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卫
(宁夏医科大学,宁夏 银川 750004)
健康中国战略提出“大卫生”和“全民健康”发展格局。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农村地区需要大量学历层次较高“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卫生人才,但是由于条件艰苦、待遇差,大多数医学生毕业后不愿到基层工作,甚至部分农村生源的毕业生也不愿意回家乡工作,造成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缺乏。因此,培育服务基层的医疗卫生人才,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1]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和环境育人,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生命伦理意识、职业道德意识、人际交往意识、遵纪守法意识等。受市场多元化、信息网络化影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正面临严峻挑战。
按照专科层次基层实用型卫生人才培养目标,新农合、新医改方案和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素质、知识、能力要求,构建课程体系,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删繁就简、突出重点,增加农村卫生管理与法规、医患沟通与医学心理学、应用文写作4门课程,将人文课程的比重由原来的6%提升至10%,突出人文素质、职业道德修养和卫生管理与法律法规,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程,提升人文素质教育质量。由重专业教育向重人文素质教育转化,由封闭式教育向开放式教育转化,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人文知识内化[2],重视在校阶段人文素质教育,完善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3],提高学生执业能力,使其具有较高的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既有丰富专业知识又有较高人文素质的医务工作者,增强学生救死扶伤、仁爱救人的职业使命感。
教师带领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学生利用寒暑假到当地乡镇卫生院或卫生所进行为期两周的实践活动。活动结束后,由乡镇卫生院、卫生所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该活动达到以下目的:(1)使学生了解基层医疗卫生现状,熟悉基层工作环境,与病人零距离接触,培养学生同情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2)实践过程中,学生从病人身上学习疾病的典型症状、体征,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了解病人的需要与渴望,感受医务工作的神圣与艰辛,唤起职业使命感。人文精神就是医者品质和社会责任,无论置身于怎样的环境都不能放弃爱心、责任心和进取心。(3)使学生明确今后学习的方向。在后续学习中掌握从事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所需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和康复保健,初步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对常见病的预防保健进行宣教。
从某种意义上讲,与课堂上的说教相比,通过社会实践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更深刻、持久,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将人文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以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为己任,树立关爱病人意识,培养解决临床问题能力。
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要以人为本,而人文素养是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基本要素[4]。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转变教育理念,摒弃重医轻文思想,重塑医学人文精神,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将其贯穿于课程教学始终。医学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人道主义的道德实践。在医疗技术为主的当下,医学失去了价值引导,从而缺失了医学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导致传统道德价值体系的遗失[5]。课堂教学要把“授业”与“传道”结合起来,重视医学发展史学习,介绍在医学发展进程中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及人物(如华佗、希波克拉底、屠呦呦等)经历以及为医学发展做出的贡献。利用榜样的力量鼓舞学生,激发其爱国热情。将人文精神融入医学教育,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和医学知识、技能学习协调互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为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身心健康的高质量医疗卫生人才[6],建设“健康中国”输送高素质医学人才夯实基础。
请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开设医学道德讲堂,每月两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讲座针对性要强,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和关键问题展开讨论,利用学生感兴趣和普遍关注的话题,例如,新时期医患关系、医德与医术的关系、新医改方案的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吸引学生参与讨论,通过互动交流为学生释疑解惑,使学生关注个人成长与人文素质提升,关注社会发展与职业要求。
总之,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必须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同时,创新人文素质教育方法,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医学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满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培育具有较强岗位胜任力的新时代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