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茅盾文学奖8月16日在北京揭晓,梁晓声《人世间》、徐怀中《牵风记》、徐则臣《北上》、陈彦《主角》和李洱的《应物兄》获得这项殊荣。我们特地邀请了五位青年学者,对这五部长篇小说进行深入的解读,探讨它们各自的艺术特色及文学史价值。无论是岳雯对《人世间》“好人”哲学的阐释,刘大先对徐怀中“晚期风格”的论述,李德南对《北上》“抒情的史诗”品格的评价,还是杨辉阐述的《主角》小说和传统的关系,丛治辰由日常生活叙事出发对《应物兄》的解读,都不是泛泛而谈,而是专业细致的深度研究,集中展示了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价值和高度。
本期“寻根文学研究”栏目中,杨宸的论文从“知青”经验如何转化为“寻根”文化认同的角度,对《棋王》《北方的河》这两部1980年代的重要作品,做出了十分新颖的文本解读。马春花则从女性阅读和批评的角度,重新审视寻根文学中的父系形象,分析其文化民族主义的由来与构成,很有见地。
“非虚构研究”栏目的三篇论文也各有特色。秦雅萌的文章清新可喜,对现代文学史上“中国的一日”征文活动做了回顾,认为其开创的“一日体”报告文学写作模式试图建构战争年代的“全景中国”,影响深远。张倩把目光投向新世纪以来的军旅报告文学创作,文章高屋建瓴,脉络清晰。孙元元非常敏锐地把握到乡村非虚构叙事的虚构性、选择性和沉默的意义,对如何表现乡村自足性和封闭性的话语空间提出了严肃的质疑。
“文学史研究”栏目中,付立松的论文选题新颖,作者通过梳理新文化阵营对传统旧戏与梅兰芳的批判过程,在更全面的视野中考察“新”“旧”文化的互动,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新文化运动。唐翰存对抗战时期“西北诗运”的重新发掘,也打开了文学史研究的新的空间。
其他篇目,也颇有可观之处,不再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