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郗琛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在信息爆炸、知识碎片化、社会日益浮躁、思想急功近利的今天,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得不令人正视的严峻问题。在一项调查中,大学生被问及理想信念时,多达1/3 的人缺乏理想、信念和人生规划。他们能不能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关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关系到整个民族未来的命运。
如今高中教育过于注重升学率,而忽视了人生理想信念层面的教育。“唯分数论”的标准决定了高中教师的工资待遇,因此出现了高考考试科目被极端重视,非高考科目被排挤的状况,例如,被注入德育课的理想信念教育就和美术鉴赏课、体育课、心理健康课一样,为高考科目让路,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主科教师理所应当地占用这些课的课时,一些高中甚至出现了不为非高考科目排课的现象。即使有新课改的严格要求,但在“新课改标准下推崇素质教育,原有的价值观念遭到质疑,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弱,新的价值观念在短时间内又无法形成完整的体系,导致理想信念教育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2】由此导致的高中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基础的缺失是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匮乏的重要原因,值得高中教育者深刻反思。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和即时通讯软件、新媒体产业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发生了新的变化。当代大学生作为自小就开始经历这一潮流的一代,必须要学会如何应对信息社会的碎片化给自身以及社会带来的挑战。这种挑战就表现在大学生因为手机的存在而对时间安排出现了失控态势、目光短浅而没有对事物的远见、对事物的观察理解虽然有自己的见解,却停留于浅层表面、不能就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与钻研、没有耐心也无法专心的读上一本经典书籍,而更喜爱看一些短篇、微文、微电影这种短浅的内容。这种浅层化、碎片化思维习惯一旦形成,大学生就很难再去用非浅层、非碎片化的思维方式思考具有长远性的理想。
高中时期作为树立人生目标的重要阶段,决定了一个人在大学时期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可如今“唯分数论”霸占了整个高中过程的教育价值观。如果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高考改革下手。然而高考体制改革是一项很大的议题,如何在现有体制下完成学生在高中时期的理想信念教育,才是我们真正可以操作的范畴。这就需要高中教育者转变“唯分数论”的教学思维,例如允许班级间分数竞争的存在,但不能缺少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步进行。不再用短浅、物质化的思维方式刺激同学们为了高考而高考,而应该更多利用理想信念的力量鼓励他们为高考奋斗。同时还要强化教学督查对非高考科目排课状况与课程质量的监督,借此方式促使高中教育者同时重视学生德育的培养,使现有的新课改得到深入落实,从而达成激发学生在高中阶段树立理想信念的目的。
由于碎片化思维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意识淡薄,就应从克制碎片化思维角度入手。这并非是在完全否定碎片化思维,而是采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式对待碎片化时代,我们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便捷,但也不得不承认互联网蚕食了我们宝贵的注意力资源,改变了我们的认知行为能力,并且从深层次上影响了社会结构。在对这种变化的集体无意识中,高等教育者应及时注意到碎片化思维对于当代大学生思维方式的深度影响。例如,设置培养学生非碎片化思维的选修课,教学生用专业的方法汲取碎片化时代中的精华,摒弃碎片化时代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开设阅读经典长篇的读书任务,培养大学生在快餐时代的耐性与思想的深度。当这些方法让大学生习惯了用深度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这种思维方式就会让他们具有长远的目光,理想信念意识的建立便水到渠成。
重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是一个不容搁置的议题。大学生作为青年中优秀的人才资源,对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说,今天的大学生是我们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坚力量,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