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铁牛 孙梦泽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2)
个体职业生涯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有的人一生变换多种职业,有的人终身从事一个岗位;有的人事业有成,有的人无所作为。个体职业生涯的差异,存在微观因素和宏观因素,也存在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
(一)个体所在微宏观世界具有客观性,遵循相应的发展规律
个体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个体的社会存在决定个体社会意识,个体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从个体所在的微观世界看,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决定了个体职业生涯的某种确定性,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诸多因素会影响甚至决定着个体的职业生涯,而个体的选择及行动也会产生反作用,使个体的职业生涯做适当调整。总之,所在微宏观世界的发展规律决定了个体职业生涯的方向。是谓必须为之,乃个体职业生涯必然性之一也。
(二)个体的三观
个体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个体对自身学习、实践的思考、总结、提高的结果,经历着建立、打破、重塑、成熟的过程。首先,个体差异性决定了个体三观差异性;其次,经过一定时空人事陶炼的个体三观具有稳定性,不易发生改变。如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其一切思想与行为的出发点物质与利己;最后,三观指导着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也决定个体的职业生涯模式的选择及其具体实践。在职业生涯中看重名利之徒,其人生将必然时时处处以名利为准则,必然走向“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因此,个体三观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体职业生涯的模式。是谓值得为之,乃个体职业生涯必然性之二也。
(三)个体胜任力以及知识、技能的结构与质量,个体智商、情商与商智
胜任力的作用在于“特质辨析”。通过考察特质、动机、价值观等,识别并区分不同绩效的职业者(尤其优秀绩效者)的内在特质。并且,个体胜任力是会随着个体的职位、年龄、阶段、环境等变化而有所不同的。知识、技能、能力是个体在职业生涯中不可或意岗位与个体胜任力的动态适应。
其次就是个体的情商、智商和商智。在职业生涯中,情商反映了个体的人际关系和应急处理能力;智商反映了个体的理性思维能力;商智则是反映了个缺的三个方面,其数量、质量、结构是否达到了优化尤为关键,所以个体职业发展过程要注体所蕴含的商业智慧,对商机的感知度。个体以上特征综合体现在个体具有各自不同擅长与不足,个体在考虑职业发展时会倾向于扬长避短。是谓擅长为之,乃个体职业生涯必然性之三也。
(四)个体及其家族、组织可控资源的结构、数量与质量
组织在个体职业生涯中是首要客观存在,成为组织中的一员,个体才可以利用组织资源,发挥职业才能,完善并实现职业生涯目标。其次,家庭是个体重要的客观存在,和个体职业生涯发展息息相关,因为家庭的经济状况、家人期望、家庭资源等都会对个体产生影响。个体及其家族、组织可控资源的结构、数量与质量,以及个体优化配置以上资源的能力,使得个体职业生涯的具体形式与内涵具有一定的比较特征和确定性。是谓借力为之,乃个体职业生涯必然性之四也。
(五)个体元认知与对内外环境的时空之发展趋势认识
元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知及个体对该认知的调控。个体的职业生涯,可通过元认知来了解、检验和矫正。在个体职业生涯规划中自我分析、确定目标、环境分析、职业定位、实施策略、评估反馈等每一步骤,元认知都会影响个体的认知、辨定与自我调整。“空城计”就是诸葛亮元认知管理的典型案例,是谓自知以动也。
而个体的主观选择是具体的、现实的、历史的。宏观上,个体对组织与所处宏观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及其现状)、社会文化(人口因素、社会流动性、消费心理、生活方式变化、文化传统)、科技、法律、教育等诸多方面的认识与判断,会直接影响个体职业生涯的制定与调整。个体会通过以上知觉,预知相关职业在具体时空的趋势,从而选择相对值得的职业。是谓知时以动也。
微观上,个体对组织与所处微观环境也会形成更直接的认识与判断,包括微观环境中的人事物,尤其对个体有直接影响的人事物。这一层次的认识与判断,关联地利人和,引发个体对现状与未来的自我效能感应,而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个体职业生涯的实践层面,涉及实践的可能性与可操作性的问题。是谓格物以动也。
自知以动、知时以动,格物以动,乃个体职业生涯必然性之五也。
综上五者,说明个体职业生涯具有历史客观,即必然性。
(一)个体职业生涯与特定时空的人事物之结合点,具有时空的不确定性。因为特定时空的人事物或可游离于个体之外,常常不受个体支配或影响。由于作用于事物发展的因素是多种且复杂的,且无法预知其未来的具体走向和确切的发展速度,所以这种不确定性就呈现为事物发展的偶然性。个体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现,即使对于一件事情做了未雨绸缪的规划,但实施中仍然会面临不可控的事件发生。个体的职业生涯也存在偶然性,如就业政策的改变,就会对个体的职业走向产生一定影响,而政策改变不受个体控制。
(二)个体职业生涯不同模式之间的转出、转入以及同一模式发生的停滞、中断、跨越、衰沉、终止,具有运动过程的不确定性。个体的职业生涯都会以衰败、停滞与繁荣的交叉形式进行,不会一如既往地呈现某一种形态。同时个体要认识自身职业生涯的偶然性,更好地把握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信息可以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其合理之处在于为解决职业生涯偶然性问题提供有效指引。个体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全面且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信息,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事件。
(三)个体职业生涯模式的多样性,具有表现形式的不确定性。社会职业分工类型繁杂,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职业表现形式也呈多样化。施恩的职业变动理论认为,职业规划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个体在组织内有三种流动方式:横向流动模式、核心地位流动方式、纵向流动模式。同时个体“职业锚”会因时而异,也可因工作和生活经历而异;霍尔的“多样化生涯路径模式”认为,有的人遵循传统模式,有的人则是非传统模式。个体无论如何选择,都需要稳扎稳打、循序渐进。
(四)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是动态与静态的统一,其变化状态具有不确定性。个体认知是发展的,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其认知状态具有不确定性。个体在职业生涯道路中的发展是进步与曲折共存的。所以,客观世界与个体主观世界均具有不确定性,导致个体职业生涯呈偶然性。
根据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理论,个体的职业生涯都是偶然与必然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表现在:
(一)个体职业生涯必须附属于客观事物运动变化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因为个体价值源于其对客观世界贡献的性质和数量。
(二)个体选择了某一时空的人事物、将自己的职业生涯融入其中,是因为个体职业生涯的必然性、导致了个体认知具有选择性,使个体职业生涯与客观世界运转的人事物的时空结合点具有特定性。虽然个体的职业生涯不会是一帆风顺,总会出现一些打破原有计划的突发事件,但在某种程度上,偶然事件是可以人为预防的,可积极筹谋以对。
(三)职业生涯的必然与偶然可以相互转化。产业成行成市乃至于成为产业集群,其产生与发展就更高一级的经济层面看,有偶然性。而在其覆盖的狭小区域内,却形成了某种必然。产业集中区域中生活的个体,大都选择产业相关的职业,否则,个体几乎在此区域难以生存,更无及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