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凤,宋 燕,高文燕
(山东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以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以此为依据,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基于对社会需求的系统分析,构建了社会需求导向下的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素质特征体系,通过探求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培养困境,在深入剖析学院公共管理学科优势特征与研究生素质特征体系互动机理基础之上,形成基于社会需求的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1+3”培养模式及其保障机制。挖掘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新动能,创新培养理念,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财经特色的公共管理高水平人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明确公共管理高层次人才的社会需求,可以为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指出方向。
全球化与信息化趋势、世界范围内新公共管理思潮的出现与世界各国“重塑政府运动”改革浪潮的冲击,对国家和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改革开放近4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一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二是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基本公共品的缺失矛盾尖锐;三是随着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变迁,利益多样化、主体多元化、表达多样化的趋势逐步显现。[1]上述现实问题使得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亟待解决的严峻课题,进一步催生大量的公共管理学科高层次人才需求。
受计划经济的惯性思维影响,我国企业许多行政管理者会照搬党政机关行政管理模式,将企业行政管理重心放在办公室文书、总务后勤等具体事务中,导致员工士气及行政管理效率低下,不利于企业效益持续提升。[2]打造既“亲”又“清”的政商关系成为企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需要大量懂得现代行政管理理念,谙熟政府运作方式的公共管理学科高层次人才。因此,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进程不断推进,企业规模、数量以及行政管理工作复杂化程度日渐提高,对公共管理学科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将持续上升。
第三部门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同政府、企业共同构成现代社会结构的三大支柱。第三部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在“强政府、弱社会”权力格局的中国,第三部门不仅没有强制性和普遍性的国家权力做后盾,运作效率也低于私人部门,在现代社会中所起的作用一直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在这一背景下,如何真正建立结构合理的社会组织体系,促进第三部门与政府和市场形成多元的治理结构,推动“强政府—弱社会”的不平衡模式向“强政府—大社会”的平衡模式转变,进一步催生公共管理学科高层次人才需求。[3]
明确基于社会需求的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的素质特征,是构建社会需求导向下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关键。
胜任素质模型(Competence Model,CM)是为了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绩效目标,要求任职者具备的系列不同素质要素组合,包括动机表现、个性与品质要求、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特征以及知识与技能水平等方面。[4]本文以胜任素质模型理论作为依据,以近五年公共管理学科毕业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展开调查,表达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素质特征,共计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4份。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胜任素质需求在知识体系、综合能力和人格特质方面较强,毕业研究生普遍反映社会实践和交流沟通等综合能力最为契合社会需求。
第一,知识体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见表1)。在公共基础知识中,计算机应用(66.7%)是最适切社会需求的基础知识,其次是公文写作(59.6%),统计学、英语及数学的适切度较低。在专业基础知识中,人力资源管理类课程(60.7%)与社会需求的适切度最高,其次是管理学类课程(50%),社会保障类课程和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的比重均是46.4%,占比最低的是经济学类课程。
表1 知识体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
续表
第二,综合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见表2)。在基础能力中,与社会需求适切度最高的是数据统计与处理(65.3%),其次是信息系统操作(32.7%)、外语(23.8%)。在专业能力中,科研能力(69.9%)、人力资源管理技能(59.6%)、管理基础技能(52.6%)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会计统计等技能(47.4%)、社会保险操作技能(35.1%)。在创新能力方面,与社会需求契合度最高的是创新技能(69.4%),其次为创新意识(66.8%)和创新思维(50.6%)。
表2 综合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
第三,人格特质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见表3)。与社会需求契合度最高的是自我控制(59.8%),其次为自信心(50.9%)和行动的主动性(39.9%)。
表3 人格特质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
第四,公共管理学科毕业研究生的培养建议分析(见表4)。被调查公共管理学科毕业研究生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实验(36.5%)以及见习实习(26.6%)作为能提高其专业能力的方法选择,其次是小组讨论(13.1%)、翻转课堂(13.1%)和理论讲授(9.0%)。
表4 对本专业研究生培养建议统计
在开放性题目这一部分,本学科毕业研究生对人才培养的建议主要集中于社会实践以及交流沟通等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这说明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培养在今后应特别加强与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实验设计及实践训练,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及教育手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综合问卷分析结果,本研究认为以下要素为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最契合社会需求的素质特征:
第一,博广精深且结构优化的知识体系。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系统性以及广泛性是公共管理的突出特点。与社会需求相契合,“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是当今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的基础素质特征,究其本质是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问题。[5]就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而言,其知识结构应包括基础专业理论知识、学科领域前沿知识、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边缘性知识、处于学科领域基础层面的认识论知识、关涉科技研究的方法论知识。
第二,较强解决复杂问题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个体运用已有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的生理与心理特征总和,它能够直接调控个体解决问题的进程与方式。[6]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的基本能力包括文字表达、口头表达、组织协调与公关交往等方面能力,专业能力包括领导协调、政策规划、组织决策与科学研究等方面能力,专业技能包括计算机应用、调查研究、实证分析、文献搜集与整理、处理实际公务的操作技能等方面能力。为适应现代公共管理的要求,应特别注重公共管理与经济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相互交融,公共管理知识与能力、经济管理知识与能力“双重结构”建构,提高应用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灵活流畅且系统深刻的多元化思维风格。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的素质特征体系包含多种不同的思维方法。“通过不同思维方式的灵敏转换与灵活选择,突破和重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所获得的信息资源,以具有预测性、超前性的新的认知模式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本质以及规律”,[7]有利于从整体上洞察研究对象内部发展规律,透过表象甚至假象抓住事物本质,并从多种因素的相互联系中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
第四,内蕴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个性品质。个性品质即个体所具备的自信心、自主性、责任心、进取心、宽容性等素质特征。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一个人的事业发展以及人际关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8]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的个性品格包含了一系列折射研究生群体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素质特征项目:由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的研究目的,兴趣驱动与成就导向的研究动机,善于质疑与勇于变革的创新倾向,坚持执着与求真务实的探索精神,独立自主、开放包容与充满自信的个性品格,勤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人文关怀精神,体现了科技创新主体对科技、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追求。
第五,适应现代公共管理多元化要求的综合性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包括隐性创新能力与显性创新能力。当这两种创新能力协调发展时,综合创新能力便得以养成。[9]在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的各种关键创新能力中,既有“发现问题、明确问题、表征问题、策略选择”等基本创造力表现特征以及以知识、经验和思维相结合为基础的洞察力、分析力及推理力,同时也包含了一系列与公共管理发展趋势要求直接相关的素质要素项目:信息搜索能力与持续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掌握科技创新的技术、工具和方法以及将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方案转化为具体科研成果的实践操作能力等等。
现阶段,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还有很大差距,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难以满足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企业—第三部门”对公共管理学科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导师在人才培养中的参与度不高突出体现于两个方面:第一,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设置由学校或学院直接安排,导师对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参与度不足。第二,公共管理学科导师负责选修课占比较大,其对在校研究生学习、科研、思想品德教育、就业以及日常生活的指导严重不足。在研究生就业形势转变背景之下,造成一些研究生从业意愿与实际择业出现偏差,产生不同职业岗位研究生相对过剩与绝对不足的现象。
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较晚,课程结构有待完善:第一,课程设置过于笼统和宽泛,缺乏差异性和创新性,体现专业特色的技能课程相对薄弱。第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形式、重理论灌输的程式化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设置,难以按照社会需求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研究生。第三,课程内容缺乏基础学科支撑和相关学科交叉渗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第四,国外著作为主的教材内容脱离中国实际,不能将研究生培养与所在地区社会发展需求以及所在院校学科优势特色结合,不利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训练缺乏限制了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升,与社会强调公共管理学科人才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研究生科研方法的学习大都依靠导师指导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指点和学生自己领悟,研究生科研方法的学习和训练不足,影响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从事更深层次科学研究的能力提高。第二,当前研究生学习的主要动机多是毕业后可以找到一份高经济回报的好工作,较强的功利性造成研究生学习意识与科研意识淡薄、缺乏主动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第一,以导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主导,实践教学方法单一,不利于培养研究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第二,社会实践内容陈旧空洞,与政府、企业、第三部门等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脱节严重。第三,现有导师资源社会实践经验缺乏,不能精准了解用人单位的具体岗位需求、职业技能、工作任务,难以帮助研究生实现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第四,课堂教学占较大比重,部分高校未设置实践课程,校外实习基地未真正发挥作用,极大地抑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回应社会需求,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科坚持优化研究生培养体系,努力夯实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的基础(见图1)。
图1 基于素质模型的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求互动机理
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学院形成了“本—硕—博”贯通的研究生培养格局和发展基础。公共管理学科后发优势明显,既可大胆吸收并借鉴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传统学科已取得的成熟经验与成果,实现跨越式发展;也易于推进各项改革措施,利于实现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科学布局,构建形成开放贯通的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高层次学科综合创新平台,为公共管理精英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强力支撑。
学院契合“政府—企业—第三部门”多主体、多维度服务社会需求。以“项目研究引导,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原则,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展开“院府合作”“院企合作”“院院合作”,与海内外科研院所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建成集“教学与社会实践、教育培训、政府决策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教学、科研与研究生培养基地等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平台,为公共管理研究生多主体协同培养及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升提供机会和平台。
学院拥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梯队及德才兼备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其独特观念和思维方式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养成提供可能。学院选派教师到相关单位挂职锻炼、参加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前往签约合作单位进修学习,聘请行业(企业、政府职能部门)专家担任企业导师等多种实践形式全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骨干体系。通过“外引内培”,已初步形成结构合理、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专业能力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为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实现学生与用人单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提供了坚实保障。
学院立足解决“为谁培养、培养什么、怎么培养”的问题,建立了“以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为引领,以共享实验实践教学资源为媒介,以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为平台,以研究生创新性实验和学术竞赛为载体,以学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监控机制和激励机制为保障”的实践教学体系。构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完整系统。通过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实习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
在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素质特征体系构建基础之上,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结合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培养优势特征,将社会需求导向下的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素质创新型研究生”。基于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趋势,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我国部分高校的创新模式,结合自身公共管理学科优势特征以及师资力量、学生来源、就业去向等具体因素,构建形成契合社会需求的具有财经类高校特色的立体式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1+3”培养模式(见图2)。
面向地方培养适应财经管理和企事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对导师制提出挑战。第一,学院强化在职实践教学教师的培训,注意对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和提高,聘请涵盖各专业核心课程的来自政府和企业一线的高手组成客座教师队伍。建设一支既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又具有实际工作能力和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第二,创新聘任形式,落实学校与导师在聘任管理中的各项权利义务和应承担的相关责任。改革并完善相关奖惩措施,以开放式的导师资格认定制度为前提,保障导师的各项权益。明确导师职务评审标准,规范导师晋升与考核。
第一,设计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基础知识学习和应用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第二,结合学院公共管理学科特点,从以社会科学为基础转向以工商管理为基础。征求政府部门或社区管理人员对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知识结构的意见并整合形成“活教案”。第三,改革创新研讨式教学、案例教学法、指导学生自学的教学方法体系,完善形成以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方式。第四,选派多名年轻教师赴海外访学,全面了解所访学校的课程内容设置、课堂授课、课后作业批改等环节。并结合学院公共管理学科特色和优势,设计双语授课课程大纲。
学院规定研究生须在一年的课程学习后,进入课题组从事研究型课题研究。2013-2017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与临沂市国土资源局、潍坊市国土资源局和昌邑市国土资源局建立土地资源管理教学实践基地。该学科研究生导师先后组织40多名研究生参与土地利用评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综合整治等各类课题研究。结合课题主题、学生研究兴趣及专长积极吸纳在读研究生参与课题论证、调研和写作等环节,由科研能力突出、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开展一对一指导。以此提升研究生科研和实际创新能力、扩大研究生就业竞争能力。
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由一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构成。一般实践能力包括表达能力、适应环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专业实践能力是指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能力是指长期积累的解决综合问题的高级能力。比如,学院承担“山东省国家级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评估验收项目(第一批)”“山东省食品安全先进县(市、区)创建评估验收项目”“山东省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评估验收项目”,为研究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和实训基地。
为保证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1+3”培养模式顺利实施,学院从思想教育、组织机构、制度管理、培养经费和人力资源五个方面构建系统、全面、有效的保障机制(见图2)。
图2 公共管理研究生"1+3"培养模式及其保障机制框架图
第一,公共管理促使公共组织尤其政府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要求应以德才兼备作为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总体要求,注重培养研究生具备道德责任意识。第二,以公共精神作为思想价值取向,培养研究生具备以宪法原则为依据的基本价值的崇尚、对于公共行政基本原则的信守以及对于公共行政职业伦理的遵从等公共精神。第三,应以“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素质特征为主要培养内容,强调多学科交叉。
第一,理顺学院、系、导师的权责利关系,形成开放、合作、共赢的良性培养机制。学院负责学科建设的总体布局规划;各系负责制定实施具体专业的建设规划;导师负责调动并激励研究生参与论文写作、社会实践等具体工作。第二,充分整合政府、企业和第三部门等多方面资源,建设政府管理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所、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土地资源管理研究所和城市管理研究所等科研机构,逐步形成“山东省公共财政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省政府规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山东省公共政策软科学研究基地”“土地资源管理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
第一,学院和机关、企业等用人单位组成“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小组”,在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的组织实施、经费管理、评估考核等方面制订相关规章制度,约束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第二,学院成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领导小组,在研究生科研奖励、学术交流和实践创新等方面探讨建立配套管理办法,优先保证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和潜力专业发展的需要。第三,制定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制度和毕业生跟踪走访制度,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第三方评估,根据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缺项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第一,积极争取省级、校级一流学科建设财政支持,优化使用配套经费。建立学科自筹和吸引社会投入的多元资金筹措机制。加大资金使用的监控与评估,保障资金使用效益。第二,每年拿出部分经费激励研究生参与教师课题申报工作,支持研究生参与双语教学和申报国际访学深造项目,推荐优秀研究生到用人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和实习锻炼,增强研究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第三,从公共管理学科创收经费(MPA教育)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购置学科建设所需图书资料,加强网络电子信息资源建设,为研究生培养提供良好物质基础。
第一,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健全有效工作机制,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摆在学科建设的重要位置。第二,依托长江学者、泰山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岗位,发挥研究生导师在“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中青年博士教师”梯状结构的辐射作用,建立政府规制与公共政策、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土地资源与城市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等教学科研一体化创新团队。第三,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邀请符合学校要求的优秀人才加入公共管理学科,着力改善教师学缘结构。第四,建立中青年教师赴境外学习交流机制,依托“课程国际化项目”,聘请海外院校知名教授参与公共管理学科建设、青年教师培养,为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培养提供优秀的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