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柳笛
“收缩城市”这一概念1988年由德國学者提出,用以指代那些因去工业化及人口结构变化而导致人口减少和经济衰败的城市。
近年来,这一概念被引入国内并受到关注:我国的城镇化已进入“下半场”,大部分城市仍处于增长阶段,与此同时,一些城市开始收缩或局部收缩。
中国城市的收缩,主要原因是资源枯竭与产业转型不力导致人口流失。不过,与“衰败”等概念不同,“收缩”不等于塌陷,其中蕴含着积聚发展的机遇。单个城市的收缩,并不影响经济整体平稳发展的态势。
中国城市的收缩,也是当前城市化进程的另一面:在人才争夺战中,大城市的优势愈发突出,它们所吸引的部分人口,正来源于中小城市。而人口的空间再配置,在全世界亦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面对城市收缩,仍需未雨绸缪,防范风险。
不论是采取适应性还是应对性的策略,都需基于人口和城市发展现状,量体裁衣,重新布局。最重要的是,必须转变“为增长而规划”的执念。
2019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提出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转变惯性的增量规划思维,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
具体而言,就是要合理精简发展规模,整合利用存量资源,包括整合供给过剩的住房市场,实现废弃空间再利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构建更为宜居的城市空间,强化快速交通与各类城市中心的无缝衔接,缓解职住分离、钟摆交通压力问题;重新定位城市功能,发展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面对收缩,中小城市要注重与中心城市形成区域协同,错位发展。“虹吸”了中小城市人口与其他生产要素的中心城市,也要在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考虑周边城市的诉求,从都市圈的整体视角进行规划统筹。
推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在协同中创造机遇,是新型城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