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春瑶
【摘 要】为了提高学生的主动能动性以及应用探索能力,谈论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并且对翻转课堂的主要内涵进行阐述,主要形式则是老师和学生的身份进行互换,研究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信息技术概论教学内容模块,然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翻转课堂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G43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3-0140-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3.069
0 前言
现在不论是科学技术还是信息化都在快速的发展,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高校的教学目标则是让大学生的国际化教育、个性化学习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都能够得到高速的发展,而世界各国的教育者们也在积极探索新式的教学方式,渴望能够利用信息教育从而实现教育方式的改革,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我们也都知道现在的高校还是以教师讲解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但是缺点就是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很低,应用能力难以提高,所以本文主要构建探索翻转课堂模式。
1 翻转课堂的主要内涵
从字面含义来讲,翻转课堂就是把课堂上面的一些教学安排进行翻转。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教学方法,所谓上课就是老师讲课,学生听课。听课后学生能够需要在课下完成功课。作为从小到大一直处于这种教学模式下的高校学生来说,这种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努力做功课的安排,可以说是像呼吸一样自然。但是学校的教育还可以有其他的形式。有两位高中化学老师做了一个实验。但是他们有一些学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办法回到学校上课,但是老师又不想他们就此错过课堂内容,于是就把上课的内容录制成了影片,让学生在家就可以观看课堂内容。后来,不仅仅是没办法去学校上课的学生,其他的学生也开始在家观看课程影片。这就是翻转课堂最原始的模式,就是把上课做的事情和下课做的事情反过来,这就是翻转课堂中“翻转”二字的意思。但是作为高校老师不只要看事情的表象,更要看它背后的原理。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的确有一定的好处,只要我们能够掌握这个原理,我们就能够将翻转课堂的好处利用到最大化,甚至对于整个学习的过程也有了一个全新维度的认识,总结来讲,翻转课堂就是让学生自己构建出来知识。
2 我国工程管理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现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方式也在不断转变、产业结构迅速升级的大背景下,我国对于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很多高校也开展了工商管理专业,从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虽然报考热门度很高,但是根据国家统计出来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工商管理类的学生就业率却相对比较低,造成这样的现象的原因是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对“应用+创新”人才的需求,学生只知道听从老师的讲解而缺乏自我思考的缓解,在创新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学校在教学方面也只重视理论的输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往往被忽视,所以在企业需要营销创新时很少学生能够满足这个要求。再加上我国高校的创新教育起步比较晚,所以应该及时利用翻转课堂将工商管理类的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3 翻转课堂的好处
3.1 形式更加受学生欢迎
因为我们的翻转课堂是借助于平板电脑来进行上课的,这也属于一项新鲜事,对上课不专心学习的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因为他们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从未有过这样的体验。在我们的观点中,平板电脑平时都是一种玩耍的工具,现在高校课堂有时还禁止使用,所以在课堂上得到允许是让学生很兴奋的,并且学生在使用的过程中,注意力都是高度集中的,上課打瞌睡的现象也有所好转。另外,翻转课堂实行先学后教,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因为我们知道每个人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所以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大不相同,在传统的课堂中所有的学生都是先统一听老师讲解的,在听讲的过程中若是比较简单的内容,大家掌握起来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一旦遇到比较难理解的内容的时候,不同学生的掌握程度就明显不同。这样会造成后续学习的障碍,因为我们指导高校学生一般是先进行基础课程的学习后再学习专业课,要是前边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在后续的学习中就会很吃力,并且这些还会强烈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意志。而翻转课堂的先学后教,给了学生更多的机会去追赶同伴。再自学视频的时候,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暂停、重复,直至掌握相关内容,再加上大学学生可以自己利用的时间很充足,所以基本上所有学生都能够完成基础的学习目标,不仅减少了挂科率,还给了学优生更多自由进行个性化学习,满足其学习需求,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3.2 促进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再我校开展的翻转课堂模式中,一次课程前期包括学习目标的确定、知识点的细分、教学过程的设计、PPT的制作、自学视频的录制、视频剪辑发布、后期则是包括学生自学安排、学生问题反馈收集、学生问题的解决以及巩固练习。在大学学习中,老师只是一个辅助作用,帮助学生学习,而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还是需要学生有自己学习的能力,其中这些模式设计环节中视频的后期剪辑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我们需要采取流水线的方式解决问题。一个备课组有多人组成,这样的方式是很适合翻转课堂的,因为前期的准备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单凭一人之力去完成所有的环节是非常辛苦的。要是再遇上其他情况,就会手忙脚乱,教学效果自然也不够好。由于翻转课堂是把学习内容分割成若干块,简单易学就能够让学生自学,老师上课不需要重复讲解。而对于复杂难解的问题则是在课堂上一起解决。这样虽然会让一些偷懒的学生跟不上进度,但是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则有很大好处,学生在自学中可能会造成知识点孤立,但是在老师的整合资源和精心设计之下,最终可以形成完整的体系,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帮助、互相解决问题也是促进团队凝聚力的关键所在。
4 翻转课堂的形式与设计
4.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翻转课堂通过把老师和学生的身份进行调换使得老师的责任更加重大,因为在翻转课堂的教学中,老师从传统课堂中的讲授者变成了一个学习的设计者,再加上学习模式的设计是教学任务中重中之重的事情,所以我们应该是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懂设计的专业教育者。在翻转课堂模式中,老师应该设计一些恰当的问题帮助学生把学习过的知识和通过观看视频学习到的新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做好铺垫。我们可以将工程管理的理论课程体系分为三大块:一是包含高等数学、体育、外语等课程的公共课程模块,二是与创新实践相关的课程模块,三是将创新教育与工程管理专业相融合的专业教育模块。本次研究则主要是以一个项目具体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的研究。
4.1.1 课堂教学
在课堂的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自己在课前经过研究和详细准备之后录制的视频设计好上课提问的问题,整理好学生在观看学习视频时产生的疑问,在课堂中进行交流研究,这种交流不仅仅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还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自己的疑问。老师可以让学生先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学生中存在的疑点难点,最后可以通过分组解答或者全班解答的方法让学生先互相解决他们提出来的问题。并且在教师答疑的过程中依旧可以把课前准备的、学生已经学习过的视频作为教学内容的辅助手段,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并且理解一些相关概念的时候起到可以及时提示和促进学生思考的作用,而在制作教学过程中使用到的PPT的时候一定要把学生在学习中容易遇到的疑问标注出来,以便于老师在解答中可以更加清楚学生的薄弱之处。
4.1.2 课后总结
现在人们的通讯技术发展得很好,再加上学生都是大学生了,也没有禁止带手机之类的约束条件,所以在进行课后总结的时候老师可以借助于智能手机中的微信群或者QQ群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在观看视频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在群里边积极的发言,提出自己的疑惑,而老师则能够适时的解决学生的疑问,而对于课后的作业也不需要传统的写在纸上上交给老师进行考核,而是直接在手机上完成或者以拍照的形式上传到群中,先是由同學互相点评,找出作业中存在的不足,最后则是由老师语音点评,并且老师可以根据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学习的掌握情况有所了解。
4.2 课堂考核方式的设计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大学课堂的考核方式也是分为好几部分的,不仅有出席率和课堂表最后的期末成绩组成,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单一的,但是由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所以相应的考核方式也由单一的考核模式变成了多样化的考核,不仅仅是重视最后的结果,而是把过程和结果结合起来,总体来说还是更加重视过程中的评价。结果性评价是包括平时课堂上的四次小测试成绩以及最后的期末考试,它只占到学生最后总成绩的百分之四十,而过程性评价则是包括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观看视频后的活跃程度以及小组的成果展示、评估报告这四个方面,每个部分都占最后成绩的百分之十五,这几部分一共占百分之六十。同时可以把这种考核方式扩展到校外,可以让学生科技园进行学习参观和实地考察,最后以报告的形式进行展示,老师也相应的给学生打分。
5 总结
翻转课堂的出现其实也是我国教育上的一种创新,翻转课堂是一种教学手段,它是传统教育和在线教育的一种结合,可以说翻转课堂还是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教育的,并且这个过程也比传统的备课难度高很多,我们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模块进行探讨,通过老师的课前准备、课堂活动内容以及最后学生的解疑总结等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种创新正在引导着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而翻转课堂主要是把被动教学改成主动教学,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课堂中,不只是听老师讲,而是通过自己观看视频,自己提出疑问并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疑惑,这样更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59-64.
[2]吴忠良.赵磊.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14(4):1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