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兴华
(喀喇沁旗小牛群镇小牛群小学,内蒙古 赤峰 024406)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为学生后期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从小学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到数学,同时还能将生活和数学联系起来,真正的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做到融会贯通。这也是当今教育要求发展小学生核心素养的真正目的。
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是通过数学课程为载体,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高于学科知识的技能学习,同时也是一种思维品质和个人能力的培养。指向于学生的一般发展,主要反应数学学科的本质,形成重要的发展思想,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技能[1]。
将小学数学内容进行生活化,即是根据教材的内容,合理的利用生活的场景来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比如二年级数学教材中《把两个数量摆成一样多》《角的认识》《认识线段》《认识图形》等等都能够将教材变为生活化的内容。可以说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数学处处离不开生活。教师想要让孩子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场景来教学。比如在学习到《认识图形》这个课程时,可以在生活中,让学生找一些各种各样的图形,在课堂上展示,并让同学们根据预习结果说出都是何种图形。不仅增强了记忆,更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学习数学课程的主要目的除了掌握日常的知识以外,也要通过数学这门课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以及逻辑能力。小学生的年龄普遍偏小,思维也都比较直观,很多数学的知识都比较抽象,不便于理解,教师的目的就是简化数学课程,将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具体性,将复杂的问题转变为简单。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学习效果。如在小学数学中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单纯的教育孩子加减不免过于抽象,会让孩子失去兴趣,相反可以就地取材,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抽象问题具体化。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火柴,动物,或者是植物帮助学生们去理解10以内的加减法。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加减运算,让学生了解教学的内容,学会举一反三。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核心素养注重学生在生活中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教师要以学有用的数学为目标,创设条件将课堂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做到数学知识和生活融合教育,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例如在学习到《认识时分秒》时,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每天的行程用时间记录下来,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对时分秒课程能够进一步的得到巩固,例如在学习到简单的加减时,可以利用班级人数帮助学生学习。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独立的思考,又能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在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真正做到乐学会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四人小组,四人小组要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划分,每个小组的整体质量要平均,比如四人小组中,有一位优秀者作为领导人,还有一个中等型,另外两个偏差的组合。成绩比较差的可以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的学习方法,彼此之间相互合作,探究,最终分享合作的结果。在整个合作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进行了独立的思考。小组成员之间形成相互监督,共同进步的关系。在小组探究模式的学习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切实的进行了参与。从而达到了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共同进步的目的[2]。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的内容,鼓励学生通过现实的情境去理解,分析。可以开展数学的拓展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很多农村的教学中,对于数学拓展这块不够重视,从而导致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发展不强。要想对数学课程进行拓展,首先可以创设班级的数学角,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教学的材料,学生自主对材料进行组合,构建。也可以通过创设活动情境来巩固学习的内容,真正做到在学中玩,玩中学。例如最简单的加减法利用,学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10个学生扮演10个小鸭子,鸭子不停的游走,来让学生运算。学生在活动中不断的得到练习,也巩固了知识。其次可以成立数学阅读兴趣小组,选择一些比较有趣味的数学故事,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其内容,学习到其中的数学概念。另外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学习到的知识在课后做自己喜欢的玩具,比如三角形,正方形的学习,通过这些数学知识,可以建立魔方,圆锥等等,目的是通过实践的操作,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 生学习的认知。最后可以利用班级的黑板报,将有趣味的数学故事,数学类的诗歌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课后的思考和学习。
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同时也对其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生活和教学理念相结合,鼓励学生的自我思考和探究。为培养新时代的人才而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