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芬
传统潮州卤鹅肝
在潮州,按民俗,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吃卤鹅。如今市场上卤鹅品种多,但人们习惯的,还是妈妈亲手调配卤料、浇注卤汁而制成的卤鹅。那是一种消磨不掉的舌尖上的故乡味。
活鹅去血、脱毛、剖腹,取下内脏,清洗干净后,用精盐、料酒等先抹鹅身内外,腌制一定的时间,挂钩子上沥干待用。
卤制过程独特而复杂。潮州各地卤鹅风味不尽相同,一般来说,潮州溪口卤鹅偏甜,庵埠彩塘的咸香……每家每户都有根据口味喜好改良的独门秘笈。
卤味的调配是关键,根据不同的配方比例加水,放入铁锅(潮州人叫做“大鼎”)加热煮沸,充分搅拌均匀,然后放入沥干的鹅。鹅下锅前,须把翅膀、鹅掌折在鹅背上。
鹅在卤锅中要定时提出汤面,滴干卤汤,再沉入锅中浸煮,如此反复数次,中间还有翻转、浇汁等诸多工序,如此方能保证卤制均匀。
适当的火候全凭个人感觉,没有精确的时间标准,毕竟鹅大小不一。卤制出肥美咸香的鹅,全凭潮州妇女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
潮州人血缘情结浓厚,逢年过节祭拜祖先,供桌上摆上一只大大的卤鹅,就是最大的虔诚。无论过去还是当下,在潮州人的祭拜中,卤鹅从不缺失,那代表家族的完整,是一种信仰的存在,就像作供品的卤鹅一样,要完整的全牲,即鹅身要完整,不能将易熟的鹅翅、鹅掌切下来单独卤制,就连鹅肝鹅肠鹅胗都缺一不可。
除夕夜,卤鹅上桌供奉先祖,必定要摆在最前头。肉在中国传统民俗里代表生活的充裕与美好,鹅肉的丰厚就是一种期盼。
烟烛点起,家人齊聚一堂,依次行跪拜之礼、燃烛点香,逝者与生者之间的联系顺着烟气蔓延,可表思念、慎终追远,也求国泰民安。
祭祖完毕,就应该斩鹅肉来吃了。有时候一只硕大的鹅,一个人很难提动,家人便来帮忙,一人帮提帮扶砧板,一人斩块。没多会儿,一大盘鹅肉便堆放满满。
围炉吃年夜饭,即便满桌山珍海味,卤鹅也是当仁不让的主角,鹅头被恭恭敬敬盛到长辈碗里,鹅翅鹅掌由长辈分给各个孩子。夹上一块鹅肝鹅胗鹅肠,蘸上卤汁,蘸上蒜泥醋,放在口中,咬出一份潮州卤水的情怀——满满的,是团圆的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