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秀会
摘 要:SPOC的兴起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的线下教学,随着时代对手机端的需求越来越大,線上教学正在逐渐崛起。本文以高职院校工程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率先提出的基于SPOC的FOB教学模式高等数学课程建设为依托,实现面授学习、在线学习、线上线下阶段性测试三的FOB教学模式。
关键词:SPOC;课堂线下以及SPOC线上的混合FOB教学模式;理论研究价值;实践研究价值;创新与突破
一、研究“SPOC+FOB”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信息设备应用的不断加深,在线课程以不可抑制的姿态潮涌来袭,SPOC等新教学理念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那么,什么是SPOC呢?这个概念是2013年由加州大学的阿曼多·福克斯教授率先提出的。SPOC是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的缩写,是小规模、私密性的在线课程。因为具有一定的限制性,所以也称为私播课。
SPOC的兴起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的线下教学,而随着时代对手机端的需求越来越大,线上正在逐渐崛起。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对学生来说,就是将收获利益最大化,现在很多的学校随着时代的需求也是有采用O2O模式的,就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为了更好地接受新事物,面对面教学和线上教学相互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在线的学习(online learning)与面对面课堂上的教学(face to face)融合(blend)教学模式的很好的结合。
二、研究的具体问题
我们着眼于SPOC的高职工程类高等数学FOB教学模式的在线课程建设:首先,应用超星平台,基于SPOC的高职工程类高等数学FOB教学模式的建设与研究。其次,基于SPOC的工程类高等数学教学视频、教学课件、教案设计、课程标准、题库、考核方案等线上资源建设并且完善修订线下高等数学相关教学资源,如重新修订课程标准、重新撰写适合学情的教案、录制在线课程等等。
注重基于SPOC的高职工程类高等数学FOB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首先,利用超星平台,开放预习系统、知识点讲解系统、课后作业系统;其次,开放师生交流系统;再次,利用评价系统,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最后,结合本院已经立项并结题且广泛使用的“问题引导模式”教学法、“自主学习模式”教学法,构建立体FOB教学模式。
三、问题的研究价值
理论研究价值:高职工程类高等数学教学中最为困扰我们的问题就是课程难度较大,课时量偏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不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扩展学习空间,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基于以上原因,课题组提出了基于SPOC的高职工程类高等数学FOB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即线上交流互动,线下教学辅导,便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和移动学习,随时随地解决学生的具体问题,同时学生也可以上传自己查阅的资料,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习兴趣。
实践研究价值:契合高职数学的培养目标,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增大高职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弹性需求。通过课程体系的高度融合、线上资源的建设,线下教师的随时指导,使学生在高等数学课堂上学习知识点,课下随时随地预习、复习、解决问题。从而顺利地完成高等数学学习,高质量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和学生的需求,自由设置和调控课程进度、节奏和评分系统。SPOC可以衔接传统教学模式和在线教学模式,使得在线学习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移动学习、社交网络学习、混合学习、泛在学习、个性化学习等在更大程度上成为可能。利用信息技术创造网络学习环境,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的主体作用。
四、研究和实践中所采用的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国内外关于在线学习的相关文献。
(二)调查研究法:进行学情调研,全面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三)对比研究法:将SPOC与传统面授教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SPOC在数学教学中的优缺点。
(四)经验总结法:把前期工作进行有效分析,反复研讨,查缺补漏,改进完善。通过对教学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并将课题以文字的形式加以归纳总结,上升为经验。
五、实践中的创新与突破
我们在研究实践中以高职院校工程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率先提出的基于SPOC的FOB教学模式高等数学课程建设为依托,实现面授学习、在线学习、线上线下阶段性测试的FOB教学模式。鼓励适合本校需求的SPOC,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创新校内、校际课程共享。有助于提高教学绩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信赖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实现了与其他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在实践中开展探索研究,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过程性的整体评价。通过学生在线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在线学习的能力,提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中枢.我国小班化教学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2):1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