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漫 苏祝捷
摘 要:“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是我国号召全民“终身体育”的重要口号,充分展现了体育锻炼对于生活、工作的重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我国体育课程需要进一步改革发展。在过去的教学中,体育课程要么被忽视,要么就是明显的分段化教学,大中小幼各階段的联系很小,使得体育教育难以实现系统化发展。以人为本的大中小幼体育课程一体化构建,不仅能够促进体育课程的深化改革,也是实现回归教育本质的重要举措;增强各阶段体育课程的衔接性,也是促进人才培养全面化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以人为本 大中小幼 体育课程 一体化 构建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1(a)-0081-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深刻阐述了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目标,那就是“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他表示要推进体育课程一体化的进程,就要建立学校体育多元的评价体系,从整体性、逻辑性、综合性方面研究课程一体化。为了帮助人们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应从教育中发展终身体育的欲望,才能促进“全民体育”的实现。
1 以人为本的大中小幼体育课程一体化构建的依据分析
1.1 大中小幼体育课程一体化构建充分满足系统论的发展要求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大中小幼教学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统一的教育系统,而体育课程则是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的运行内容之一,通过教学内容、目标、组织、方法、任务、评价等各教学过程有效结合,使得各学段的体育课程能够正常的运转和提升。大中小幼的体育教学看似相互独立,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共同构建了整个体育教学系统。单纯从横向角度来分析,应对大中小幼各学段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改革,使得每个教学阶段的体育教学课程具有鲜明的特点;从纵向角度来分析,应对大中小幼各阶段学校的体育课程进行优化改革,从而使得各学段内各年级的体育课程能够有效衔接,优化各校体育教育资源配置,防止学生出现体育疲劳现象,提高各校的体育教学效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中小幼体育课程一体化构建促使了各学段体育课程的优化发展,进而充分满足体育课程系统论的发展要求。
1.2 大中小幼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
目前,素质教育是我国大力倡导和贯彻的重要教育思想,是以提升全民族综合素质、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创造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指导方针,当前正在各个学段学校的教育中全面实施。大中小幼体育课程的一体化发展,这与素质教育理念下推进体育课程的深化改革与提升人才体育素质的目标具有一致性。此外,大中小幼体育课程一体化构建,使得体育教学更加满足“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各教育阶段体育教学内容的连贯性更强,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也更高,从而对学生创造力、创新精神的培养也更有利。由此可见,大中小幼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
1.3 大中小幼体育课程一体化构建使得体育教育能够更好的服务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不同学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体育课程作为各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应充分适应和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需求。若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在某一学段中出现问题,都会对学生未来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影响。所以,科学、系统的学校教学活动成为推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大中小幼体育课程一体化构建,使得体育课程能够科学的贯穿整个教育体系,并提高了各阶段体育课程的融合与结合,使得学生的身心发展能够获得阶段性与连续性提高,使得体育教育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
1.4 大中小幼体育课程一体化构建是各学段课程改革发展的一种途径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课程改革整体上已经进入到全面试验与实施阶段,形成的新的课程体系已包括了幼儿、义务教育以及普通高中教育。但是,素质教育不仅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落实,在高等教育阶段也需要全面实施,而想要实现教育改革的整体推进,就需要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幼儿教育之间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促进素质教育的层次性与逻辑性发展。由于大中小幼各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缺乏逻辑连贯性,导致教育系统中的体育教学出现“各自打扫门前雪”的情况,各阶段之间的联系程度很弱。大中小幼体育课程一体化构建正是对这个问题的弥补和改善,是以人为本、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本的体育课程层次性、选择性、均衡性、向综合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2 大中小幼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分析
2.1 大中小幼体育课程的命名不同
大中小幼各教学阶段对体育课程的命名存在较大的差异,幼儿教学将体育课程称为“体育活动”,中小学则叫做“体育与健康课”,大学则对体育课程进行了综合性的描述,将其称为“体育课”。不同的命名方式,其对体育课程的理解角度以及教学内容、方法等也有所不同,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幼儿的教学目标则主要是培养幼儿的体育兴趣,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小学的体育课程则是促进学生劳逸结合,并学习基础的体育知识;中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则比较重视实践性;大学更加重视综合性。虽然各教学阶段的体育课程名称、教学目标看起来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则总会出现断裂、重复的现象,教学阶段与阶段间的承接效果非常低。
2.2 大中小幼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缺乏具体性、递进效果
体育教学课程标准中设定的目标,在一定程度规范了一线体育教学工作者的教学方法,大部分体育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都沿着这些目标进行。但是,部分教学阶段就只依靠每周1~2节的体育课时间来进行教学,这很难满足素质化教育目标的要求,很难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仅从单一的目标设置情况来看,各教学阶段间的体育教学目标不够分明,也缺乏层次递进的作用,导致不同教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内容经常重复,各阶段的教学目标也混淆不清,缺乏具体性。
3 大中小幼体育课程一体化构建的建议
3.1 大中小幼各教学阶段之间加强联动互通,推动体育课程的一体化建设
幼儿教学阶段的体育以培养幼儿的体育活动兴趣为主;小学则以促进学生学习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中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应采取模块式,以培养学生综合的体育能力,帮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且最合适的体育专项技能;大学体育则应该着重加强学生专項技能的教学,促使学生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术,创造终身体育的基础。但是,各教学阶段的体育教学观念、内容、方法、目的等均存在较大的隔阂,特别是幼儿与中小学、中小学与大学教育阶段见的隔阂非常明显,使得两个阶段的体育教学基本形成断裂状态,难以进行有效衔接。所以,以人为本的大中小幼体育课程一体化构建,需要实现各学段体育课程的全方位对接,逐渐形成和完善各教育阶段体育课程联动机制;大学体育教授不仅需要重新审视大学的体育教学机制,还应该加强中小学与幼儿体育教学机制的研究,促进大中小幼体育教学机制间具有互通性和联动性;大中小幼联合举办体育教学展示、观摩与评价活动,共同探讨各阶段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办法;大学阶段的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应充分连接中小幼体育发展的需求,加强高素质、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均很强的中小幼体育教师团队建设,全方位、多层次构建大中小幼体育课程互动机制,使得以人为本的大中小幼体育课程的一体化建设能够有效进行。
3.2 加强大中小幼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与承接性研究
大中小幼体育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与承接效果较差使得体育课程的一体化建设存在较大的阻碍。所以,必须加强大中小幼体育教学内容的连贯性研究,从提高大中小幼体育教材的衔接程度方面出发,促使体育教材的深化改革。首先,应紧随新时代体育教育发展的整体方向,制定科学的大中小幼体育教育发展整体规划;其次,深入探索大中小幼各阶段学生对体育学习的需求,明确各阶段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点,制定以人为本的、科学的体育课程一体化发展目标;再次,重视发扬各教学阶段的优良教学内容,结合新的教学资源进行重新整理和编辑,促使传统体育教学与新时代体育教学的有效融合;最后,充分根据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分类与分层,在追求一体化发展总体目标的基础上,为不同教学阶段的学生构建对应的学习目标与评价方法,使得体育教学的评价方法具有连续性,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比如,对于幼儿体育来说,其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幼儿是否对教学的体育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中小学体育的教学目标则是帮助学生建立、加深对体育技能的认知;大学的教学目标是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1~2项体育技能,建立终身体育的愿望。那么,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中,也需要结合各阶段学生体育培养的目标来具体细化、优化教学内容,促使体育学科的基础性与逻辑性均得到不断增强。
4 结语
建构体育课程一体化“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必须以人为本,落实到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课程设置上建构纵向衔接、横向一致、内在统一、形式联合的课程总体框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对体育运动不同需求的特点,建立起各个“体育学段”的目标和内容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育课程结构;一线教师要按照课程标准做到教学一体化,一体化建设以学生终身体育和身心健康发展需求为逻辑主线;使青少年学生在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过程中享受乐趣,进而养成终身受益的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
参考文献
[1] 李健.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的四个维度[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5(1):116-121.
[2] 蒋立兵,李永安,凌鹏飞.健康取向下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选择框架构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6,32(6):114-118.
[3] 汤玉华.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内容一体化建设思考[J].教育评论,2017(10):106-109.
[4] 杨维全.大中小学体育教学一体化模式下小学体育教学主导思想探讨[J].内江科技,2016,37(1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