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显红
(吉林省扶余市实验小学,吉林 扶余 131200)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作文教学过程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之一。它不仅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还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思想水平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优劣。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中是这样做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做到既教文,又育人,把育人融入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学生作文是为了育人,但育人必须从写作中体现出来,离开了写作知识的学习、写作技能的训练和培养,那么育人就失去了依托,因此,必须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为把“育人”落到实处,一方面,有计划的指导学生逐步扩大阅读范围,积累写作知识,强化写作训练;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采访先进人物,学习先进事迹,进而获取写作源泉。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和平时阅读中,会经常接触或听到社会上的阴暗面,这样我们做教师的必须帮助学生分清哪是主流,哪是善美与丑恶。小学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除指导学生在作文中正确反映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外,我还有意识的把学校举行的重大活动等作为素材,引发学生去感受美好、体验真情、抒发成文。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发扬艰苦奋动的优良传统,自觉抵制腐败思想的侵蚀,已达到写文育人的目的。
巩固阅读与写作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关键。读是吸收,是基础;写是表达,是运用。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因此,我把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以读促写,以写带读。我最深刻的体会是:紧紧抓住学生的课内外阅读不放,才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积累写作能力的最佳途径。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教材的主体作用。既要学习课文的字词句、人物的品质、文章所蕴含的道理等,还着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写作思路、立意、选材、详略的确定、布局谋篇等,把写作知识的传授融入阅读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课文中学到有关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拓宽阅读范围,开阔学生的视野。要拓宽学生的思路,首先必须了解学生的思路。我们每进行一次作文训练,都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们想一想,这次作文有没有话可以写?他们积累了哪些感知材料?哪些环节要强调等。让学生带着较强的写作目的进行广泛阅读,有针对性的向学生推荐或介绍课外读物,,一方面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积累写作素材;一方面指导学习课外读物的写作与技巧。并以学生为主体定期举行课外阅读汇报会、讨论,开设班级习作园地或专栏,交流阅读和写作的心得与成果。极大地激发学生阅读与写作的热情,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促使其语文整体素质的提高
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一个致命的问题是师生双方都把作文当作只是每周2 节作文课的事,只当做单纯的语言文字的操练,甚至是应试的工具。在课堂教学的策略上一贯注重的是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开头结尾等布局谋篇的技巧问题,关注的是学生遣词造句的本领,重心是语言文字的操练,把学生作文的批改作为每次作文训练的终结。不仅是简单的记叙文,就是实践性极强的应用文,也只是在作文本上装模做样的操练。写信也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亲人无法收到。于是学生最费事费时的学习活动,只是师生一对一的闭路电视式的信息传输,经常只能得到慢慢吞吞、模模糊糊的反馈。这样小学生很难得到成功的喜悦,很难感受到写作的实际作用,而儿童写作文不光是语言学习的需要,还是为了健康自然的宣泄感情,和别人沟通。必须让小学生的作文有更多的倾听者、欣赏者,让学生得到情感满足。在沟通应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交往习惯,提高学生应用语言文字的意识,交往实践的调节能力、自控能力,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懂得写作文的意义,明白写作要求,增强社会责任感。
写作目的是引起学生写作动机的关键。作文教学的目标,取决于语文教学的目标,归根到底是取决于提高民族素质教育这一根本目标。素质教育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其基础性。语文教学乃至作文教学要为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基础、心理素质的基础以及语文素质的基础服务。而作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与作文教学过程密切相关的,是以训练为载体的。因此,教师必须准确把握作文教学目标,优化作文教学过程。落实好作文教学常规。作文常规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主要落实学生书写的常规和教师的批改常规。作为教师必须要求学生把字写得清楚、工整、正确,把话写的通顺完整,有真情实感,正确运用汉语语言。同时,教师的批改要及时,要情真意切,一视同仁。用自己的“认真”,带出学生的“认真”;以自己的高素质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总之,灵活多样、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联系儿童的实际生活,把素质教育,情感教育真正和小学作文教学有机结合,才能使小学生作文的整体水平得以提升,才能真正塑造出善良、崇高、向上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