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的流动与1930年代新文学在青岛的传播

2019-12-20 01:4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副刊左翼青岛

李 莹

内容提要:1930年代,大批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不同生活背景的左翼作家在青岛会合又离散。一方面,青岛特殊的政治语境为左翼作家发表作品、言论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空间,青岛适宜避暑的自然环境和带有殖民底色的风物遗迹,为左翼文学提供了独特的表现题材;另一方面,左翼作家在市民报纸副刊、荒岛书店、国立青岛/山东大学等文化空间,与自由主义作家、不同类型的文化团体合作与互动,建设并传播左翼思想,他们的诸多实践同时也改变了青岛的新旧文学格局和固有文学生态。以青岛文学为个案,可以管窥左翼文学的流动性样貌,以及由左翼文学活动所推进的新文学在相对边缘城市的传播路径。

在1930年代众多的文学流派中,左翼文学的作品数量相对较多,传播范围较广。现有关于左翼文学的研究,往往以“左联”的正式成员、社团、机构和代表刊物为主体,在“左联”与城市的关系方面,主要聚焦于上海、北平、天津等主流文化城市。而处于相对边缘文化空间的左翼文学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论文以青岛为个案,以现存的、可查阅到的青岛在地文学副刊为主要史料来源,结合流动到青岛的作家日记、通信、回忆录等文字,考察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与不同生活背景的南北左翼作家何以在青岛停留、会合又离散,受海滨避暑地贫富差异、殖民遗迹的环境影响,左翼作家在南京国民政府、张学良、日侨等多方政治势力管控的缝隙中,与在地自由主义作家和不同城市的左翼社团互动相生,建设和传播左翼文化理想,遥相呼应“左联”的文艺活动。同时,左翼作家在青岛市民报纸副刊的各类活动,不仅加速了左翼文化在青岛的传播,改变了青岛新旧文学的固有格局,也为新文学流入青岛的市民报纸助力。

在进入论题之前,首先有必要对论文涉及的左翼作家进行总体的界定。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左翼文学并非铁板一块,涉及左翼文学的组织与团体也并未能够全部公开地运作,因此对于“左翼作家”的界定也就不应以“左联”注册成员一概而论之。就本文所讨论的左翼作家而言,并不仅仅局限于“左联”正式成员,也涉及活跃在“左联”外部、其作品具有明确左翼立场的作家和学生。

一 为何是青岛

从1920年代末开始,南京国民政府不断出台各种图书和出版审查条例①,随着左翼文学活动的风起云涌,“文化围剿”手段层层深入,四处蔓延。“左联”五烈士的牺牲,震撼了整个文坛。“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文人在日伪政权下面临着写作与言说的困境和险境,舒群、萧军、萧红相继从哈尔滨辗转到了青岛。笔者根据已有的文献和史料,对流动到青岛的左翼作家做了梳理,限于本文篇幅和论述重点,仅列举寓居青岛三个月以上的左翼作家,如下表所示:

流寓青岛的左翼作家概览

续表

续表

从表格可见,在青岛或中转,或避难的左翼文化人,身份和职业不尽相同。既有“左联”成员、中共党员,也有党外人士;既有职业作家,也有刚毕业的中学生、记者编辑、企业职员、铁路职员等。他们在从事左翼事业和相关的文化运动中,多数遭遇了通缉、追捕、围剿等威胁,从上海、天津、河北、东北等地流寓青岛。对左翼作家在青岛期间的文学活动进行考察,发现在地报刊是他们谋生、发表作品和组织左翼文化活动的重要媒介,以《青岛民报》②《青岛时报》③《青岛晨报》④三份市民报纸的文艺副刊为主。左翼作家寓居青岛多则数年,少则数月,创作了为数众多的诗歌、散文、小说、电影剧本、木刻、漫画、翻译作品等,拓展了左翼文学的传播范围,对青岛在地报刊的文学生态产生了重要影响。

青岛之所以成为各路左翼作家的“避难所”,与1932年“左联”决定在青岛成立小组密切相关,“中国左联现在除北平、天津有它的支部,其他各地还没有建立起支部来……必须于最短期内在广州、汉口、青岛、南京、杭州等地建立起支部或小组”⑤。这成为左翼作家流动到青岛的一个内在推动力。实际上,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青岛就承担着诸多工作。1923年,中共党员邓恩铭来到青岛,以《胶澳日报》副刊编辑的身份开始宣传和筹备党的工作,到了1924年夏,中共青岛组成立,次年改为中共青岛支部。在紧锣密鼓地发动工人、农民、学生运动的基础上,青岛的地下党组织网络也越来越严密而广阔,市内的工厂、学校、书店等场所,都有党组织驻派的联络者。⑥青岛“左联”小组的各种活动,自始至终与中共在青岛的支部紧密联系。

此外,青岛相对宽松的政治语境,为左翼作家从事文艺活动提供了空间。1930年9月,青岛市政府正式成立,为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央直辖市、海军基地。一方面,青岛在名义上属南京国民政府管辖,但却与张学良势力有着密切联系。1931年12月,张学良的心腹沈鸿烈担任青岛市市长、海军司令。另一方面,青岛曾是日本的殖民地(1914—1922),但主权回归后,仍有大量日侨居留青岛⑦,并常常兴风作浪,干涉市政⑧。因此,对青岛的管辖,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有鞭长莫及之感,微妙的政治处境让处于权力夹缝中的青岛获得了相对宽松的空间。一些法律与条例具体在青岛实施的过程中却有可以融通的空隙⑨。另外,在交通地理方面,青岛地处南北交界,有胶济铁路和纵横南北的联运网络,且地处海滨港口,水运也极为便利,所以为左翼作家流动到青岛提供了相对快捷的通道。

二 海滨避暑地的左翼星火

左翼作家在青岛期间,就地取材,将游走、流动中所见到的风物与景色融入各自的写作。青岛依山面海,自然风景极美。但是海的意象在不同作家的笔下,承载着不同的意蕴。左翼诗人沈旭,以往的文学史少有提及,他在青岛创作了一系列以都市意象为主要题材的诗歌。在他的作品中,青岛的海是诗歌生发的重要背景,而青岛的洋房、商业街、跑马场等意象则是着力描画的物象,意在讽刺和揭露华洋差异和贫富悬殊:

青的山,绿的海,织成了少女的优娴,

美丽的青岛啊!

……

几座炮台,几棵古玩,跑马场,杂沓惊奇的喝采,

天主教堂,箝着叮当的耳环,

大港,小港,仔细听,

压榨血的哎唷,海的呐喊,

……

中山街是条飞舞的飘带,

束道长桥,任人舶来,

傍晚的探照灯映着剽劫的眼睛。⑩

沈旭是青岛邮电局的职工,同时也是国立山东大学的旁听生⑪,与王亚平、袁勃等诗人熟识,从事诗歌运动。他的诗歌以青岛海滨的舰船、避暑洋人、码头工人为主要意象,对比华洋、贫富差异,凸显劳苦民众的生活,如《青岛小港》《凿牡蛎的妇女们》《海上之歌》《灯塔》等,这些诗后来都收录他的第一本诗集《黎明前奏曲》⑫中。王亚平的诗集《都市的冬》⑬《海燕的歌》⑭大多取材于青岛意象。公共空间海滨,既是有闲有钱者的避暑地,也是搬运工等苦力和贫民的聚集地,随着四季的循环与流动,海滨为各种矛盾会聚和爆发提供了更具有张力的背景。相较于左翼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资本家与工人、富人与人力车夫、伪政权官员与亡国奴等矛盾冲突,这类题材丰富了左翼作家对城市生活的描写。

青岛经历了德、日的相继统治,市内不乏殖民遗迹,德国的炮台、提督楼、兵营、日本的忠魂碑等景观,难免激发左翼作家的忧愤之思。艾芜居住在背靠海滨、聚集着贫民的里院⑮,周围环境的破败不堪在散文《古风的市集》中可略窥一二。其间,他创作有《青岛的公园》《晨登观象山——青岛印象记之一》等。艾芜的散文以平静的笔调,在今昔对比之间,表现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对漂泊生活经历的感触和反思,比如他在《汇泉残垒》中写道:

四五尊戴着圆形钢盖子的德国大炮,正英武地从地下伸了出来,对着东南海面,做着瞄准的姿势,但看起来却已经失掉了那一种吓人的气概,和残酷的氛围。

这是汇泉残垒首次给我的印象,时候正值暑退之后的中秋。

……

德国占领时代,华人不得登临此地,约有二十年。则我们小百姓能在今日雍容游息其上,把克虏伯长制的凶蛮武器,看成木石,抚之睡之,一任己意,真是难得。虽然说起来这原是属于侥幸的,然而,倘若,能在全世界一切的炮垒上面,像今天一般,同着妻儿指点残垣段垒,闲话往事,或者将孩子骑在大炮上面,以做嬉戏,则此也算人生最大娱乐之一了。⑯

然而,艾芜的散文并非一以贯之的平淡风格,看见穷苦百姓,他会表达自己的忧虑,如他在买书时看见“描写有拖着辫子的中国苦力从南洋回到福州去,在中国海上遭遇大风的情景”⑰此类的文字,以“就让我皇上我太后,永远和垃圾同在吧”⑱的隐喻方式,表现对社会现实的观照。艾芜擅长将自己的漂泊体验寄托于与大海相关的意象。青岛并非艾芜“漂泊”的起点,在不知“漂泊”的终点为何处,他停留在青岛期间,沉淀流动带来的种种感悟,并将行旅中创作的散文结集,出版了《漂泊杂记》⑲一书。有感于殖民底色基础上的中西文化交会,不止艾芜一人,王余杞参观德国炮台遗址后感慨,“青岛多马车是一个特点,马车而用双马更不是在别处所能看见;这十足地表出了青岛的人有身份。坐在马车上爬坡缅怀当年德国皇帝的出巡,或者参加日本帝国的什么典礼”⑳。

左翼作家在青岛,并非散兵作战,他们联合在地的自由主义作家,共同创办刊物。1929年,国立青岛大学成立,在上海等地为人事与文事苦恼的梁实秋、沈从文、老舍等接受聘书,陆续“避暑”青岛。“避暑”并非避高温之暑,而是摆脱某种不如意的生活状态。在这一层面,“避暑”之意也可用于流动到青岛的左翼作家。他们也是在从事左翼文化运动中遭到了通缉、被捕等危险,辗转到青岛避险。同为“避暑者”,左翼作家突破“关门主义”“宗派主义”的限制,与在青岛的自由主义作家联合办刊。1935年7月14日,《避暑录话》在《青岛民报》发刊,每周一期。满十期后,又发行合订本,远销至北平、上海、绥远、太原等地。作者中,左翼作家和自由主义作家等各占一半。如洪深在发刊词所讲:“他们这十二个文人,作风不同,情调不同,见解不同,立场不同;其说话的方式,更是不同——有的歌两首诗;有的谈一番哲理;有的说个把笑话;有的将所观察到的人事表现在一出戏剧里;有的把所接触到的人生,以及那反映人生的文学,戏剧,电影等,主观地给以说明与批评——他们正不妨‘各行其是’。”㉑关于《避暑录话》的缘起,臧克家回忆道:

青岛是老熟的地方,可是这一次却不是去温旧梦,而是去会见一些未会见过的好朋友。第一个就是老舍兄㉒,我们在信件上已有过两年的交往,人却是第一次见,此外见到的有洪深先生、和余杞亚平两兄,剑三叔、赵少侯先生和同愈、孟超、木华㉓、西蒙原就在青岛,伯箫可巧也赶来了。人手不期而遇者竟这么多,于是在一次聚餐席上便决定要弄个小刊物出来了。㉔

《避暑录话》是左翼作家策划、创办的非同人期刊,在十期结束后以合订本形式发行,这在整个左翼文学流脉中是唯一一份。国立山东大学、第四届铁展会㉕、《青岛民报》、避暑期,青岛具备了《避暑录话》产生的天时地利。臧克家所言的“不期而遇”,说明在宴席间落定的创刊计划,具有一定的机缘巧合性,但更重要的是,杜宇和西蒙都是有着丰富左翼活动经验的作家和编辑,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中,他们要创办一份刊物,不能不经过多方面的考量。对于左翼作家而言,文学最关切的是广阔的现实生活和革命事业,而自由主义作家更讲究文学本体的艺术性。在一定程度上,《避暑录话》的产生也可看作源自左翼内部的调整和变化,即最大限度地团结“左联”以外的作家,注重培养新生作家,“结果很好,用道林纸印的很美观,卖的也不少,更可喜的是大家一到时候就能交稿”㉖,并在当时的文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实属不易。

在青岛,左翼作家分布虽零散,但他们抱团取暖,与不同报社的同人合作办刊,逐渐发展到与其他城市的左翼作家联合办刊。1934年7月1日,《青岛时报》的文学副刊《明天》创刊,在创刊号最显要位置写着:“天正黑,集合着大家的力——明天呵!!”㉗除《青岛时报》自身的编者和撰稿人外,还有《青岛民报》的编辑孟超、刘芳松、杜宇等。这在1930年代青岛的报刊中,并不多见。左翼作家的合作也由此开端。到了1936年,“左联”解散,在“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政治背景下,周扬提出“国防文学”口号,在青岛的左翼作家积极响应。他们与天津的海风诗歌社联络,王亚平、袁勃、刘西蒙、杜宇陆续在《海风》上发表作品,并与上海、北平、南京等地的十三个诗歌社团联合成立了中国诗歌作者协会㉘,共同开展诗歌运动,不遗余力。对此,蒲风的一段话极有代表性:“为了作品而创造生活,我可以把现款拿去印诗集,而让自己贫穷地在青岛友人处写作诗歌,可以为了写作而不一定久囚在职业牢里;可以兴味地作个报馆校对工人;可以住在朋友家里单吃稀饭过日;也敢各处奔跑,而且合各地的同好组织座谈会,朗读新诗……”㉙可以说,这段话是大多数左翼诗人在青岛文学生活的“剪影”,也是他们在青岛以积极姿态介入主流文坛的诠释。

聚集在海滨青岛的左翼作家,受到在地自然与人文风物的双重影响,作品中融入的青岛元素和殖民底色,丰富了左翼文学的固有题材。青岛左翼文学的流动性,不仅贯通着作家地理空间的变迁,还联结着与自由主义作家、不同文化团体的合作,与其他城市左翼文学社团的互动共生,他们有如星星之火,以不乏开创性的形式,配合主流文坛,为全国范围的左翼文学运动助力。

三 青岛文学生态的新变

1930年代,大批左翼作家流寓青岛,以在地的市民报纸副刊为载体,发表作品和言论,这一方面由于青岛新文学刊物数量少,发声渠道受限;另一方面市民报纸发行量大、宣传效应快、成本低、出刊灵活、流动性强、隐蔽性好等特点,也成为建设和传播左翼文化的有利条件。因此,左翼作家的文化活动不可避免地形塑着青岛的文学生态。仅以当时青岛发行量较大、保存较完整的两份报纸——《青岛民报》和《青岛时报》来看,左翼文学占据了很大的比例。笔者初步统计,在现存《青岛民报》(1932—1937)的四十余种文艺副刊中,至少有二十八种为流寓青岛的左翼文人参与创办,并为主要撰稿人。在现存《青岛时报》(1932—1937)的约十四种文艺副刊中,至少有九种为流寓青岛的左翼文人参与创办。当然,每种副刊存活的时间长短不一。但仅就发表作品的数量和读者反馈来看,左翼作家的办刊实践,活跃了青岛的文学氛围,增加了新文学在报纸副刊所占比例,为青岛文化圈与主流文坛的互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以左翼诗人群体为例,1934年秋,“左联”中国诗歌会河北分会主编的《新诗歌》㉚被查封后,王亚平、袁勃等到青岛继续组稿,以《诗歌季刊》㉛为名继续出刊。1935年,又以“青岛诗歌出版社”为名创刊《现代诗歌》和《诗歌新辑》㉜。年底,在《青岛时报》副刊创办《每周文学》㉝《诗歌周刊》㉞,再度遭遇停刊后,又出刊《诗歌生活》㉟,之后在《青岛民报》副刊创办《青岛诗歌》㊱。从青岛左翼文学的发展,也可以管窥新文学在主流文坛以外传播的路径和形态。

德国和日本占领青岛期间,着力于储备军事实力,发掘经济潜力,对文学未给予足够的重视,造成了文学生产“硬件”先天不足的后果。这种情况直至1930年代初,尚未有多大改观。青岛接受新文学的影响始于1920年代中期,顾随主编《青岛时报》副刊《青光》时,创作并刊登了一部分新文学作品。青岛的第一份新文学刊物——《青潮》,到1929年9月才出现,由王统照主编,但仅出版两期便停刊㊲。寓居青岛的作家大多将书稿寄到上海出版和发行。这使得原本就“晚熟”的青岛新文学更加式微。一直到1930年代,以报纸副刊所刊载的文章来看,仍旧有相当一部分为旧体文学。旧体文学的盛行,与1912年以后大批逊清遗老到青岛的历史有关,“青岛一埠亦若津沪二处,为亡清大老所匿居,惟有一事与上海异,则青岛政府对于革命分子殊不欢迎,而革命分子对于清吏与袁世凯有不反对者也”㊳,他们或为避难,或欲终老,或依附德政府继续做着虚妄的政治梦,同时也有类似于“十老会”㊴的旧文人交游组织。因此,旧体文学在青岛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以德占青岛期间的历史故事为素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桃源梦》,在1917年出版后,受到读者好评,1927年再版。在1920年代,新文学在青岛仍为小众,更流行的还是旧体文学,如寓居青岛诗人刘筠的诗集《青岛百吟》,形式即为旧体诗,诸如此类的旧体诗在报纸副刊极为常见。到了1930年代,在《青岛时报》副刊《青光》连载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桃源新语》,《窝窝头》连载的《桃源新梦》,在题材的选择上,这两部小说所承续的是《桃源梦》的文脉,此外,也有《新封神演义》《雌黄外史》等章回体小说连载。随着流动到青岛的文人逐渐增多,青岛的新文学氛围才日趋活跃。

在一定程度上,青岛新文学的“晚熟”,为左翼文学的传播提供了某种契机,反过来,左翼文化活动的开展也逐渐改善了新文学式微的样貌。以荒岛书店㊵为例,从北平毕业的大学生张智忠、孙乐文到青岛后,了解到专营新文学作品的书店匮乏,于是筹划开一家以专营新文学书刊为特色的书店,并无意中结识了中共地下党员乔天华。慢慢地,荒岛书店成为“左联”青岛小组的据点,是寓青左翼作家举办读书会等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与主流文坛互动的“窗口”。萧军、萧红与鲁迅通信,即通过荒岛书店完成。1933年,《子夜》出版后,青岛“左联”小组读书会计划讨论《子夜》。青岛“左联”小组成员、《青岛民报》副刊编辑于黑丁回忆:“由于书店突然遭到警察局的搜查,而从上海刚刚运进来的几包《子夜》,竟全部被扣。……我找到文学研究会的著名作家王统照(他是我中学时代的老师),从他那里问到了茅盾同志的通讯地址,我给茅盾同志写了一封信,把《子夜》在青岛的不幸遭遇和我们工作困难的情况告诉了他。没有几天,茅盾同志回信了,并且用挂号信给我寄来了一本《子夜》。……我们一边轮流着看它,一边又严密地组织和扩大我们文学队伍。最后,等到大家把《子夜》看完还给我时,它已经被翻阅得破烂了。”㊶书店代售的新文学书刊,吸引了在地诸多教师和文学青年,加速了新文学在青岛的传播。老舍、徐中玉、臧克家、黄际遇等人的回忆录和日记中,对这家书店都有提及。此外,青岛市立中学的黄宗江、李普等学生在书店遇到萧军,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㊷

在报纸副刊、书店之余,大学的文化空间也是左翼青年寓居的重要之地。国立青岛/山东大学中文系的教授作家多为自由主义文人。在课堂上,左翼青年学生一边跟随沈从文、老舍等学习文学创作和研究,一边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向周围的同学传播左翼思想。其中有李香亭(山大地下党支部书记)、王路宾、陈延熙、朱缵高、郁少英、俞启威、李实谔、蔡天心、吴綪、狄庆楼等,也不乏旁听生,比如周浩然、李云鹤、沈旭等。在1933—1936年,由学生创办的新文学刊物有《征程》㊸《励学》㊹《文刊》㊺《刁斗》㊻《益世小品》㊼《文史丛刊》㊽《中庸》㊾《新地》㊿等,同时,还活跃着刁斗文艺社、励学社、国文学会、自由研究社、游艺社、外国文学研究会、国际问题讨论会等学生组织。这些不同名称的学生团体,常以不同的形式纠缠在一起。因此,左翼学生有充分的活动平台。以徐中玉为例,在国立山大读书期间,他的思想经历了从“学术救国”到实际救国的转变,文学创作也从小品文转向更多写作关注现实生活的作品[51]。

青岛自开埠以来的政治和历史形态,是文学生态生成的底色。在青岛市民报纸副刊、荒岛书店、国立青岛/山东大学等文化空间的聚集与离散,左翼作家最大限度地传播了左翼文化思想,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文学活动与新文学在青岛的传播互动相生。在新文学“生地”青岛,左翼作家具备了发表作品与言论的充足空间,这也在客观上改变了青岛新旧文学的格局和固有的文学生态,加速了新文学在青岛地区传播的进程。由此可以管窥新文学在主流文化城市以外得以扩大的一种路径。

结 语

1930年代,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与不同生活背景的南北左翼作家在青岛停留、会合,以青岛在地的市民报纸副刊为主要阵地,发表作品、办报办刊,以文学作品、漫画、木刻[52]等不同的艺术形式继续建设和传播左翼文化理想,与主流文坛遥相呼应。居住在海滨城市青岛,他们不能不受到在地自然与人文风物的熏染,因而作品中融入了很多海滨避暑图景与殖民遗迹,借此抒发对贫富差距和阶级矛盾的不满,一定程度上开拓了左翼文学的表现题材。同时,左翼文化人在荒岛书店、国立青岛/山东大学的一系列活动,不仅改变了青岛报刊文学的状貌,也为新文学在青岛的传播加速和助力。左翼作家在青岛的文化实践,呈现出极为明显的流动性特点,在这里,流动具有多层含义,既是左翼作家的地理空间的变迁,也是左翼作家与自由主义文人、不同的文化团体的互动相生,在此基础上,呈现出在左翼文学活动促动之下新文学在青岛传播的动态进程。

注释:

①1929年,国民党中宣部制定《宣传品审查条例》;1930年12月公布《国民党政府出版法》;1931年10月制定《出版法施行细则》,11月公布《宣传品审查标准》。

②《青岛民报》的社长王景西是国民党人士,但他长期不在青岛。办报的大权交给了报社的总编辑杜宇。杜宇即青岛“左联”小组以外的左翼文人。

③《青岛时报》的社长是尹朴斋,副刊编辑与作者中不乏左翼文人。

④《青岛晨报》的社长是陈迈迁,中共党员。

⑤《关于左联目前具体工作的决议》,1932年3月9日。载于1932年3月15日左联秘书处油印《秘书处消息》第1期。转引自陈瘦竹主编《左翼文艺运动史料》,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80年版,第179页。

⑥据《青岛党史资料 第1辑》邓恩铭与中共党组织间的往来通信,中共青岛市委党史资料征委会办公室,青岛市档案馆编,青岛市出版局1987年版。

⑦据1922年12月的人口数据统计,居留青岛的日本人数为24132人。

⑧寓青日本人蓄意滋事的案件有很多,其中最具典型的一例为火烧青岛市国民党党部系列事件。1932年1月9日,青岛的国民党党报《民国日报》发表了《韩国不亡,义士李奉昌刺日皇未遂》一文,报道了朝鲜爱国人士密谋炸日本天皇的新闻。这激起了寓居青岛的日本人的不满,日本驻青领事馆和日侨组织“日本居留民团”在青岛市国民党党部寻衅滋事。1月12日,很多日侨在日本海军的保护下,攻击并纵火烧毁民国日报社和青岛市国民党党部大楼。市长沈鸿烈为了息事宁人,做出妥协。最终,青岛市国民党党部摘下牌子,《民国日报》停办,此后国民党的机关报纸一律不准出现。

⑨荒岛书店是左翼作家的据点,据林史志《荒岛书店调查记》一文可知,这里也常遭到国民党警特机关的检查,“有的警察对检查不认真,而是想借此机会捞点油水,碰到这种情况,店里的人就拿出点钱悄悄递给他们,这样就把他们打发走了”。见《山东省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 第5辑》(青岛市《文化志》资料专辑),山东省文化厅史志办公室,青岛市文化志编辑办公室编印,1985年5月,第19~30页。

⑩沈旭:《青岛速写》,《诗歌周刊》第1号,1935年12月14日随《青岛时报》出刊。

⑪1935年秋季学期,沈旭入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旁听,见《山东大学新收旁听生 共计三十三人》,《青岛时报》第3张《本市新闻》版,1935年10月15日。

⑫《黎明前奏曲》是沈旭出版的第一本诗集,由荒岛书店代售。封面所标注的“当代诗歌出版社”,并非实际存在的出版社,而是他的住处。

⑬王亚平:《都市的冬》,上海国际书店1935年版。《清华周刊》署名“施潍”的书评,第一句即“这是一部用新的题材写的新的诗集”,见第43卷第5期,1935年6月12日,第80页。

⑭王亚平:《海燕的歌》,上海联合出版社1936年版。

⑮青岛的里院始建于德占时期,大规模出现在1930年前后,主要容纳外来人口和当地的贫苦人群。居住空间狭窄,条件简陋。

⑯艾芜:《汇泉残垒》,《艾芜全集》,四川文艺出版社、成都时代出版社2014年版,第124~125页。

⑰⑱艾芜:《海滨随笔·古风的集市》,《芒种》1935年第4期。

⑲1935年4月,《漂泊杂记》由上海生活书店出版。

⑳王余杞:《一个陌生人在青岛·炮台遗址》,《避暑录话》第2期,《青岛民报》1935年7月21日第11版。

㉑洪深:《避暑录话·发刊词》,《避暑录话》第1期,《青岛民报》1935年7月14日第10版。

㉒臧克家在1934年6月毕业于国立山东大学,而老舍在同年9月到校任教,故二人在山大未能相遇。

㉓木华是杜宇曾用的笔名之一。

㉔㉖臧克家:《避暑录话的一伙》(暑期生活特辑),《青年界》1936年第10卷第1期。

㉕全称为“第四届全国铁路沿线出产货品展览会”,第四届铁展选址青岛,展期为1935年7月10日至同年8月10日,所展出的不仅是各地特产,也有书画等艺术品。

㉗见《明天》周刊创刊号,《青岛时报》第三张,1934年7月1日。

㉘中国诗歌作者协会成立于1936年10月,其他十三个社团分别是天津草原诗歌会、海风诗社、上海诗歌青年社和诗歌生活会、广州今日诗歌社和诗场杂志社、苏州诗歌作者协会和联合诗歌杂志社、北平黄河诗歌会、山东齐飞诗会、南京我们的诗歌社、江阴风沙诗会及湖州飞沙诗会。

㉙蒲风:《我为什么提出“新诗歌的斯达哈诺夫运动”》,《生活学校》1937年第1卷第6期。

㉚《新诗歌》旬刊,由中国诗歌会河北分会王亚平主编。1933年2月11日创刊,1934年3月5日第4期出刊后停刊,其中第2~3期为合刊。

㉛《诗歌季刊》1934年12月25日,创刊于青岛。第二期发刊于1935年3月25日。仅出刊两期。

㉜《诗歌新辑》内页所标注的出版社地址为“无棣二路二号”,是沈旭在青岛的住址。

㉝《每周文学》1935年11月9日在《青岛时报》创刊,由宋春舫题写刊名,同年12月7日停刊。

㉞《诗歌周刊》1935年12月14日在《青岛时报》创刊,1936年3月28日停刊。

㉟《诗歌生活》1936年3月5日创刊于青岛,1936年10月20日出刊第2期后停刊。

㊱《青岛诗歌》1936年7月23日在《青岛民报》创刊。

㊲《青潮》月刊,王统照主编,1929年9月1日创刊于青岛,1930年1月1日出刊第2期后停刊。作者中姜宏、杜宇都为左翼作家。

㊳《青岛之耆宿》,《盛京时报》1914年6月21日。

㊴十老会,见于劳乃宣《韧叟自订年谱》,形成于1914年,由寓居青岛的十位清朝遗老组成,他们分别为:劳乃宣、吕镜宇、刘云樵、赵次珊、童次山、李惺园、张安圃、陆凤石、王石坞、周馥。他们定期相聚,饮酒赋诗,摄影作画。

㊵1933年9月,荒岛书店正式营业,直到抗战爆发前夕才停业,专门代售新文学书刊。

㊶于黑丁:《缅怀茅盾同志》,《莽原》1981年第2期。

㊷据黄宗江《忆青岛 忆“荒岛”》一文回忆,1934年,他在荒岛书店偶遇萧军,为萧军主编的《青岛晨报》副刊《黄金时代》供稿,并发动同学李普共同完成。

㊸国立山东大学征程文艺社创办,1933年11月29日创刊,在《青岛民报》副刊出刊。

㊹国立山东大学励学社创办,1933年12月创刊。

㊺国立山东大学文刊社创办,1933年12月10日创刊。在《青岛民报》副刊出刊。

㊻国立山东大学刁斗文艺社创办,1934年1月1日创刊。由1930届外文系学生郭根主编,他是《京报》掌门人邵飘萍的女婿。

㊼徐中玉主编,撰稿人多为国立山东大学的学生和教师,1934年4月23日创刊,在《益世报》(天津)副刊出刊。

㊽国立山东大学出版委员会编,1934年5月创刊。发表的大多为学校教师的作品。

㊾1935年10月7日创刊,在《青岛民报》副刊出刊。创办者不详,撰稿者是较为固定的几人。通信地址为国立山东大学26056号信箱。以作品的面貌来看,应是学生创办。

㊿国立山东大学国文学会创办的刊物,创刊于1936年11月20日,在《青岛民报》副刊出刊。

[51]自1934年9月至1937年8月,徐中玉在国立山东大学读书。考察他这段时间的作品,内容上经历了从表现青岛的校园生活到关注社会现实的变化。1936年10月以后,徐中玉在鲁迅逝世追悼会上作为学生代表演讲,后加入“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在《光明》上发表了《哈尔滨的刑罚》《青岛缉私受伤警方新亭访问记》等作品。详见拙文《从“益世小品”到“新地”:徐中玉在国立山大期间文学活动的转型研究》,《现代中文学刊》2019年第2期。

[52]1936年7月24日至7月27日,上海“美联”小组成员王绍洛到青岛,与李劫夫、《青岛时报》的副刊编辑袁素瑜等人一起,借青岛兰山路小学的场地,举办了“山东全省木刻展览会”和木刻座谈会,共展出四百余件木刻作品。《青岛时报》出版了《山东全省木刻展览会特刊》,并以大幅版面发表了《马克思》《高尔基》《黑夜的坟前》《流浪者》等几部代表作品。

更 正

本刊第八期刊发的刘阳扬《科幻小说与“新时期”文学——童恩正〈珊瑚岛上的死光〉发表前后》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研究”(批准号18CZW048)的阶段性成果,特此说明。

猜你喜欢
副刊左翼青岛
江南书院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报纸副刊,还有新空间吗
守正与出新——羊城晚报副刊的转型之路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青岛明月申牌?
如何正确认识党报副刊的作用
左翼戏剧运动时期(1930-1935)
前期延安文学对左翼文学的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