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小文
【关键词】 学校管理;传统文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004—0463(2019)21—0027—0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了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随着近年来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中国优秀的文化,并且出现了“国学热”“汉语热”等现象。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教师通过给学生播撒下传统文化的种子,有利于培育学生传统文化的基因,且意义深远。但是传统文化进校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教师直面这些困难,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以期给其他教师实现传统文化进校园提供借鉴。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遇到的问题
1.虽然说目前很多学校都已经陆续开展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宣传教育活动,但是大部分学校在开展这些活动时都是重形式、轻内容,使得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接受性比较差,时效性比较弱,并且内容也比较肤浅,开展活动只是流于形式,最终使得传统文化进校园无法深入人心。
2.从我国教育实行的模式来看,主要是以分科分专业为主,再加上教师在教学中接触到的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少,使得这方面的教师资源十分匮乏。此外,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如何设置课程以及开展教学活动等,都是影响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要因素。虽然各个学校积极地探索并且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缺乏科学、统一的课程要求也会使得传统文化进校园举步维艰。
3.大多数中小学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长期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导致教师备感水土不服。主要表现为:其一,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各个学校仍然是重成绩、轻文化,甚至是部分教育者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加之这方面的教师资源不足,使得学校不够重视;其二,学校管理者本身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基本上只是停留在学习古诗词等表面,这就会使学生在继承民族精神和学习传统文化等方面与教育的初衷相悖。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对策
1. 不断完善课程设置。首先,要建立良好的课程管理机制。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出一套比较全面且可行的课程体系,尽量要涵盖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比如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尽量全面地给学生普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应该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设立相应的奖惩机制,明确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目的,为各个学校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指明方向。其次,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增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传统文化课程,比如民族音乐、诗词小说、传统节日、书法等等,通过开设这些学生感兴趣的课程,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开阔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还能不断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学生积极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2. 加强研究传统文化。学校要想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还应该遵循创新、继承、弘扬等发展路径,充分利用现有教师资源以及本土的传统文化,建立相关的传统文化研究的工作室;同时,鼓励学生建立国学兴趣小组或者是开展社团,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共同学习与共享传统文化。此外,学校也可以充分利用智囊库以及发挥智囊库的作用,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研究传统文化,通过发表论文、出版专著等,促进良好传统氛围的形成,从而为建立校园文化提供理论性的支撑。
3.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教育。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教材内容都涉及到传统文化的知识,譬如尊老爱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但是这些知识点往往容易被教师所忽略。很多教师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并且将教学的重点都放在考试上,使得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足,没有形成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为此,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学科中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教材内容,再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这样才能促进教师在学科教学中顺利地开展和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从而增强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以及精神积淀。
4. 理论结合实践。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时,不能只停留在学习理论知识层面,更应该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学生热衷于实践,才能不断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才能实现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宏伟目标。首先,学校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师资源以及场地为学生开辟第二课程,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专题讲座。其次,在我国传统节日来临之际举办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比如诗歌朗诵比赛、书法比赛等等。最后,学校可以在校园网站上推送与传统文化知识有关的文化知识。比如,我校开展了全体师生学习《弟子规》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了理论知识之后要学会尊老爱幼,如坐公车时主动给老人让座,回到家主动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通过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价值,有利于加快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进程。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