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利程
(河北省青县第一中学,河北 青县 062650)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高中生物学科需要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目标,保证学生既能掌握生物基础理论知识,还能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效互换,使其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能够积极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但是长期、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缺乏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最终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生物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对个人未来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有一个全方位的认知,对了解社会生活实践具有积极意义。作为学生在与他人进行交流以及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必备品格,核心素养的综合性、发展性相对比较明显,涉及多个不同的维度,反映着高中生情感态度、综合能力以及知识的应用情况。另外,在对学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中,学校需要以生物核心素养的具体水平来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现状进行评价和分析,结合最终的评价结果对后期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积极调整,以此来保障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终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高中生物学的实验性较强。首先,教师需要将生物学现象与生命规律性的主题教学实践相结合,保证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融入现有的实践学习之中,更好地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和价值,从而使学生真正地掌握高中生物实践学习的核心要求和内涵;其次,教师需要以现有的课堂教学活动为依据,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积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操作;最后,教师需要站在宏观的角度,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指导学生通过记录时间来了解生物学中的相关问题,采取实验探究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社会责任感也是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教师要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此来更好地实现个人综合能力的稳定提升。其次,在对生物学方法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应用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将社会议题融入主题教学之中,关注社会议题的具体发展动向,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健康生活、关爱生命以及环境保护等知识融入现有的生活学习之中。
高中生物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课堂导入与新课程的建立相结合,积极地加强不同教学环境之间的紧密互动。从目前来看,教师开始将情境教学、小组教学以及提问教学相结合,并给予学生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个人的意见和看法;以现有的实验教学为依据,鼓励学生站在宏观的角度对自身的学习情况以及人类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为了保证学生构筑正确的生命观以及价值观,从而实现对自我行为的有效规范和管理,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时,教师要参与实验的过程,学会做学生的朋友,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学会肯定和鼓励学生,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通过这种形式来保障学生意识到自身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进而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个人兴趣的引导之下,不断地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理性思维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意义重大,在教学分析和研究过程中,教师要以客观事实和证据为基础与前提,主动对不同的生物学现象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概括。其中,模型的构建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将批判性思维以及模型构筑思维相结合,采取演绎和归纳的形式对不同的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积极地结合社会所关注的生物学知识进行主动的实践。另外,教师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对不同的重点、难点进行进一步的判断和界定,在教学大纲的引导之下真正实现自主研究的有效突破,使学生掌握高中生物学习的内涵和技巧,突破个人在自主学习中所存在的不足,更好地体现生物学学习对个人生活的指导作用和价值。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生物教师除了要采取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之外,还要根据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所存在的各类不足,明确学生的主体需求,并站在学生的角度,积极地将理论教学和实践研究相结合,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紧密对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和价值,从而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