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职语文教学中开展赏识教育的探讨

2019-12-20 03:00岑勇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赏识教育语文教学中职

岑勇

[摘   要]虽说中职语文教学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但倘若仍采用传统课堂灌输式教学模式,很难激发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中职语文教师要结合课程背景及中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将赏识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鼓励中职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讨论。文章简要介绍赏识教育内涵及应用价值,深入探讨其在农村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高农村地区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农村;中职;语文教学;赏识教育

[中圖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33-0088-02

受传统教学理念及方法影响,中职语文课程实践中存在课堂效率低、学生兴趣不足、教师厌教等一系列问题,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为此,中职语文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给予学生足够的赏识,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积极表扬和鼓励,使其端正语文学习心态,循序渐进掌握语文学科知识及内容。

一、赏识教育内涵及应用价值

1.赏识教育内涵

赏识教育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激励。该教育模式具备明确的指向性,直面生命,尊重学生个体的成长规律,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给予其充分的尊重、理解。通过这种教育模式,有助于改善中职学生人际关系,不断提高其人文素质。将赏识教育融入中职语文教学,强调兴趣激发及自信心培养,为中职学生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及成长环境,端正其学习态度,让学生学会赏识自我,欣赏他人,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该教育理念比较新颖,其作为德育的延伸,契合了学生渴望得到赏识的本能,在农村中职语文教学中适用性强。教师应学会尊重学生,给予其爱、帮助及认可,并在鼓励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自身闪光点。

2.赏识教育应用价值

首先,将赏识教育渗透到农村中职语文教学中,有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开展赏识教育的中职语文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融洽,能使学生得到充分肯定。在语文课堂中,教师通过赏识的语言、眼神等,给学生以鼓励,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愿意积极、主动回答问题。其次,依据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背景及要求,开展赏识教育,能够使中职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明显增强,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语文教师不断向学生强调“你能行”“这个问题你回答得太棒了”,使之在长期的肯定中,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养成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乐观、自信的品格。

二、农村中职语文教学赏识教育实施方法

1.创新语文课堂教学形式

传统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往往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接收过于被动,教师多指导学生朗诵课文,分析语篇结构、中心思想等,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死板,毫无趣味可言。将赏识教育应用到中职语文教学中,要把中职学生作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主体,给予其充分的自由,借助微课、慕课、情景教学法等,让学生体会到语文课程的趣味性,并在课堂中给予学生鼓励和赏识,使之更好地参与语文课堂学习。

例如,学习《鸿门宴》时,鼓励学生将其改编成话剧,划分编剧组、导演组、表演组、道具组等。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喜好、特长,扮演刘邦、项羽、樊哙、张良、曹无伤等不同角色,或者担任编剧工作等。该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使其自主排练和表演,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赏识。中职学生通过话剧表演,体会作品主题思想、人物性格等,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鼓励班内学生积极发言,讨论与该课相关的历史故事、典故及同名影视作品等,让中职学生在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中,体会到来自语文教师的赏识。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把《雨巷》改编成动人的小故事,带领学生集体朗诵《劝学》等,并肯定他们的成果,使学生在创新及学习中收获快乐。

2.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将赏识教育融入农村中职语文教学,应关注师生关系构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发自内心地赏识学生,挖掘学生身上的优良品质、闪光点等,给予其肯定和赞美。在课堂中,要关心、尊重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与学生交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在课上,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真诚的微笑、温和的声音打动学生,帮助其克服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恐惧心理,提高学习主动性。

例如,学习《壶口瀑布》时,在课堂之初,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自己在壶口瀑布游玩时的所见所闻,使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观看壶口瀑布相关视频、图片等,询问学生对壶口瀑布的了解有多少,在其回答后,用“非常好”“太棒了”等正能量的词鼓励学生,引导其主动分享以前看过的有关瀑布的电影、文章及实地游玩经历等,营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3.关注课堂知识延伸及渗透

中职语文教学相对比较开放,除了学习文本知识、内容外,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中外经典名著、古诗文等,丰富其语文知识储备。教师还应将赏识教育延伸到课外。例如,班内一名学生常利用课余时间绘画,教师发现之后,夸奖该学生的作品有创意,还与这名学生一起讨论达·芬奇、毕加索、高更等知名画家,并为其推荐《月亮与六便士》,让其利用课下时间阅读,让该生体会到被赏识的快乐,在坚持绘画的同时,语文课堂学习兴趣也随之增强。又如,学习《雷雨》时,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同名话剧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话剧这一舞台艺术。还可鼓励学生将《药》改编为话剧剧本。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对中职学生进行赏识和鼓励,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

4.采用形成性评价评定学生成绩

中职语文教师要选择形成性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传统语文课程评价方式,以考试为主,过于传统、单一,与新课程教育理念不符,又与赏识教育背道而驰。形成性评价作为一种过程评价方法,把中职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为评价依据,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正向引导,有助于激发中职学生的潜力及语文学习兴趣。例如,在班集体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完成话剧《鸿门宴》的编排、表演,教师依据个体学生表现进行打分,将其与学生日常语文课堂表现情况一起计入期末考试成绩,使语文课程评价方式更加综合,让中职学生在赏识和认可中,收获知识和成长,真正将语文知识内化成伴随一生的素养。

受制于教育教学环境,赏识教育尚未在农村地区得到普及。特别是农村中职学校,应依据当地实际情况,明确中职语文课程背景及教学要求,将赏识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对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形式进行创新,增强师生互动,在文本教学之余,关注语文知识的延伸及渗透,并用形成性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定,使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更加轻松、和谐、融洽,增强中职学生的自信心,使之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

[  参   考   文   献  ]

[1]  戴步云.论中职语文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运用[J].科教导刊(下旬),2016(5):109-110.

[2]  周国申.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中赏识教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4):161-162.

[3]  高明.赏识教育理念在中职教学中的探索[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8(6):116-117.

[4]  马加里.激励式赏识教育与五段式教学法在职业中专语文教学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2):48-50.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赏识教育语文教学中职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