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菲 毛吕雯 彭璐 陆梦瑶
摘 要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Hackett和Betz在班杜拉的基础上,认为自我效能感可以加强个体从事某种职业的信心及对职业生涯规划探索的自主性。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研究的方式,探讨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关键词 自我效能感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方法
1.1研究被试
选取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大一至大三的学生为研究被试,共发放问卷594份,有效问卷为53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07%。其中,女生365名(68.22%),男生170名(31.78%);大一学生259名(48.41%),大二学生180名(33.64%),大三学生96名(17.94%);各二级学院学生参与情况,商学院296名(55.33%),工学院104名(19.44%),时尚学院135名(25.23%)。
1.2研究工具
采用大学生自我效能感问卷。本问卷选用刘保胜编制的大学生自我效能感量表,该量表主要针对大学生在生涯领域所具备的一般性特点,衡量大学生在其整个生涯领域所具有的能力判断和信念。本问卷是依据该量表进行修改获得的。本问卷主要包括基本情况(性别、年级、所属二级学院)和量表测题两个部分。量表测题分为未来期望(个体对将来生涯发展的信心)、自我评价(个体能够客观认识和了解自己以及把握自我的信心程度)、自主控制(个体对自己能否完全依靠自己掌握生涯发展方向及实行生涯行为的信心程度)、能力信念(个体对自身拥有完成生涯任务及职业目标所需要的能力技能的信心程度)以及克服困难(个体自身能够克服生涯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的信心程度)五个维度。测题选项分为五个等级,即以1-5分(完全不同意—非常同意)累计计分,分值越高,则其维度信心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由此获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效能感情况。该问卷的总克隆巴赫系数为0.91。各维度的系数分别为:未来期望0.80,自我评价0.74,自我控制0.64,克服困难0.71,能力信念0.63,由此看出该问卷具有一定的信效度。
1.3研究程序
随机选取该校大一至大三在校学生为被试,在教室内进行扫码填写问卷,并通过线上(班级QQ群)发放二维码,进行问卷数量的补充。
2结果与分析
2.1数据处理
问卷回收后,使用SPSS16.0對数据进行录入及统计分析。
2.2结果与分析
2.2.1大学生职业生涯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存在差异
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性别对职业生涯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情况,结果显示男女在职业生涯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未来期望和克服困难维度上,男生的效能信念显著高于女生,其他维度则基本平等,见表1。
在传统的男性主导的性别观念下,男生可能在各方面的自信程度上高于女生。而女生相对于男生而言,情绪可能更加敏感,不擅长积极情绪的调节,因此她们在各维度的自信程度可能也相对较低,对职业生涯的自我效能感也相对低于男生。
2.2.2大学生职业生涯自我效能感在年级上存在差异
使用单因素分析发现职业生涯自我效能感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大一学生在未来期望、克服困难、能力信念方面均显著高于其它年级,且五个维度得分相对最高。而大二学生在这三个维度中则显著低于其他年级,各维度的得分基本最低,见表2。
大一学生先前经历的传统教育模式和高考,以及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可能让他们在各个维度上有较高的信心。但对大二学生而言,他们对专业情况已经有了大致了解,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可能让他们一时难以适应:一方面,他们对所学专业的美好憧憬使他们有了从事和得到更好的就业单位及职业发展的功利期望;另一方面,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模式相对单一,课程内容局限安排在一个学期或学年进行,无法给学生提供持续而全程的职业规划指导;同时,他们又可能相对缺少思考职业规划遇到的问题、学习和尝试调整自身职业规划的意识和积极性,因此,在大学生活的中期阶段,他们对未来和自我充满了迷茫感。
2.2.3大学生职业生涯自我效能感在所属二级学院上无明显差异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自我效能感在所属二级学院上并无显著差异。在得分上,未来期望和克服困难方面工学院显示较高,自我评价、自主控制及能力信念方面则是商学院较高,见表3。
商学院学生的课程偏理论化,学习相对容易些,同时理论知识的学习比较强调分析问题的全面性,因此他们在自我评价、能力信念等方面会更具有信心。工学院学生的课程更偏操作性,看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故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可能相对较高,而且,他们的课程比较贴近未来的职业情况,理想与现实的贴合也可能使他们对未来有较高的信心。但对商学院和时尚学院的学生而言,理论课多了,对专业对口职业的了解机会相对就少了,学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也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内容也较为有限,使得学生对职业的概念和职业规划的意识相对模糊,也不知如何处理职业规划中的不确定性,进而造成他们在未来期望和克服困难方面的信心偏低。
基金项目:本文是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编号:2017SJB2222)系列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刘保胜.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及其应用[D].济宁:曲阜师范大学,2011.
[2] 裴利华.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0(10):23-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