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琼,李然,李万瑶
(1.汕头大学医学院,汕头 515041;2.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与临床医学院,广州 510006)
蜂针是利用蜜蜂尾部的针刺进行治疗的方法,对许多疑难杂症有非常显著的效果[1]。本文在临床治疗研究的基础上对李万瑶教授所教导的蜂针临床针刺方法进行了总结。
中华小蜜蜂(图 1-a),李教授认为中华蜜蜂相比意大利蜂有它的优势,中华蜜蜂喜欢采集一些散在的野花,而意大利蜂喜欢采集群花,从考虑养殖地点以及抗螨性来说,中华蜜蜂的存活率相对意大利蜂高。另外意大利蜂的个体较中华蜜蜂体大,且蜂毒量较中华蜜蜂多,为了安全性起见,李万瑶教授多用中华蜜蜂。另外,一般使用箱门口守卫蜂或正要飞出去采蜜的蜜蜂,不宜选择采蜜归来的蜜蜂,其原因有造成资源浪费;采蜜归来的蜂,其蜂毒里含有采集花粉时所含的化学物质,致使蜂毒成分不稳定,引起不可控的过敏反应[2]。
为透明材质,二侧设有通风圆孔,顶部设有推拉挡板,以防取蜂时蜜蜂飞出,取完蜂后迅速关闭推拉档板(图 1-b)。
直摄的摄头较弯摄要细,一般用于蜂针散刺法时,从蜜蜂尾部取出蜂针;或用于散刺法,因蜂针太细小,使用尖细的直摄易于操作。另外不宜太用力,否则蜂针易断;弯摄的摄头较粗,常用于从蜂盒中取出,夹取时不易于使蜂受损伤,常用于蜂针直刺法,二种常配合使用(图1-c)。
图1 蜂针器材
蜂针针法是在蜜蜂的蛰刺行为上产生的,在支持蛰刺基部的蛰器官发动装置(交感神经支配的与三种骨片等机械传动部件相连接的肌肉)作用下,蛰刺、贮液囊和其它蛰器官便脱落在皮肤上[3],李教授经过几十年蜂针临床经验,总结蜂针针法10种,具体如下。
又称为活蜂蛰刺法,它的特点在于刺激量大、痛感明显[4]。操作方法为持镊从蜂盒中取出一只蜂(图2-a),注意夹其腰部,让蜜蜂尾部与已消毒穴位或痛点碰触,蜜蜂受到刺激便弯曲腹部伸出有倒钩的蛰针刺入皮肤(图 2-b),将蜜蜂移开,可看到蛰针有节律的收缩,此时蛰针不断深入皮肤且伴随蜂毒注入,蛰完后取出蜂刺(图2-c)。此法简便易行,是最常见的一种蜂针针法,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徐长琼[5]对文献进行计量学研究,统计了蜂针的各种适宜病症,病种繁多,苏霞辉[6]采用蜂针直刺法治疗乳腺增生病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然此法刺激量大、过敏反应较多,故局部反应较大,易过敏者慎用,或前 1~6次治疗采用其他蜂针法,如点刺法,待不良反应度过峰值,即可换用直刺法增加进入体内的蜂毒量[7]。此外,此法痛感较剧,故畏痛者慎用。
2.2.1 拔针散刺法
为一种浅刺激刺法,其特点为“力度轻、针刺浅、刺多点”,患者少有痛苦,易于接受。操作方法为先用镊子夹住蜜蜂的腰部,观察蜜蜂尾部,它因受刺激会将蜂刺时时探出,若不探出,可用镊子轻轻刺激其尾部让其探出,当探出时,用另一只镊子夹住蜂针刺部将蜂蜇针从活蜂尾部拔出(图3-a)。夹持着蜂针,在患部或与疾病相关的经脉、腧穴点刺即出,要求针不离钳,随刺随拔(图3-b)。1只蜂针可刺3~5点,多至十几点。
图3 拔针散刺法
2.2.2 蜂体散刺法
与拔针散刺法同属蜂针散刺法,其特点与拔针散刺法相似,都是针不离镊的散刺,“力度轻,针刺浅,刺多点”,不同点在于第一次进针方式。此法是将蜜蜂从蜂盒中取出后,从蜂体中截出腹尾(如图 4-a),夹住腹尾,将其尾尖对准要针刺的部位,蛰针刺入后随及拔出,然后针不离镊的每隔2 mm轻轻呈带状垂直散刺,随刺随拔(如图4-b),可散刺2~8点。此法浅刺,痛感轻,患者易于接受,适用于面部美容、面瘫等需在面部取穴蜂针者,以及畏痛者、高敏体质者、蜂针保健者,也可用于初期治疗者,可减少蜂针的过敏反应[8]。另外因直刺痛感剧烈而影响患者的依从性[9],对于畏痛者可避免使用直刺法,有人[10]对蜂针散刺法与直刺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蜂针经穴散刺法与直刺法均能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程度、疼痛关节个数及关节功能障碍指数,且蜂针经穴散刺法更易于被患者接受。故对于畏痛者可改为多只蜂针散刺。
2.3.1 挤毒囊点刺法
挤毒囊点刺法是蜂针点刺法中的一种,其特点在于减轻痛感。此法可用于试针法。先如直刺法,当蜂刺进入皮肤后,立即将毒囊挤扁并即刻拔出蜂刺(如图5-a)。
2.3.2 多位点刺法
与挤毒囊点刺法同属蜂体点刺法,其特点在于将一只蜜蜂毒分散注入多个点,且各个点的留针时间可不等,其进入机体的蜂毒量也不同,是用直刺法与散刺法相结合的方法。该针法与散刺法相似,但留针时间较散刺法长,开始如同直刺法,将蜂针刺入穴位后即用镊子将它从机体上拔出,继而将它针入机体其他痛点或穴位。一只蜂针刺1个点或穴位后,继而刺入第2点、第3点。此法能针3~8点,蜂针时镊可离针,每点可留针1 s至1 min时间不等。此法刺激较弱,痛感轻,控制肿胀优于直刺法,适用于蜂针初期治疗者[11],以及畏痛者、高敏体质患者、蜂针保健者。蜂针点刺法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应用[12]。
图4 蜂体散刺法
2.4.1 速刺速拔针法
其特点在于“点刺即出”,以达到减毒的目的,因蜂针直刺法常使患者有强烈的剧痛感,且蜂针早期容易产生不良反应,故使患者不能坚持或拒绝蜂疗;但用散刺法对技术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将蜂刺从蜂体拔出难度较大,所以此法是达到减毒目的的常用针法。一手夹蜂,一手取蜂刺(如图 5-b),当蜜蜂放出蜂针后,另一手拿镊立即将蜂针拔出(如图 5-c)。此法常用于患者首次蜂针时试针。
2.4.2 移针蜂刺法
此法特点在于将蜂毒散失部分后再刺入机体,以达到减毒目的。用绷带包木板,表面再用胶布固定,或只用胶布、尼龙布、棉花、胶手套等能使蜜蜂放蛰针的物品均可,先让蜜蜂点刺在以上物品上(如图 6-a),后持镊子从物品上取蜂针,注意夹其蜂针的中部(如图6-b),然后针不离镊地散刺或点刺在痛点部位(如图6-c)。特别是意大利蜂蜂毒量大,可用此法达到减毒的目的。
2.4.3 拔刺减毒法
与拔针点刺法相似而又有所不同,特点在于“减毒”,拔针为第一次减毒,将拔出的蜂针放在物品上停留片刻为第二次减毒。将蜂体拔出,然后先在其他物品上,让蜂针液衰减一些再行刺法。此法以减少蜂毒进入机体量,操作容易,患者接受率高,可用于脱敏治疗。
图5 蜂体点刺法
图6 移针蜂刺法
2.5.1 散点刺丛集刺法
与直刺丛集刺法都是在一个穴位,或小区域集中刺激,又叫片针法,也是无痛蜂针法中的一种。在拔出针散刺与点刺的基础上,集中刺激一个小点及小区域。特点在于刺激量浅,痛感弱,但能将病邪形成围攻之势(如图 7-a)。散点丛集刺法适用于美容、轻浅而局灶病变,肿瘤患者而畏痛者可采用多只蜂针行散点丛集刺法。
2.5.2 直刺丛集刺法
与散点刺丛集刺法不同点在于蜂针进行的第1针,此法刺激量较散点丛集刺法刺激量强。用活蜂直刺法,在一个小区域或一个腧穴用多只活蜂针刺激(如图7-b),少则2~3针,多则20~30针。此法对某些较重而顽固疾病效果明显,如肿瘤[13-14]、囊肿、局部疼痛、结节等。
图7 蜂针丛集刺法
此法接近自然,是让蜜蜂自己选择蜂针的穴位,特点是控制了人为因素,降低了医者对疾病的错误判断,充分发挥了蜜蜂的自由蛰刺的空间,其蛰刺部位具有不可预测性。操作方法为充分暴露有病痛的机体或将在蛰刺的部位,将蜜蜂放在该部位上,可将其余身体包裹(如图8-a、图8-b),让它在该部位活动范围之内自由的爬动,当蜜蜂认为其该下蜂刺的时候与该蜂刺的部位,它会自动放出蜂刺,留于客体。此种方法是让蜜蜂自动选择该针的部位或穴位。此法目前临床应用较少,但充分发挥了蜜蜂主观能动性。
图8 蜜蜂自动刺法
也称死蜂针刺法,这种针刺方法是利用晕蜂进行蜂刺,类似蜂针直刺法,不同的是蜂的活力程度。其特点在于针的活力视蜂晕的程度与时间而强弱不一。将活蜂拍晕、蜂冷冻的方法,使其成假死状态,再进行蜂针治疗,此时看似死蜂,但并未全死,其本能遇有物体可放针。蜜蜂在此种状态下,不能受刺激而将蜂刺探出,故不能拔蜂刺,此法特点是方便携带。
此法是保护蜜蜂生命的一种,一般蜜蜂尾针脱离身体后,不久即将死亡,而护蜂针刺法使蜜蜂尾针不脱离身体而能继续存活。其特点在于“保护蜜蜂”。在直刺的基础上,用镊子或一定的工具顺着蜜蜂飞行方向辅助蜜蜂将蜂刺带走,使蜂刺不会留在客体上,保护蜜蜂不受伤害(如图 9-a)。对于不想伤害蜜蜂生命的可选用此法。
此法是让蜜蜂尾针及机体之间不直接间触,类似灸法的“隔物灸”,不同点是垫物蜂针法“隔物”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蜂针刺入深度,降低蜂毒进入机体量。先在要针的部位垫上布或其他物品再蜂针,然后再拿开垫布,而蜂刺带毒囊同时拔出,让蜂与毒囊不分离(如图9-b)。此法类似减毒法。
如同蜂针直刺法,不同在于蜂针直刺法在蜜蜂放针后,将蜜蜂移走,人为地将蜂刺留在机体,而此法直刺后不将蜜蜂取走,任由蜜蜂在穴位上蛰刺,蜜蜂自己将蜂刺取走或不取走,大部分取不走。操作方法为蜂盒中夹取一只蜜蜂,放于要蜂针的部位(如图 10-a),让蜜蜂在局部自由挂爬在穴位上(如图 10-b),直至蜜蜂自由离去(如图 10-c)。此法与蜜蜂自动刺法相似,临床应用较少。
图9 护蜂针刺法与垫物蜂针法
图10 挂蜂针刺法
以上对李教授蜂针针法及操作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关键步骤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了展示,蜂针直刺法、散刺法、点刺法临床使用较多,李万瑶强调蜂针刺法的选取应因人而异,如畏痛者可采用散刺、点刺法;因体质而异,如体质虚弱者不可采用直刺法;因时而异,首次蜂针,应采用速刺速拔蜂针法、点刺法、散刺法试针[15],以后可过渡为直刺法;因部位而异,如尽量避免在关节功能活动区使用直刺法,因直刺易引起蜂刺穴位周围皮肤肿胀,而导致功能受限,影响生活质量。此外,因不同患者不同时期所需蜂毒量均不同[16],采用不同蜂针法可控制进入机体蜂毒量,如对过敏反应严重者,可用点刺、散刺、少刺及间隔时间长等方法治疗,以防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17]。总之,无论选取何种刺法,其目的在于保证蜂针疗法的安全性上提高疗效,其蜂针针刺手法还在继续延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