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这3种能力,就懂得了食育的真谛

2019-12-20 06:33刘璐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9年12期
关键词:食育生活习惯用餐

刘璐

日本食育界的泰斗服部幸应在《食育的书》中提出食育的三大支柱是选择食物的能力、从共同用餐中传承和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能力、从饮食考虑地球可持续的问题。这三部分很好地概括了食育的内容,也是这期想分享给大家的,因为这是本年度专栏的最后一篇,希望借此帮助大家总结一下对于食育的认识。

选择食物的能力,其实就是吃什么、怎么吃的能力。最基础的有:怎样挑选各类食物,包括食物的产地、生产方式、营养价值、新鲜程度;合理膳食的基本构成;烹调加工方式对于食物的营养和人们喜爱程度的综合考量。

随着科技的进步、物质的丰富,选择食物的能力也面临新的挑战。养生专家说绿豆能够包治百病,是真的吗?转基因食品越来越多,对健康有危害吗?爸爸妈妈们老爱转发养生帖,这些都靠谱吗?很多问题都是近些年才出现的,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挑战。这也意味着选择食物的能力是需要终身学习的。

从共同用餐中传承和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能力,这一点往大了说,会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和礼仪的传承。比如我国自古有“食不言”的说法,至今仍被人们奉为餐桌上的必备礼仪。再比如吃饭时要等长辈先动筷子,也是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的传承。往小了说,孩子吃饭的样子就是一个家庭的样子。是否注意卫生,做到饭前洗手?是否保有对食物的热爱,做到好好吃饭?所有这些行为表现和习惯养成不是单靠自学就能得来的,更多要靠父母的教育和家庭的影响。

事实上,每个家庭都会有自己的饮食文化和生活习惯,这一点会毫无保留地影响一代又一代人。就像父母这不爱吃那不爱吃,很难养出不挑食的孩子;就像父母一边满口嚼食一边叽咕说话,孩子自然难以习得“食不言”的传统。所以,看似是简单的一起吃饭,其实更是一场有形的教育,既有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与修正,也有家庭文化的学习与传承。

从饮食考虑地球可持续的问题。是不是觉得这两件事八竿子打不着,有点杞人忧天?还真不是。今年《EAT-柳叶刀》提出,粮食是改善人类健康及地球环境可持续性的最强杠杆。为什么呢?因为到了2050年,地球将约有100亿人口,这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食物。可是,温室效应加剧,大面积陆地被海洋覆盖,耕地减少,粮食也就少了。为争夺资源,很可能会爆发战争。

瞧,吃这件事真的关乎人类的未来。所以,每个人都对地球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也应该尽己所能做出貢献,至少在吃上是可以做到的。具体怎么做呢?首先,不要过多食用肉制品,尤其是牛羊肉。因为这些牲畜在养殖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碳,同时为了养它们,亚马孙热带雨林不得不被大面积开垦,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环境。请注意,不要过多食用,而非不食用。事实上,在不了解食物营养的情况下,素食的健康隐患还是挺大的。其次,要减少食物的浪费。无论是种植(或养殖)还是处理这些被浪费的食物,都会对环境有很大的影响。

总之,千万别被高大上的理念吓住了,只要拥有正确的理念和方向,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只是时间的问题。而且,我们也在这一年中分享了很多具体的小做法,没记住的快去翻翻看。相信你一定会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真正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猜你喜欢
食育生活习惯用餐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当心!这些生活习惯 正在摧毁你的听力
文明用餐,拒绝浪费
为“食育”正名,系统推进“食育”工程
3—6岁幼儿家庭食育开展建议
“食育”也需进校园
用餐时间
一日三餐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Taking Meals(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