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写作题材的不会捕捉和不够新颖一直是高年级学生写作的瓶颈,也是习作指导中往往会忽视的隐形环节。因为一般的习作指导更多还是指向语言的表达和结构的安排。而新技术手段的支持,比如“微信美篇”“讯飞语记”“思维导图”“爱剪辑”“美图秀秀”“石墨文档”等新App、新技术、新媒体,能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建构具有指向性的题材支架,并生成有型的、可操作性的习作提纲。
关键词:新技术;新习作指导;建构;生成
常常在习作批改现场被同一个类似“我生病,妈妈背着我上医院”的题材弄得啼笑皆非,难道全天下妈妈对孩子的爱只体现在这里?
也一次又一次被常规指导下的呈现出来的习作文本给击得怀疑“作前指导”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因为学生会因为老师作前指导的范本而生出各种各样的“多胞胎作文”,虽然有细微差别,但母体的基因太强大,换汤不换药的滋味,读来味同嚼蜡。
种种现象表明,写作题材的不会捕捉和不够新颖一直是高年级学生写作的瓶颈,也是教师习作指导中往往会忽视的隐形环节。因为一般的习作指导更多还是指向语言的表达和结构的安排。可是,当你把视野推向更广阔的世界,调动学生原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将精彩纷呈的生活经历运用平台技术前置,在生与生、师与生的互动交流和主题分享中,新技术的媒介作用将不亚于红娘,牵线搭桥,学生沉睡已久的记忆就这样被唤醒,习作支架的建构和习作提纲的生成便应运而生了。
一、 “美篇简书”分享:丰富的生活经历前置
生活即写作,写作即生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的生活便是习作的源头,开启了学生生活的源头,便也拉动了学生写作的引擎。
在指导苏教版五下“趣事”这一主题写作时,我不急于要求孩子动笔,而是提前布置动态作业:记录自己周末生活的情景,生活化的文字配上自己瞬间定格的照片并利用“美篇”“简书”等App制作出来,图文并茂地发布到班级的“萝卜书摘”里,让大家在萝卜坑里欣赏、投票,对哪一幅图感兴趣。这样的动态作业符合高年段学生喜欢新鲜并且猎奇的心理,声画同步,“会声会色”,一向是孩子们的兴趣所在。在更直接的筛选和变通、运用后,让孩子们熟悉的人、事以动态的形式走进课堂,不啻是激发孩子们兴趣的一剂良方。果不其然,这么多题材一下涌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孩子们很有点见猎心喜的感觉。有的想了解别的同学和爸爸妈妈在干什么,有的急于想告诉别人自己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干了什么,借萝卜书摘的平台,引导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既是课前准备,也把初交流的过程放到了课前,让每个孩子看别人的趣事,评别人的视角,找不同的切入点。这样做扩大了孩子们选材的范围,为孩子成功地选择合适的习作素材,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无形中,成为孩子选材方法的习得过程。
分享就是获得,获得就是学习。改变一成不变的传统指导模式,采用动态生成的分享,让孩子们在新鲜与好奇中把孩子视线拉到了课外,从关注自己到关注他人以及社会,让繁多冗杂的筛选在习作教学指导课前就能完成整合,确实增效良多。新鲜的,永远是孩子喜欢的;新鲜的,也永远是孩子探究的源泉所在。孩子们通过新技术平台的“美篇分享”,获取的不仅仅是固有的写作知识,更是丰富的体验与主动汲取的营养,让一场本来临危受命的写作任务俨然变成了一场璀璨夺目而又入情入理的积极获得。
二、 唤醒记忆:主题的互动分享铺陈
一幅幅鲜活的照片,一段段接地气的语言描述,诚然给孩子们枯燥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一场近乎神圣的洗礼,原来我的同学如此可爱,原来他也和一样有过这样的经历,原来别人也有和我一样的烦恼,一系列的共情共感,瞬间把孩子与孩子的心拉近了,把老师与孩子的距离也拉近了。
唤醒了孩子们的记忆,也就成功勾起了孩子们倾诉的欲望,于是,我随即点开了陈博涵的美篇,并让他展示绿茵场上帅气小伙子的风采。享受完阳光的追梦少年,李慕优同学领着大家去大海边进行了一场五彩缤纷的旅程,一张张精彩的图片配上了音乐,听着小小解说员们的解说,大家的好心情美好得分分钟爆棚。孩子们个个翘首以盼、跃跃欲试,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想说的话越来越多,如何让孩子们的话说得漂亮,说得惹人关注,新技术仍是我们不得不感谢的良方。
师:今天我们要上一堂作文课(出示图片)。
师:仔细看看,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鸭子。
(班里一阵阵哄堂大笑)
生:我看到了一群母鸭带着一群小鸭在过马路。
师:一群母鸭吗?
生:是一只母鴨带着一群小鸭在过马路。
生:而且过马路的时候,汽车飞奔而来。
师:你很会表达,一个“而且”把你的内容补上去了。
生:我和他的意见不一样,我看到的是司机看到了鸭子在过马路,把汽车停了下来。
师:到底是“飞奔而来”呢,还是“停了下来”呢?所以,光看图片可能会引起一些误解,我们来看一看听一听关于这个故事的新闻报道!
随即,我打开了“爱剪辑”App,以及电脑平台,将相关的视频和新闻报道呈现给学生,孩子们看后,恍然大悟,若有所思,原来是这样啊!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孩子们写出了这样的画面:
1. 漫步温哥华街头
2. 小鸭子跌入下水道中
3. 鸭妈妈向巡警求救
4. 巡警救小鸭子
5. 目送鸭子过马路回家
可见,在新媒体技术支持下的习作教学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单纯使用有限的教材、教参备课的老套路,可以灵活高效使用运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认识,教学的空间极大地扩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的空间得到无限延伸,达到一种新习作指导的境界。当然,这种新习作指导的理念离不开我们对技术的参透,离不开技术给予我们的无限支持以及融通理念的完美嫁接。当孩子们找到了习作的源头活水,老师再通过言语设计将分享推进到“主题”与“铺陈”的高阶思维,那么沉睡的记忆便再也不用担心不会被唤醒了。
三、 思维导图:指向的题材支架建构
“美篇分享”开启了学生习作的生活之源,主题分享让学生从中捕捉到属于自己的题材,如何将题材化为一篇作文,这其中不得不借助一个支架,一份图谱。支架也好,图谱也罢,都是将学生心中的趣事幻化为文字的“最佳路径”。这个时候,巧用思维导图,建构写作支架是首选,更是捷径。
习作指导中,我没有着急地让大家去写,而是让大家用思维导图进行一步一步梳理,为此这节习作教学课堂是这样开展的:
首先,仔細观察,抓住故事的要素:事件、人物、时间、地点(出示图片)。
其次,要求学生们仔细看图,时间是什么时候呢?王宇轩同学想的是一天早晨,牛子涵同学认为是傍晚的下班时间。地点是温哥华街头。人物都有哪些呢,经观察,不难发现:一群鸭子、行人。接着,根据新闻报道,我们开始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些都弄清楚了,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就画出来了。
思维导图只是指导的一个范例,事实上通过“美篇分享”和主题分享,孩子们早已心中有了自己指向的题材,那么根据这个范例孩子们可以尽情为自己的题材建构支架。而这个过程也可是丰富多彩的。平常写作文的程序是先分析题目,然后在脑海里开始搜寻与之相关之的生活素材,有了思路后开始写。而在我们运用了运用思维导图之后,写文的思路就可以进行多方发散,从中心开始,让大脑的思维能够向任意方向发散,多角度多层次地寻找和确认作文的主题,便成了思维导图的起点。因为导图,学生的思路大大被打开,作文材料也会如同大树一样逐渐蓬勃,学生也没可以从中选择素材最丰富、感悟最深、最容易出彩的那种立意来写。
运用思维导图,让习作指导从思维学的角度切入,打破了传统作文指导模式,对作文创新与思维训练的关系,思维训练的方法有了更深的了解,创造性的运用思维导图,激发作文构思,达到了使学生“拓宽思路、立意立新”的效果。
四、 讯飞语记:有型的习作雏形生成
有了图谱,有了支架,那还不是可视可感的习作提纲。这时候,讯飞语记,一个能够让说话“秒变文字”的强大媒介就派上了用场,它大大缩减了课堂书写的时间。继续以“趣事”这节习作课指导为例。
相机出示要求:
1. 想一想:参照视频,组织语言,说说周末的某个生活经历,重在一个“趣”字。
2. 录一录:打开讯飞语记,把整段语音变成文字。
3. 改一改:用键盘输入法修改错别字和标点符号。
【学生完成练习,师辅导,寻找投屏对象:生1、生2、生3】
师:这位同学已经改好啦,我们一起看侧屏,请你读给我们听。你感受乐趣了吗?从哪里感受到的呢?
还有哪位修改大师愿意来展示一下?请生2投屏,并读给大家听。
最后一个展示机会,谁来?生3。
师:谁来点评?
生:我特别喜欢她捕捉到的这几个小镜头,老母鸡一个机灵的翻身,我和爸爸左右夹击,到处一片狼藉,噼里啪啦,花瓶碎了;咕咚,苹果掉到河里,真的非常有趣。
“讯飞语记”仿佛打通了学生习作的“任督二脉”,牵一发而动全身般地给学生习作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和“习作的快感”。在与教师和同学相互“倾吐”的活动中,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情意系统,学会创新知识,并进行情感的交流。也无须老师过多的点评、解说,孩子们运用“讯飞语记”这项新App,一段段精彩纷呈的语言就这样变成了华丽丽的辞藻,既调动孩子们的多种感官协调活动,更是提高学习的效率;毋庸置疑,未来的社会,“码字”一说会渐渐被新技术中的“口述”所替代,因为它更加快捷、方便、高效。
五、 巧用“石墨文档”“美篇”广而告之,注重“作后点评”
我们知道,在学习中引入竞争机制是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有力保障。孩子们好胜心强,喜欢自己能在课堂上脱颖而出,在“趣事”这一节习作指导课结束时,我要求孩子们回家以后把自己的写作成果复制到“石墨文档”中,学生相互分享的同时也可以互相点评,老师也可以在下班之后随时点击查阅并点评,你看,课堂的指导完全可以引申到课外。同时,文字也可以配上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玩闹的照片,配上符合当时心情的音乐,制作成“美篇”,继续发布到萝卜书摘,萝卜坑友们可以互相点赞、评论,博众家之长,并根据大屏幕上的两个评价标准授予相应的“萝卜称号”。
新技术的介入,新平台的使用,带来了新习作指导的理念,为学生习作创设了一个生动的教学平台,一个丰富多彩的磁场,把学生带入了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会学、愿学和乐学,使学生终于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巧妇”,并为自己的习作烹制一道“有米之炊”。新技术的介入,更像给学生的生活源头开了阀,让学生的写作素材成为了“接天莲叶”,写作空间因唤醒记忆而“无穷碧”,让学生的习作过程如“讯飞语记”般成为“映日荷花”,终得习作天空的“别样红”!
作者简介:
吴英,江苏省常州市,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