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通中学建立内部控制的思考及完善探讨

2019-12-20 12:54干刘芳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0期
关键词:普通中学考核制度

干刘芳

(深圳市西乡中学,广东 深圳 518102)

前言

近年来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对普通中学的内部控制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够促进普通中学的稳定发展。内部控制在我国起步较晚,普通中学缺乏科学的内部控制措施。普通中学作为事业单位的重要部分,内部控制工作不到位,严重阻碍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甚至造成挪用公款、违规操作等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缺乏内部控制制度导致普通中学腐败等现象难以遏制,影响了学校的建设。内部控制作为普通中学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是提高中学管理水平的保障。因此普通中学应该结合学校实际,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一、普通中学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内部控制环境

普通中学内部控制部门设置不合理,职责划分不清晰,存在职能交叉、职能缺失等情况。对于内部控制的关键岗位,岗位职责不明确,没有实现不相容的岗位相分离,导致徇私舞弊的情况时有发生。首先,学校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工作不重视,没有设置健全的内部控制部门,对业务流程和关键风险点等没有进行梳理,缺乏对风险的认识。其次,对单位内部人员没有合理安排,关键岗位的人员缺乏,没有对关键岗位人员进行专业素质培训,没有建立完整的跟踪考核体制,导致单位管理效率下降。最后,没有充分合理使用内部控制的方法,导致信息共享存在问题,业务控制不严格等现象发生。

(二)缺乏对预算的有效管控

普通中学预算编制不科学,对上年度预算的支出缺乏合理的考察,导致预算松弛和浪费的现象发生。其次,在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刚性,导致预算管理难以发挥实质性效果。再次,在执行预算过程中,实际执行情况和预算有较大差异,有突击花钱的倾向。最后,预算执行的结果缺乏合理的考核与评价,没有与相关责任人的绩效相挂钩。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单位领导缺乏对预算工作的重视,导致预算工作难以落地。其次是单位的内控环境和财务基础较差,难以建立有效的预算管理体制。再次,缺乏系统的预算管理方案,难以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最后,在执行过程中,对预算的认识不足,或过分强调刚性,影响预算的管理效果。

(三)学校收支业务管控存在问题

部分学校业务管控存在一定问题,没有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要求,对支出业务缺乏管控,支出不符合预算要求,没有健全的报销流程,重大项目支出没有经过领导班子统一决策,对支出的财务核算缺乏合理性。主要原因是因为相关管理人员缺乏对相关政策的理解。其次,部分普通中学校区较为分散,加上近年来学生数量激增,导致管理难度加大。再次,管理人员的管理方法较为落后,不能适应新时代下学校发展的需求。最后,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四)缺乏健全的制度

普通中学对于制度的制定不合理,管理过程中难以执行相应制度,对相关人员的考核奖励兑现不及时,难以合理引导职工的行为。主要原因是,制定的制度缺乏明确的目标,业务流程没有得到梳理,没有进行合理的岗位职责设置。其次,因为部门保护主义较为突出,在内部控制过程中缺乏监督,导致制度难以落实。

(五)缺乏内部监督的约束力

普通中学的财务监督体系通常分为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两种类型,所谓外部监督即:每年主管部门会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驻审计,外部监督的时间和频率是难以把握的,学校的内部监督主要依赖于内部审计。普通中学往往不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职责由财务部门或其他部门的人员承担,导致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受到影响,使内部监督缺乏约束力。

二、完善普通中学内部控制的策略

普通中学内部控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阻碍普通中学的进一步发展,甚至给学校造成不小的损失。相关工作人员要提高普通中学内部控制的约束力,强化内部控制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普通中学的学校领导班子要不断强化内部控制建设,加强内部控制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用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的高低来作为评价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促使形成科学化、体系化的内部控制目标。首先,学校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组织体系,坚持不相容职务相分离,使执行与监督相分离,单独设置内部控制部门,负责日常内部控制工作,内部控制部门同时要负责内部审计工作。其次,要构建科学的权责分配体系,明确权、责、利对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内部控制部门的人员设置。最后,要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选用职业道德较高且具备一定专业素养的人员进入学校职工队伍,完善聘用、培训、辞退机制,促使学校健康发展。

(二)重视风险评估

普通中学内部控制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有效规避经济业务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风险,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规避风险的方法。学校应建立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小组,定期对风险进行评估,以便于学校全方位的了解风险。风险评估小组将风险评估的结果提交给学校管理层,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学校要加强对内部控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加以分析,重点关注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合同管理、建设项目管理等内容。

(三)加强制度建设

普通中学在制度建设方面主要有制度制定、执行、考核、评价等环节。制度管理是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基础,普通中学应加强对制度的建设。应建立内部授权审批、预算控制、会计控制、信息公开等相关制度,健全学校制度体系。在制度管理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对业务的控制,如收支业务、预算业务的控制,并重点关注资产控制、建设项目、合同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大跨部门协调机制,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四)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普通中学应建立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核的管理体系,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首先,在预算编制方面,要以收定支、统筹兼顾,在增量预算基础上,根据学校自身发展情况和外部变化情况,剔除上一年度不能符合当前形势的影响因素,针对有需要的项目进行零基预算,增强预算的合理性。其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按照预算的目标来办理相关业务,切实履行预算调整审批手续,进行调整的预算必须经过合理的流程和相应人员的审批方可进行,防止预算流于形式的现象发生。最后,在预算考核方面,要对预算的执行情况加以分析,做到奖罚分明,在预算管理过程中要加强绩效管理,对预算实施的结果提现到责任人绩效中,通过相关责任人预算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提高相关责任人的工作效率,增强政府资金配置的经济性。

(五)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普通中学内部控制过程中,要加强对信息系统的使用,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各项业务活动当中,促进内部控制工作与信息系统的结合,加强对信息资源的集成与共享。对于有条件的中学而言,要将内部控制管理引入智慧校园平台中,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保证内部控制效率的提升。

三、结语

内部控制对促进普通中学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普通中学内部控制建设水平还较差,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加以思考,探索出合理的解决对策。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普通中学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升普通中学内部控制的水平。

猜你喜欢
普通中学考核制度
内部考核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家庭年终考核
如何让普通中学体育教师走出待遇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