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在化学章末复习课中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

2019-12-17 08:00李海洪邓绍玲
考试周刊 2019年86期
关键词:化学核心素养

李海洪 邓绍玲

摘 要:化学是理科综合中一门重要的科目,所以學生若想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学好化学,而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若能有效整合相关知识,则能极大提高学习效率。知识整合是一个动态学习过程。通过章末复习使学生达到由了解→理解→综合应用三层次,构建适合本地高中学生对知识整合能力的提高的模式。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对此本文便对在化学章末复习课中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化学核心素养;化学章末复习课;知识的整合能力

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了整合,解决了长期以来“有知识无素养”的问题。知识整合是一个动态学习过程。是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重新整合,依据生活实际将所学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使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条理性和连贯性。必要时还需要对已获得知识内容进行重新构建,让知识有效传递共享和整合,以此形成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复习课承载着对知识的回顾、提升、归纳和沉淀的作用。通过章末复习使学生达到由了解→理解→综合应用三层次,构建适合本地高中学生对知识整合能力的提高的模式。

一、 通过章末复习课夯实“双基”,构建学生提高知识整合能力的“基石”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掌握基础知识与实验技能是教学的基本目的。学习是一个学生接受知识→理解吸收知识→自主整合所学知识的过程。通过章末复习课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忆、归纳、整合以巩固“双基”知识内容。通过章末复习课让学生了解每章知识内容的重难点,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知识梳理,初步形成章末复习课的整合模式。同时老师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相关讲解,以便学生理解。

例如老师在讲述《盐类水解》的相关内容时,老师应该告诉学生这堂课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即帮助学生建立宏观思维与微观思维,通过构建相关思维导图,使学生初步理解盐类的水解本质是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使相关溶液显现酸性或者碱性。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的建立,不应只局限在一个课时之中,还应帮助学生构建相关知识网络,如电解质的电离、化学反应速率等等。通过初步建立相关思维导图,使学生适应这种模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通过讲述相关的基础概念以及基础知识,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化学常识,为日后的教学提供便利。

二、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式复习课模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高中化学知识内容更加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本地特色通过创设不同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 设计多样趣味性化学实验,激发学生探究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探究三价铁离子与二价铁离子的区别以及三价铁离子遇到硫氰化钾会变成血红色,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得出相应的实验结果,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只是做一个引导的角色,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难题,在学生完成相关的化学实验之后,老师可以顺势提出一些问题,铁离子被氧化成三价,那哪些物质是可以将铁离子进行还原的,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充分地了解铁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同时老师也可以适当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相关讲解,使学生了解身边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与复习内容相适应尽可能真实的教学情境,以“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以“境”为学生提供复习背景,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化学课的魅力。

例如老师在进行铁化合物相关教学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将铁化合物的相关知识进行合理的分类,使学生更加直观清楚地进行知识梳理,不断构建并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的课堂互动,不断活跃课堂气氛,老师也可以做一些课外化学知识的拓展,如孔雀石的形成过程,可以依靠相关科技手段向同学们进行展示,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可以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让学生加以记忆,同时还要注意板书的处理,以便学生思考、分析,过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的讨论,从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记忆。

3. 组织进行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通过生活实际提高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启迪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老师还应该进行一定的知识拓展,重点讲解相关知识的化学原理。如碳酸钠水溶液显碱性,通常用碳酸钠清洗油污,通过相应的讲解,使学生思考其中碱除去油污的相关原理,同时为学生了解影响盐类水解因素打下基础,从而降低学生学习难度。老师也可以讲解被蜜蜂蜇伤后,可以利用碳酸钠缓解疼痛,使学生知晓,化学其实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此外老师还可以进行难度适中的化学知识竞赛,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相关化学知识,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化学的魅力。

4. 成立学生活动小组,查阅相关资料,自主设计一些课外实验,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提高对知识的整合能力。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在分层教学的同时鼓励学生自由合作,老师可以适当提供相应的资料,进行知识拓展,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老师在讲解《关注空气质量》这一章节时,可以讲解空气所包含的各种元素以及相关比例,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讲解哥本哈根会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使学生联系其他学科,达到知识的共通性,实现教学的根本目的。

5. 及时进行每章知识检测评价,保证复习的实效性。通过设计反馈复习检测,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中的不足之处,有效的查缺补漏,完善知识网络。

我们都知道记忆曲线,所以学生的知识如果不加以巩固,那将很难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所以为解决这一问题,老师应该及时设立合理的监督机制,对教学成果加以巩固。例如在教授完铁重要的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另外老师也可以设置一些相关的化合物的思考题,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自行进行实验设计,制备铁的氢氧化物,同时让学生做好相关记录,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监督,进而巩固教学成果,同时老师可以对学生的实验以及相应复习情况作出评价,适当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为进一步降低教学难度提供便利。

三、 教师引导是学生提高知识整合能力的“保障”

由于受本地教育环境的限制,学生自主处理整合问题的能力不足,教师就需要正确的引导。杜威说过“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个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这个环节需要教师先构建知识框架,让学生填充梳理整合成较完善的知识结构,形成“树状”或“柱状”结构模式。让学生思考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单元知识结构化、系统化,使学生了解整合归纳知识的一般方法和思路。既构建了知识体系,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充分掌握每章知识重难点、易错点。

例如在进行《原电池》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先播放有关铜锌原电池的相关动画,使学生了解原电池的模型以及工作原理,同时,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原电池,提高学生模型运用能力,同时老师还可以根据现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化学本质规律。比如,老师可以提出:锌片放入导线后,气泡出现的原因?以及气泡对原电池的影响?学生回答:锌片中有杂质,自己构成原电池,芯片本身与酸反应。气泡产生降低了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率。借此可以提出盐桥的相关概念以及作用,同时老师还需讲述电极反应方程式,帮助学生理解原电池的反应原理,同时可以结合口诀,如:升失氧还氧,降得还氧还,以便于学生理解。同时老师还要让学生练习并掌握相应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正负极反应,同时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构建原电池离子移动实验图,并建立相应的原电池模型,使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到相应的化学现象,了解相关内涵,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的素养。

四、 合作探究、良性竞争是提高知识整合能力的“兴奋剂”

有效的合作交流、互通有无、查缺补漏是完善知识体系的重要环节。章末复习时可以将学生分成互助学习小组,通过彼此知识、情感交流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整合知识的能力。通过小组间的良性竞争,激发学生的斗志,更好地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提高章末复习的效果。

五、 自主探究,构建知识体系是提高知识整合能力的“核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整合教材,唤起学生对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及表象,归纳形成专题知识网络。通过学生间的合作交流、生活实践逐渐积累整合知识的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脑海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结构化、系统化的思维模式。对知识触类旁通,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随着高中新课改的火热进行,教师对新教材、新课标的研究取得许多的成果。为更好地落实农村高中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许多的理论依据。使学生能联系实际生活,接受和反馈时代信息,及时掌握考题走向,把握考题尺度。在教育教学的多个环节中,章末复习课的设计、实施及效果反馈是决定教学质量成败的关键。而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又是章末复习课中的“点睛之笔”。只有通过教学实践真正探究出适合本地农村高中学生的复习模式,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獻:

[1]唐丽红,沈理明.指导高中学生运用化学学习方法的策略[J].科教文汇,2011(28).

[2]虎西林.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功能[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6).

[3]于佳.思维导图在化学课堂中的相关应用[J].化学教育,2015(7):46-47.

[4]陈进前.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化学教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1-2).

作者简介:

李海洪,甘肃省陇南市,甘肃省徽县第四中学;邓绍玲,甘肃省陇南市,甘肃省徽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化学核心素养
初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
抓实教学环节 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
探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策略
如何培养学生的初中化学核心素养
增进学科理解是把握化学核心素养的关键
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构建合作式的化学课堂
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实录与反思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实录与反思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实录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