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芳
(长治市屯留区上村中学,山西 长治 046011)
引言: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思维导图,可以改善传统阅读教学的呆板性,进一步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兴趣和爱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在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中,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语文教师也能够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去进行教学方案的制订,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因为受传统思维理念的束缚,他们不敢放开手脚,尤其在初中生阅读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更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制约,不敢去冒险尝试,缺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这就使初中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得到不新鲜血液的注入,只能按照传统而呆板的方法学习。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中学的语文阅读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不仅需要初中生能够掌握相关的课本知识,还要能够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语言沟通和交流能力,从而在提升他们阅读能力的同时,得到全面素质的提升。但初中语文教师因为在认知上缺乏创新意识,甚至一些教师缺乏创新能力,从他们的内心深处根本就不愿意去改革,更不愿意去创新,这也是影响初中生阅读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
初中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尚未成熟,对于一些复杂的语文知识,他们宁愿选择多做几道数学题目,还有许多学生在枯燥的语文阅读学习中还会产生一种厌学的情绪,这就使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受到严重的阻碍。另外,正处于爱玩、爱闹时期的初中生,如果老师在阅读课堂教学中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他们就不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更不会与老师配合,影响他们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能力的发挥。
思维导图是新课标要求下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中学生在进行课前预习时的思路更加清晰,效果更加明显。比如说,在进行小说或者散文的阅读前,学生们可以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列出一个简单的框架图,这样在进行后期的阅读时,就可以在脑海中形成了个提纲,而这时的思维导图就可以顺着大家阅读的内容不断的增加,这样的阅读过程有利于学生阅读过程思维能力的培养,更会提高中学生阅读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还可以有效的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从根本上改善中学生读书无头绪、无方向的状态,实现语文阅读教学质的飞跃。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让中学生加强预习的效果,还能够使阅读教学收到很大的实效性。因为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整个阅读的过程更加清晰和简洁,同时使文章中的线索更加明确、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情节也变得容易理解。比如说在学习《苏州园林》一文时,老师可以将思维导图教学法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引导大家以体裁为中心来设计自己的思维导图,这时学生们必然会画出一个由小说、散文、诗歌以及戏曲等等的导图模式,然后老师就可以再步步深入,让大家以散文或小说为中心,接着画自己的思维导图,这样的过程就可以改善中学生那种死板型记忆,使学习的方法变得更加新颖而容易接受和理解。
因为思维导图是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分支,所以在阅读课堂教学后更有利于中学生对知识点的梳理,并且在梳理的同时还可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让记忆的过程更加深刻。尤其在进行一些古诗及古文的阅读教学时,老师们总是觉得非常的吃力,而思维导图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就可以轻松的让学生们沿着自己所绘制的思维导图路线去进行学习,把一些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之后,渗透到思维导图当中,从而实现由点及面、由表及里的学习。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使传统的阅读教学课堂变得更具有生机和活力,而且还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大家主动投入到阅读学习当中,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