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厚琳
在深度学习中,课堂观察不仅仅关注教师教得怎样,更关注学生学得怎样,并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依据,来反思、改进课堂教学。因此,课堂观察要从“看教师”转变为“看学生”,看学生怎样学、学得怎样;从“看场面”转变为“看焦点”,看焦点学生,看焦点问题[1]。美术“1+X教学”中,可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是否把握本质与变式,是否学会迁移与运用两个方面,以此引领教师从关注学科技能到重视学科素养和思维能力的转变。
一、把握本质与变式
本质即学科知识的关键特征,而变式是一些非标准正例显示本质特质。教学的重要目标是让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学科知识的本质与变式。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体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深刻性,在变式中发散思维,从不同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美丽的纹样”教学片段(见表1)。
记录教师的教:
教师播放视频《奥运火炬祥云的宣传片》,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欣赏一组典型的中国传统纹样后,老师简单分析传统纹样的特征。接着让学生小组讨论并对传统纹样的特征做出正确判断。
布置创作任务:为生活用品设计传统纹样。 记录学生的学:
赏析一些传统纹样的图片后,刘同学拿起画笔和同桌小声地讨论:“你打算怎样画?看了这些纹样的图片后,我一头雾水,不知道如何下笔。”
周同学回答:“用线条的方式去表达纹样,没什么意思,我没有兴趣。随便画一画啦。”
刘同学与周同学讨论的这一幕正好被课堂观察员杨老师“撞见”,捕捉到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扰,马上与执教的陈老师沟通,帮助她调整课堂教学。
师:刚刚欣赏了一些中国传统纹样的图片,同学们来说一说,你认为中国传统纹样有哪些特点,它的魅力在哪里?
生1:我发现传统的纹样都是由三角形、多边形、圆形、方形、菱形组成的。
生2:我发现这些纹样都是通过重复、旋转、对称得到的。
生3:我还发现有些是离心式,有些是向心式(见图1)。
生4:我觉得传统纹样的形式很丰富,造型美,色彩美,寓意也美。它的魅力在于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师:观察得真仔细!不仅发现纹样的普通组合方式,还发现了一些特殊方式,看来同学们对传统纹样的特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一定很想知道怎样来制作这些美丽的纹样,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传统纹样的绘制方法。
教师根据探讨结果演示5个步骤:1.定尺寸;2.定外框;3.定基本骨架线;4.描边填色;5.调整修改。接着宣布以小组为单位,请学生设计自己喜爱的传统纹样图案。
引导学生发现传统纹样的特点及其独有的审美特点,让学生充分观察、探究、体验,同时也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并将其融入生活中,这就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了学习内容的本质与变式。
二、学会运用与迁移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科本位知识的准确传达,让学生在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上,实现准确应用[2]。美术课也可以把学生带进迁移思维中,迁移思维就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将之前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用以解决现实问题。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及应用能力,如“绘画中的遮挡关系”教学片段(见表2)。
观察盆栽后,张同学和小组其他同学展开讨论。张同学:“这个盆栽有好多叶子,好难画出来。”黄同学:“对啊,我觉得画盆栽太难了,而且太多叶子,我分不清它有哪些层次。”陈同学:“不仅要画出叶子的遮挡关系,还要画整个盆栽,这节课都画不完,快抓紧时间。”
课堂观察员发现,教师在讲解叶子的遮挡关系时,引导学生观察上下遮挡、左右遮挡等几种情况,有学生甚至想象出树枝与叶子的遮挡关系,并交流探讨出各自的画法,这说明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有效的。但是在运用知识画盆栽时,却都不能当堂完成作品,可见迁移、运用出现的问题在于教师提供的盆栽。这盆植株枝叶繁茂,二年级的学生几乎不可能在10分钟内画完。观察员与杨老师交流课堂观察的现象与结论后,杨老师进行了调整,在其他班级教学时换了一盆只有五六片叶子的小植株,学生当堂呈现的作品令人称赞。在这一课中,学生掌握了本质与变式,學习已经发生,但教师布置任务不当,使得学生“跳一跳”都够不着,导致学生的输出能力没有经受检验。而课堂观察帮助教师准确找到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调整任务,就解决了这个困难。
在美术“1+X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在于苦口婆心地传授本领,而是应当引导学生去体验、思考、判断,从而活跃思维、展示个性、放飞想象、表达思想。课堂观察,能够帮助教师探寻问题的根源,及时、准确地了解学情,调整教学策略,这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因此,教师要秉承以学定教的原则,调整教学内容与策略,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
品质[3]。
参考文献
[1] 刘建平.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新课程研
究,2019(1).
[2] 于洪民.音体美学科的深入剖析与实践探索[J].新课程研
究,2019(1).
[3] 杨明,谢金凤.学习“真正发生”的要素分析[J].新课程研
究,2019(1).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