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敏
(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南通 226010)
生理学作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解剖学之后紧接着学习的课程,是医学学科中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护生学习病理学、药理学及其他护理专业课程的基础。作为卫生学校一名医学基础教师,笔者面对的是刚从初中毕业的新生,生理学课程大多开设于第一学年。由于新生对人体解剖学不了解,对实验标本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加之生理学概念抽象、逻辑性强,护生学习起来尤为吃力且教学效果不佳。但课堂反馈及对护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护生对临床知识和操作技能特别感兴趣,所以将生理学知识与临床案例相结合,突出护理专业特色,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操作能力有极大的帮助[1]。
内科护理学作为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以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及其他护理专业课程为基础,是指导护生护理实践的重要课程,能为内科疾病护理提供依据。内科疾病的发生中很多知识点与生理学内容联系紧密,因此,在生理学教学中渗透内科护理学知识,不仅有助于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还能为护生日后学习内科护理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可谓“互惠互利”。
这里所说的理实一体化并不局限于教学场所的变化,更多的是指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编写专门的授课计划、教案,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料,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生理实验[2]。生理学理论知识主要来源于医疗实践,而生理学实验则是模拟和再现其研究过程。如蛙心灌流实验就可以充分展示心脏的搏动特点及影响因素,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习抽象的生理学知识,解开心脏搏动之谜。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激发护生学习兴趣,提高操作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等。
案例教学法是近年来在医学课程中适用度较高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针对性分析和讨论,并做出判断与评价。生理学教学中,案例的选择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吃透教学内容,依据学生理解能力和学习现状,选择与教学要求吻合度高的教学案例,使案例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学生就典型案例进行分组讨论,搜集与生理学知识有关的线索进行分析,学习生理学知识,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临床初步诊疗能力等护士核心能力。
生理学课程教学与后期临床实践关系密切,尤其是很多内科护理学知识是建立在生理学基础上的。在集体备课阶段,我们积极听取护理临床教研室教师的意见,调整知识框架,结合临床需要进行生理学教学设计。
内科心脏听诊心音结果与心动周期中血流方向及各瓣膜的开闭情况有关;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及理化特性能在心电图上表现出来,如临床诊断结果房早、室早等;讲解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时,要注意分析前负荷、后负荷与心力衰竭的关系;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与临床高血压病的联系关系到高血压病的成因及治疗原则。
肺通气阻力、肺通气功能的评价指标与慢性阻塞性肺病之间的诊疗关系,肺换气的影响因素中呼吸膜与肺不张、肺气肿的关联,二氧化碳、氧气和氢离子对呼吸的影响关系到呼吸系统疾病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临床肺心病患者的吸氧流量的合理选择。
胃液的成分——盐酸与胃炎、胃溃疡的发生机制,胰液的消化与急性胰腺炎发作的联系,胃肠激素的作用与临床的联系,壁细胞分泌的受体总类与临床治疗胃溃疡的关系。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与各类肾炎的原因分析,尿生成的调节及其临床进展,各类利尿剂的工作原理与临床选用依据,肾小球、肾小管功能的临床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对肾脏疾病的诊疗指导。
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概念及分类与临床关系尤为密切,大脑皮层相应功能分区与脑血管疾病的表现直接相关,内脏痛中的牵涉痛部位对临床疾病的诊断提示具有重要意义。
激素间的相互作用中协同、拮抗及允许作用对临床诊疗有指导意义,各类激素的生理作用关系到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在生理学教学中渗透内科护理学知识,为护生后期学习内科护理学打下基础。当然,要想实现生理学与内科护理学的无缝对接,教师需要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相结合,这对教师教学水平、教学理念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既注重与系部其他临床教研室之间的沟通,合理设计教学方案,选择合适的典型病例,还要经常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实践,关注医学科研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