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汤池镇中心小学,辽宁 丹东 118303)
教育部关于深化课程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新概念。它要求小学生应该具有满足终生发展需要的性格和能力。日常教学中,为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价值,教师加强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然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1]。由此可见,探讨如何实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核心素养教学要求教师能够意识到语文在学生能力发展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当前新课改核心素养教育的实现,要求教师强化诗词教学,阅读教学和言传身教。教学活动中对阅读、写作的研究并不仅仅是技能的掌握,更是将所学所想应用到生活中去,这在侧面证实了语文课程的实用性。实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语文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语言学习最基础的就是词汇的积累和运用。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语文课程旨在培养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低年级主要时字词的学习,即从字词到句子的构建和应用。低年级教学主要以拼音,笔画和词典为基础,属于语言建构。而语言的应用更注重单词之间的搭配以及基本句型的掌握[2]。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感受语言的表面感知。例如,教材《葡萄沟》的教学要求:1)掌握12个新字,并用字组词;2)理解:“五光十色、茂密”等词意义,掌握词语的用法,学习描述葡萄架特点的句子结构并学会判断隐喻的句式;3)体验葡萄沟的当地习俗以及维族人民的热情。前两个要求属于核心素养语言的构建和应,逐步提高了学生语言组织和应用能力。在掌握了词语的意义之后,让学生根据语言情境感受词语的情感色彩,理解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审美和创造的本质是陶冶学生的情操。审美欣赏和创作依赖于教材,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揭示语文的审美本质,但在审美欣赏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没有学生正确的审美态度和心境,审美也就失去了意义。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制度和学习观念的影响,语文课程在人文主义和美学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3]。新课改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态度。根据目前语文教学的特点,审美态度的培养应该渗透到日常教学过程中。例如,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写道“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句中包含了明月,松间和清泉等三个景物。学生们通过诗人的描述可以想象一个美丽的月亮挂在天空中,万物沉寂,只有溪流在松树和明月下缓缓流淌的画面,让学生用心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也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写作时的心境。将自然场景与作者的感受融为一体,通过不断的积累和组合将其存储在学生心中,创造出新的形象。
“从广义上讲,文化包括人类在发展进程中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狭义上则指社会意识形态,如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宗教文化等。语文课程中具有人文主义。从语文课程价值的方面看,语文教学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4]。因此,语文教学内容必须在传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发挥作用。基于小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教师可以从中国神话,传说和民间节日着手,在教学中体现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历史传承的意义。例如,教材《猴王出生》中,大多数教学都强调自学文本,感受石猴的形象,欣赏作品的魅力。最后的教学立足点主要是掌握石猴的形象,而对石猴性格的分析却是一笔带过。然而这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即如何理解优秀传统文化对如今社会的启蒙和影响。老师在分析其性格时点到了石猴的勇敢。深层意义上其实并不只是勇敢,更表达了一种敢于面对未知事物的创造精神。在传统节日期间,教师可以节日为契机,指导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增强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例如,在端午节,教师可以通过解释或让学生收集相关信息来介绍节日的起源,对与节日相关的人和事有更深的了解。还可以组织观看龙舟赛视频,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所有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传统节日的了解,通过课堂内外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语文课程对优秀文化传统起到了理解和传播的作用。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语文教学不仅需要改变教学内容和方法,还需要教师具备良好核心素养,通过言传身教提高学生语文素养[2]。教师的榜样和引导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讲是不可或缺的,教师作为课堂教学领导者和组织者,必须具备优秀的专业知识和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应不但提高自身素质,注重自身的日常行为,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
总之,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教学是体现语文课程价值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改变教学理念,注重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知识的建构和应用,创造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语言情境和实践活动,做到以身作则,帮助学生培养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