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12-19 20:42:32
活力 2019年23期
关键词:紫藤萝中学生思维能力

周 垚

(贵州省德江县第五中学,德江 565200 )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中存在哪些问题

(一)缺乏对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文的教育始终较为关注学生的成绩,语文作为一门基础的学科,语文的成绩更是关乎学生的升学考试等,因此教学上就忽视学生的思维培养,课堂上甚至很少给学生沟通机会,教师占据课堂的时间滔滔不绝的讲述知识,学生死记硬背,当学生的理解还不充分的时候,教师就传输文章的主旨思想让学生记忆,学生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对语文存有诸多质疑无法消化。

(二)没有找到培养中学生思维能力的正确方法

语文中很多的阅读理解,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去分析,得到的结论也是不一的,但目前的教学来看,考试结果都是固定的,学生只有如是回答,按照一定的模板去思考才能够得分,日前,一则新闻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阅读理解原作者回应20 分得6 分,1 月16 日,苏州高二年级语文统考中,一道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目,摘选自王亚的一篇散文《清明》。根据标准答案打分,王亚也仅能拿6 分。她表示,出题者是站在训练语文思维的角度。虽然作者王亚本人表示教师出题很好,但显然应试教育告诉我们,训练学生思维的同时,部分学生独立性的思维被泯灭,他们只能朝着教师提供的思维路径去分析问题,这种教学形式引人深思。

(三)教学模式受到局限

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且较学方式较为死板,教师在思维的启发中,当学生提出不同的思维意见,教师就认为学生是扰乱课堂纪律,最后导致学生不敢大胆发言,他们表达的结果和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有出入,对于不同体裁,不同文章的思维理解都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结构,思维具有局限性,难以拓宽视野,形成全新的感悟。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制定思维锻炼计划

思维能力的锻炼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应构建思维的训练计划,让学生由浅入深的展开语文的探究,对语文的理解更为深刻。如教学《秋天的怀念》时,文中的母亲用生命铺陈了孩子的成长之路,这对于在普通家庭成长,在现代化社会成长起来的初中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作者流露出的痛苦等情绪,虽然十分传神,但也难以点燃学生的情感共鸣,他们更像是一个看客,无法设身处地地体会人物心理活动。教师可先从学生自身对母爱的理解着手,畅想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自己,当我作为一个身体有残疾的人,又会如何自处?教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开始对文中作者的情绪变化有了理解,继而再引导学生转移角色,尝试从一个母亲的视角去思考:如果你是文中的母亲,面对孩子的状况你会怎么样?通过对动态、语言、神态的揣摩,学生也能够基于不同的视角进行分辨,文章的情感较为丰富,教师可鼓励学生从不同的层面去体验情感,抒发自己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反馈提出下阶段的诱导,让语文互动充满乐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语文的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应不先说明答案结果,让学生尽情地发散思维提出意见,尽可能地引发学生的讨论,在一定的情境下,教师可诱导学生展开分组的辩论,让学生产生认知的冲突,进而在思维的碰撞中,衍生智慧的火花,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形成强烈的内心满足感,对于语文的知识充满渴求。如教学《再塑生命的人》时,教师提出问题:“截然不同”这个词,出现在课文的第一段,文中写到“回想起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谁能告诉老师“此前和此后”的“此”在这里指代什么 2—4 段写到此前的生活状态,你觉得对全文来说有什么用呢?海伦的经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学生们虽然都能够表现出对海伦的敬佩,但也有的从自身出发,想到了要以健康之躯做出更多的贡献等,使得课堂上学生充满了斗志,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动力。

(三)结合教材文本,为学生传授朗读思维方法

教师应结合教材本身,挖掘其中的思维模式,摸索有关的情境发展规律,从语文的基础内容上,启发学生大胆的畅想,将抽象的知识概括为直观的信息,通过分类汇总等形式,顺藤摸瓜领会语文深层次的意境。如教学《黄河颂》时,教师先通过音乐渲染气氛,播放黄河颂的音乐,感受黄河拍案的情境,教师利用多媒体准备黄河的图片,看到澎湃的奇景,学生不禁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而后教师教授学生朗读的方式,朗读时要融合国难当头的悲壮情怀,尽可能地贴近作者的情感去感受内涵,“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应该越读越激昂,表现黄河的气势。再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小组探索,自主设计不同的朗读模式,听说读写是语文一体的教学内容,当学生尝试进行了不同视角的朗读,他们的思维也变得更加活跃起来,通过视频的近景与远景俯瞰,从寓情于景的黄河出发,谈谈自己的想法,交流学习后的心得,学生受益匪浅。

(四)重视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的训练,提高思维水平

面对不同的语文体裁,应能够灵活地进行思考和活动,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敏捷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思维能力,对语文形成丰富的认知。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教师让学生总结课文描绘紫藤萝的顺序,先写的什么,又写的什么,从整体到布局去感受紫藤萝的韵味,然后提出开放性的问题,作者描写这幅壮美的画面,仅仅是给我们表现紫藤萝的瀑布的生机盎然吗?学生纷纷展开联想,感受紫藤萝的生命力,从花到人感悟人生的哲理。

猜你喜欢
紫藤萝中学生思维能力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美丽的紫藤萝
美丽的紫藤萝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19期)2018-10-31 21:02:34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9期)2018-06-04 16:40:12
紫藤萝瀑布
想念那年盛开的紫藤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