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小平
(新疆第一师一团中学,新疆 阿克苏 843000)
一团金星双语幼儿园担负的是一团民族地区6800多名维族农民和2800多名民族流动人员的孩子三年学前教育的重任。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原因,我区维族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宗教意识浓厚、受教育意识淡漠、关爱孩子不够、家长配合不足,致使适龄幼儿入园率偏低、迟到率较高,最基本的接送孩子都不能做到,幼儿日常行为习惯较差,入园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民族幼儿园教育培养的目标是什么?我们怎样开展幼儿的养成教育?作为乡村民族幼儿园,我认为:努力提高民族教师、幼儿的国语水平,加强国语教育,加大对非法宗教的认识、爱国主义、感恩,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等方面的教育在我园尤为重要,他是确保民族地区安全稳定、长治久安的长效教育机制,幼儿的养成教育同样是幼儿园生存、立足的基础,是当前社会、家长、领导的殷切希望,是衡量幼儿园办园水平的重要依据。为九年义务教育顺利开展,为幼小衔接奠定国语基础是我们的使命。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帮助民族幼儿塑造健全的品格,使其能成为一个风格高尚、讲民族团结、牢固树立两个离不开的思想,淡化宗教意识,宗教氛围,强化科学意识,做一个能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益的人,这是我园德育工作的宗旨,也是我园工作所追求的方向。如何做好这一点,我认为最佳的方式就是“以课堂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许多教师认为:“对学生德育教育是班主任的事情,自己只要上好课管好幼儿不出事就行了”,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也是不负责的,幼儿教师的任务不仅仅在于传授生活常识,培养国语语言和活动能力,也应肩负起塑造幼儿健全品格,完成德育、教育的使命。科普知识、行为习惯、国语教学是幼儿在园学习生活的主体部分,占幼儿大部分时间。幼儿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阵地,用课堂知识渗透德育,让民族孩子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德育的熏陶与感染,达到潜移默化改变其行为习惯的效果。
一、培养幼儿教师德育渗透的意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以下思想:
1.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养成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应为每一个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2.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3.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幼儿园教育应丰富幼儿的生活,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帮助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4.幼儿园教育应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尊重他们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
言传身教是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础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纲要》的实施看作是各科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让所有在园教职工能认识到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幼儿园德育工作者和班主任的任务。而应该是所有在园工作人员的任务,都应该成为德育工作的教育者,教学领导与教学一线教师应切实改变观念。幼儿园不仅仅要对在园幼儿负责,更要对幼儿的成长负责。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使教师们认识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幼儿教师是塑造幼儿灵魂的工程师,教学活动与教育结合,自觉地、有计划地在教学中加强德育的渗透,更好地育人。
二、明确培养方向,加强师德教育
幼儿教师是园内教学活动的主导,是德育渗透工作的实践者, 因而幼教的形象,人格对学生会产生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幼教的作用对幼儿产生的影响往往超过其所教学科知识本身。试想:一个道德水平低下,缺乏高尚人格魅力的幼儿教师,虽然不一定会使教出来的幼儿道德败坏,人格扭曲,但决不可能完成学科德育渗透任务,不可能促进幼儿健全高尚人格品质的养成!我们的幼儿教师不仅要有极高的学科素质、文化底蕴,还应该具有诚实、乐观、自信、热情、多艺的品质,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极高的亲和力。只有这样,幼儿教师才会充满人格魅力、充满爱心,只有充满人格魅力和爱心的教师,才会教出富有人格魅力,具有高尚人格品质的学生。因此,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师德修养培训,将师德修养作为评价教师首要依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确定目标挖掘素材,创建氛围发挥功能
学前教育所有的学科都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更是强调了德育目标。如何有效地、科学地挖掘教材中德育内涵,将德育内容与学科知识有机地结合,是落实德育渗透的核心工作。为此,幼儿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是各科教研组要以《纲要》为指导,根据民族地区的特点,认真学习,讨论研究,明确本学科德育渗透主体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加强民族团结,理解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第二是要根据幼儿学科特点的主体德育渗透目标,结合教材,组织全组教师讨论,将它作为教研组确定德育渗透集体备课的主要任务,发挥备课组集体力量,从教材中找到德育渗透与学科知识的结合点,作为课程教学德育渗透的载体。
四、加强艺术与技能课程,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五、加强评价机制,保证德育渗透工作正常进行
为保证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全面、正常开展,必须建立相应管理机制。我园从2013年开始把“德育渗透”学科教学作为幼儿园教学常规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班级评比、班主任考核,在对教师教案检查中,都占有重要分值,由德育工作分管领导负责检查教师教案中德育渗透的内容以及渗透的方法。在学生评“教”栏目中,将教师的亲和力、修养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依据。在我园评先评优中,亦将德育渗透内容与渗透的方式作为评选的主要条件。在德育渗透管理机制方面针对民族学校的情况,做了一些积极的努力,但我们也深切的感受到,学科德育渗透评价机制仍然滞后,缺乏系统性的评价手段,这严重制约了学科德育渗透的健康发展。
“播种春天,收获希望;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在学科德育渗透的探索与实践中,民族幼儿学生在行为习惯、对宗教的认识、班风、园风、学风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有很多问题还需进一步探讨商榷,还有许多工作有待我们完善;我们希望经过研讨集思广益,引进先进幼儿园的经验,一定能使我们一团金星双语幼儿园的德育工作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