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河北省赤城县后城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河北 赤城 075500)
小学早期创造力教育不但被证明效果明显而且迫在眉睫。为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应在课堂有限时间内,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仅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要使学生学会获取新知识的本领,培养动手探索的能力和创造才能。
皮亚杰说:“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重新发现,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给他”。发现事物的本质联系,是创造思维的特点。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引导他们去观察探索,去发现,培养创新意识。
例如,我在教学循环小数时,让学生首先排竖式计算。
1÷3=0.333……、58.6÷11=5.3272727……,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最后由学生自己归纳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同时对照课本,构建新知,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始终体现在“引导”,学生完全在主动探索,利用旧知引出新知,在他们的新发现中激发思维,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智慧出在人的手指尖上”。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动手操作来获取知识,已成为小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操作学具,能改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的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参与活动,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满足学生好动的心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已学过的图形,由学生自己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有的学生发现: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每个梯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高,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还有的学生发现:不用书本的方式也能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用一个梯形把它割补成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上底+下底)÷2×高(即中位线×高),还有一个平时较好动、调皮的学生又发现:将梯形连接对角线,分成两个三个角形,梯形面积公式也能很快推导出来。此时,我表扬了他们创新思维的做法,让他们感到创新成功的喜悦,树立创新信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思维,想别人没有想到的方法,找别人没有找到的窍门,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积极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求异中创新。例如,我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后,便设计一题多解的练习让学生自己进行解答:水利工程队要挖一条24千米长的水渠,头2天已挖了全长的40%,照这样算,还有几天才能挖完?常规解法①24×(1-40%)÷(24×40%÷2)=3天;解法②24÷(24×40%÷2)-2=3天;解法③1÷(40%÷2)-2=3天;解法④(1-40%)÷(40%÷2)=3天;解法⑤2÷40%×(1-40%);解法⑥2÷40%-2=3天……;解法⑥是最佳解法,可算是一步登天。设计这样的练习,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更重要的是在解法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做到“独到”和“最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那些有创见的问题要给予肯定、表扬,这样才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培养创新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后,有的学生便提出,能否转化成归一应用题或倍比问题的解题思路呢?一石击起千层浪,这个问题的提出,使课堂气氛更加热烈,学生们想了又想,把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与归一应用题、倍比问题放到一起,沟通了它们之间的联系,把知识清清楚楚地串成一条“线”。其实,学生的质疑问难也是一种创新,这样不仅实现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创新能力。
数学活动包括多种感官参与下的运算、交流和搜集、整理数据,数学的调查研究等,如果说“活动”是主体性的源泉,那么“再创造”应是数学活动的灵魂,这种创造并非创造人类所未知的东西,而是学生未曾学过的东西。
例如,我在教学“环形面积”后,利用活动课组织学生测量和计算校园环形跑道面积。首先,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自己准备测绳、卷尺等测量工具;然后,组织学生观察、分析跑道特点,找出恰当的测量方法(圆心已知);最后,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后全班交流。结果,测量方法各有千秋,有的测内、外直径,有的测内、外半径,有的测内(外)直径和环宽,也有的测内(外)半径和环宽,还有的用绳子沿跑道铺后直接测量。方法不一,误差却不大。活动反馈表明:学生兴趣浓厚,学到了具体知识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体验了学习的快乐,体验了知识的价值,培养了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总之,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造教育,主渠道是课堂。要依赖于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以主人翁态度参与学习,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自身实践能力和创造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