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梓一
(江苏省江都中学 225202)
生成性课堂教学提倡教师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预设,在课堂活动中时刻关注学生的表现和“意外”,帮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构建自己对信息的解释,并做出推论.生成性课堂教学实施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开发情况,也依赖于教师本身的教学机智与学生对数学内容本质的掌握程度,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遵循学生的思维能力,把握动态生成资源,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要具有动态性,注重学生的随机生成资源.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生成预设,迎接学生的各种生成资源,鼓励学生从多方面进行问题的思考,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质疑,说出自己的想法.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必定会生成各种教学资源.这种“生成”,必然赋予“生成性教学”的不同意义,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处于不间断地互动交流中,教师对于课堂节奏的把控,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已知上探求未知,是“生成性教学”.教师能够预设并抓住课堂的生成资源,随着课堂的新情况和学生的动态生成,引导学生的思维朝更高的方向发展,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使动态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来源更为丰富,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独立建构起知识的框架和观念的形成,帮助学生获取新的学习经验和对思维的训练提高,促使其自由个性的发展.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有了问题往往也不说出来,这就导致课堂以教师为主导,有时候教师为了教学进度,对学生的质疑和课堂“意外”没有太多的关注,导致数学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没有发挥其价值.布鲁巴克曾说过:“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质疑,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强,能够进行自主的思考,并通过实践去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同时,教师要多开展一些教学活动,营造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之间积极地互动,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让课堂上生成更多的问题资源,从而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恰当地处理学生的错误,将其当成一种生成性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让学生能够知道错误的来龙去脉,更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帮助学生吸取教训,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从而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错误适当地进行“放大”,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的见解分析、评价问题,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评价和反思技能.
例如:已知24、32、40分别是三角形的三条边长,那么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角为多少度?一般学生都通过余弦定理进行问题的解决,然而运算量非常大,学生极易出现错误.因此,教师在学生运用余弦定理解答问题时,也要善于捕捉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从而一层一层寻找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要开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让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发现和解决自己或别人所未发现或未解决的问题,这是素质教育中特别提倡和强调的,也能够让学生从错误中吸取经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教案,能够为生成性资源的重组留下足够的空间与时间.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到课堂上出现的即时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有足够的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这种预设隐含着教学生成与教学创造,包含着丰富的生成性,宽容偶然的突发事件、促成学生多样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享受教学的愉快,使生成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性.
比如教师在预设讨论等差数列的性质时,随着学生的讨论深入,学生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超出了教师的预设范围,会让教师“难以招架”.为避免这些情况,教师在预设时可以按照自己意图讨论的系列思考题,将数学设计建立在教学充分预设的基础上.
总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抓住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动态生成课堂的教学内涵出发,针对它的特点,有效地利用好生成性教学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