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广西贫困地区扶贫成效的思考

2019-12-19 02:02邓克鹏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脱贫攻坚建议

【摘 要】本文分析广西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形势,提出全面提升广西贫困地区扶贫成效的建议:加强广西贫困地区开发规划,增强工作前瞻性;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发展边境贸易活力;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因势利导推动改革,激活贫困地区活力;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加强统筹协调,促进均衡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积蓄持久长远发展的原动力;注重贫困地区的文化传承,搞活文化经济。

【关键词】广西贫困地区  脱贫攻坚  扶贫成效  建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9C-0007-03

广西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存在不少连片特困区。长期以来,国家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后,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脱贫攻坚新的历史时期,掀开了广西扶贫工作崭新的一页。广西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全国贫困人口超500万的6个省区之一,时间紧、任务重,迫切需要广西采取非常措施、非常手段加快推進。改革开放以来,广西扶贫开发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重要民生指标高速增长、贫困人口数急剧减少、重要经济指标持续攀升。但是,也暴露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体现为教育发展和网络发展滞后、部分县有的指标呈现下降趋势。结合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广西必须加快工作步伐,全面提升贫困地区的扶贫成效,助推贫困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提升广西贫困地区扶贫成效,特作如下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广西贫困地区开发规划,增强工作前瞻性

政府干预是广西贫困地区尽快摆脱贫困陷阱的有效方法。政府干预的方式方法很多,而加强对广西贫困地区国家级贫困县的扶贫开发规划为重中之重。广西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规划,要依托本地旅游、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的特质,着力规划引进和培育动力强的大企业、大基地和产业集群,特别是要把桂西北贫困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加强规划贫困农村地区交通发展纲要,主动接通区域交通主干网络,打通桂西北贫困地区连接云南、贵州的断头路,实现与周边地区互联互通,协同发展;结合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实际情况,布局贫困地区的农牧业;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扭转生态条件脆弱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态势,谋划生态经济发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教育、住房、医疗等民生问题纳入总体规划,与经济工作一同部署、一同落实。

二、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发展边境贸易活力

广西的贫困地区中有那坡县、靖西市、大新县、龙州县、宁明县等为边境县,边境地区贸易直接辐射到的贫困县有崇左的天等县、百色市其余贫困县,着力运用沿边优势,发挥外部经济效应,发展边贸经济大有可为。要升级贫困地区口岸基础设施,加强边境贫困地区与越南临近区域海上、陆上、空中、网上对接,积极服务于构建便捷高效的南向大通道。指导组建边民协作组,引导边民抱团发展加工贸易,再通过“联想效应”带动其他方面的贸易发展。尝试设立加工生产企业签订供货协议,探索边境贸易互市产品落地加工。试行贫困地区边贸税收优惠政策,减轻那坡县、靖西市、大新县等县边贸企业税负。开展贫困边民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务输出的能力水平。建立健全龙州、凭祥、东兴的边贸扶贫产业园,丰富沿边产业发展门类,激活边贸商品所处的产业链,取得规模经济效应。探索建立边境贫困地区与非边境贫困地区抱团发展边贸经济新渠道,优势互补,互助发展。

三、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广西不少贫困地区与粤港澳地区有地缘、人缘、商缘的天然优势,伴随着高铁动车的开通,田阳县、田东县、三江侗族自治县、昭平县、富川瑶族自治县等地与粤港澳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融入发展的空间不断加大,这为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扩散效应提供了有利条件。要加快完善桂西、桂北地区贫困县对接粤港澳的高速铁路,疏通完善珠江通达百色田东、田阳、平果等地区的水运,构建连接西南中南、通往粤港澳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利用好上林县、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昭平县、巴马瑶族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等地的生态优势,完善服务功能,吸纳粤港澳大湾区的游客资源。试点建设广西贫困县承接广东产业转移示范区,主动对接广东生产力转移。整合广西贫困地区人力资源、能源、矿产等有利条件,撬动广西贫困地区优质生产要素向粤港澳地区流动的回流效应,提升向粤港澳大湾区输送的质量和水平,最大限度地从中获益。

四、因势利导推动改革,激活贫困地区活力

贫困陷阱的形成是多方面的,任何单一的政策不能解决广西贫困地区所面临的问题,现实迫切需要推动贫困地区的改革,调整要素配置的方式,用利益驱动的手段综合施策。大化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隆林各族自治县、那坡县等4个县要利用好列为极度贫困县的条件,灵活运用在资金、重大项目、金融、土地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支撑。靖西市、都安瑶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等外出务工人员比较多的县,深化返乡创业政策支持体系,多培育集聚人气的产业业态,把贫困地区的能人吸引回乡,实现资金、劳动力向贫困地区回流。建议自治区党委政府为贫困地区群众提供低门槛、低成本的就业选择或产业选择,政策上给予支持,激活自身造血能力。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要研究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以股权纽带激活贫困地区自然资源、存量资产,最大限度地释放各类生产要素的潜能。自治区财政部门坚持把贫困地区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和金融优先服务领域。田林县、融水苗族自治县、隆林各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等土地面积较大的贫困地区要优先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探索土地托管等方式,支持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土地资源转变成发展的优势。富川瑶族自治县、西林县、隆安县等农业产业发展相对成熟的县要推广合作式、订单式服务方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创新。

五、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

广西要充分借鉴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发展电子商务的先进经验,继续出台面向贫困县的更加优惠的电子商务扶贫政策,持续累积和运用好“互联网+扶贫”规模经济效应。重点完善贫困地区电信普遍服务、农产品冷链物流等网络电商基础设施,把服务网点和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延展到贫困县贫困户。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尽快制定符合广西贫困地区特点的生产、加工、包装、物流全链路标准,着重完善面向广东发达地区的优质农产品供应体系。实施苏宁易购、村邮乐购、乐村淘、京东商城等全国知名电商进壮乡行动计划,对到三江侗族自治县、西林县等边远贫困地区开展扶贫电商业务的电商企业给予减税降费支持,引导电商企业对贫困地区的良性投资。龙州县、大化瑶族自治县、乐业县、西林县、资源县、都安瑶族自治县、昭平县、上林县、金秀瑶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等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既要有边干边学的探索精神,也要坚持分工和专业化的电商发展路径,培育一批“互联网+特色农业”知名品牌,把“西林砂糖橘”“昭平银杉茶”“田东芒果”“富川脐橙”传统品牌塑造成“互联网+扶贫”的品牌工程。总结提升广西“党旗领航·电商扶贫”的好经验好做法,根据不同岗位需求,对县乡干部、返乡创业青年、种养大户等农村电商从业人员开展电商知识技能大培训,培育一批农村电商创业人才,提升致富带富的能力素质。

六、加强统筹协调,促进均衡发展

针对广西贫困地区地域和领域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比较突出的问题,需要对区域内各领域各方面全面而大规模地投入资本,促进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的目的。自治区、设区市层面要统筹考虑,对扶贫成效“优秀”“良好”“较差”等次的三类县要发挥制度杠杆作用,既要赏罚分明激发基层脱贫攻坚的热情,又要分类施策优化扶贫资源供给,运用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原理协调先进与后进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事业。总体扶贫成效“优秀”县要善于总结,把好经验好做法好措施提炼升华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好政策好机制,持续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累积上升的好势头。总体扶贫成效“良好”的县,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重整知识和人力资本条件,突出发展的内生性,向前看以“优秀”县为榜样,向后看以“较差”县为警示,早日摆脱贫困陷阱的束缚。总体成效“较差”的县,要明确经济增长和脱贫致富的最根本源泉来自完全的内生化,坚决抛除“等靠要看”的思想障碍和制度制约,寻找发展的突破口和关键环节,立足优势发展“联想效应”强的板块。

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积蓄持久长远发展的原动力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教育是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基础中的基础。广西贫困地区要把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引入增长的模式作为扶贫开发事业的重要基石,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着重解决中小学师资短缺、贫困群众素质不高等突出问题。自治区统筹、设区市与贫困县狠抓落实,切实提高贫困县教师特别是偏远贫困乡村教师的待遇,帮助解决工资待遇、住房改善、职称评定、编制保障等现实问题,在技能培训、休假、评优表彰等方面给予人文关怀,激发贫困地区教师工作积极性,持续增强贫困地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建立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坚守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贫辍学底线,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调动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百色农业学校、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等职业院校的积极性,把职业院校纳入贫困户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升贫困户本地就业创业能力和外出务工打拼的本领。加大南宁、柳州、桂林等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对百色、河池等市贫困县学校的结对帮扶力度。注意吸收和借鉴井冈山地区教育扶贫先进经验。探索建立高等院校结对帮扶贫困县教育发展制度,发挥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南宁师范大学等区内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在师资培养、教师培训、教育支教等方面支持贫困县教育发展。

八、注重贫困地区的文化传承,搞活文化经济

广西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是巨大的宝库,要做好地方文化传承,保存特色乡村古风古韵,做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大力发展文化经济。自治区文化和旅游部门要出台广西贫困地区文化经济发展的意见,做好文化传承的顶层设计。广西贫困县和贫困群众要增强文化传承意识,优化传承方式,培育传承主体,争取最好的传承结果。贫困村要保存好具有少数民族风味的乡土木房、特色民风古屋等资源。培育年轻人对民俗传统文化兴趣,加快文化传承人才培养。三江侗族自治县、那坡县、田阳县、巴马瑶族自治县等县要持续打造文化遗产传承,擦亮三江侗族大歌、那坡壮族、田阳布洛陀等品牌,其他各贫困县要效仿创造。贫困县的政府部门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贫困地区、投向贫困群众,保护和传承优良传统文化,巩固贫困地区文化主阵地。同时,也要注重发挥民间文化团体作用,不断增强传统文化产品有效供给和提振经济能力。         (下转第34页)

(上接第8页)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6-04-13)[2019-05-23].http://www.gxdrc.gov.cn/zwgk/wjgg/201604/t20160413_675577.html

[2]杨永坤.创新视阈下电商模式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示范和启示——以甘肃陇南为例[J].农业消费展望,2016(7)

[3]陈学军,张沁梅,李云芳.湖南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4]骆伦良,等.金融支持连片特殊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3(3)

[5]王君.民族贫困地区应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研究分析——以湘西州为例[J].理论探讨,2016(4)

[6]李贵波.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对策选择——对固原市金融支持县域经济情况的调查[J].西安金融,2005(1)

[7]韩秀丽,张前进.西部贫困地区劳务经济发展研究——以宁夏固原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5)

[8]谢有光.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与实现路径——以張家口为例[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9]张存平.市场经济条件下宁夏西海固地区扶贫开发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10]田孔社.我国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研究 [J].农经研究-山西农经,2014(6)

[11]李国斌.西北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4(9)

[12]李爱伶.西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研究[J].开发研究,2001(5)

[13]李德胜.西部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J].甘肃农业,2011(7)

[14]盖志毅.有效政府: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对和林格尔经济现象考察启悟录 [J].北方经济,2003(9)

[15]王怡,段凯.阿马蒂亚·森经济学思想对西部精准脱贫的启示[J].商洛学院学报,2017(5)

【作者简介】邓克鹏(1987— ),男,壮族,广西横县人,广西大学商学院2013级研究生班区域经济学专业学生。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脱贫攻坚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我的学习建议
高考二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河北省开发性金融扶贫浅议
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新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天柱县整合涉农资金的实践与思考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