任力、社会责任感等多维度延伸,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总之,基于医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课程教学不是对原有课程教学的否定,而是对原有课程教学的完善和发展,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强化素质培养意识,在教学中积极探索与新时期医疗工作岗位要求相适应的素质教育模式,不断提升医学生核心素养,才能更好地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