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杨
有人说,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的学生,善于学习而不善于创造。这种概括未必全面,但创新意识淡薄,却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与孔子“述而不作”的治学态度和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有密切关系。
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注重知识的继承与传授,却不太重视创新。用孔子的话说即“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述而》)。意思是阐述而不创作,以相信的态度喜爱古代文化,我私下和彭祖相比。他的一生正是这样做的,删述六经,整理古代文化。所删述的正是他所使用的教材,他的教育内容主要是传授三代文化。“述而不作”的原则贯穿于孔子的教育实践中,他的教学工作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传授,其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固有知识的复述,二是教师的理解,即阐发。其方法是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孔子说:“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论语·子罕》)他用含蓄形象的语言启发弟子要掌握真实的本领。子路(仲由)和冉有(冉求)请教同一个问题:“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答冉有正相反:“闻斯行之。”原因在于“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孔子因弟子资质的不同施以不同的教诲。第二步是接受,也是两个层次:弟子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接受老师的观点,接受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孔子提倡主动学习的态度和学思结合的方法。第三步是发挥,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子贡(端木赐)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说:“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问:“《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也?”孔子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对子贡的见解,孔子先给予肯定,再进一步指出高一层次的修养应如何。在孔子的启发诱导下,子贡按孔子的方式,联想到《诗经》中的句子,孔子听了非常高兴。孔子认为,无论学问或道德都不能就事论事,应善于思考,层层深入,不停留在表面,才能有所收获。
孔子的教育思想体系是很高明的,其模式是这样的:传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接受(主动学习、学思结合)→发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单纯的学习而言,这种模式是最佳方案。但学习的目的在于创造性地应用。没有创新知识就会老化,继承与创新是缺一不可的。而这种模式偏重于继承,体现了“述而不作”。它不同于传授→理解→创新的现代教育模式,区别有两方面:第一,所谓发挥是有限制的,其方向必须与教师保持一致,不能是教师的反面或偏离。如孔子认为:如果演奏音乐就用《韶》和《武》,舍弃郑国的乐曲。弟子由此想到重用贤能,斥退小人,会受到孔子的赞扬。如果弟子认为郑国的乐曲虽是流行音乐,不太高雅,却也能使人得到休息,不妨保留,那他一定会遭到孔子的严厉斥责。这样的教育容易使学生养成被动接受,局限于一孔之见的习惯,从而忽略对新领域的开拓,对未知的探索。其次,孔子强调学习的重要,而不大注意培养弟子的创新精神。只要求学生有导向相同的深刻体会,透彻理解,而不准标新立异。孔子认为:“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论语·先进》)对于弟子的新想法,新做法,多半持否定态度。宰予想改三年之丧为一年,以免礼乐荒疏,本意在于维护孔子坚持的礼乐文明。孔子斥责他:“予之不仁也!”(《论语·阳货》)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孔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孔子曰:“是故恶夫佞者。”(《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路让子羔在实践中学习,无疑是个创新的举动,但孔子批评了他。孔子的教育针对学习而言尽管是非常科学的,但却缺少鼓励创新的一环,这正是他“述而不作”的弊病。
在孔子的私学里,师生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延伸。家庭里子女从出生到成家都由父母包揽一切,他们服从于附属于家长,因而有较重的依赖性。孔门的师生关系即是孔子所宣传的伦理关系的体现,由此形成了老师即是父亲的教育传统。有老师在学生便有了寄托,但也对陌生道路的探寻不会感兴趣了。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信条影响深远,达两千年之久,成为风气。自孔子以后,儒家的教育多遵从这一原则,以传授、注解经典为己任。经典不过十余种,而解释它的书达千家之多,称作经学。要从事这一学问,必然熟记经文才能言而有据。因而,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夫。许多大思想家不是自己写一部著作告诉世人他的想法,而是通过注经、对经的阐述表达他的思想。
师生关系,如果不与伦理关系混杂,本是很单纯的,而二者结合就演化成门派关系。同是儒家,因为传承的不同,阐述的相异,形成了许多门派。本门本派有自己的观点、体系。这种情形虽有利于学术的争鸣,但门派并非纯粹的学术流派。因此,做学生的只有充分掌握、继承了师门的学问,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孔子教育弟子是为了让他们从政,用子夏的话说是“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隋唐以后,科举盛行,官方明确规定了读书人的出路,只有为官一途。学校成为向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明清两代学校和科举的结合更为密切,科考的最初阶段便是入学,学校成为科举的必由之路,成为附庸。科举使用八股文体,专以四书五经命题,以儒家经典考学生,答案阐释以经典为准,不允许有超出范围的见解。这样,教师的传授则显得更为重要,学生则更加诚惶诚恐地背诵经书,不敢有丝毫怀疑,不敢存有自己的想法。
可以说,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信条,使得他在教学中有偏重继承、轻视创新的倾向;伦理关系与师生关系的结合,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这使人们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减少或部分失去了探索未知的兴趣。师门派别的观念,科举制度对教育的一统,加重了学生的盲从。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使得传统教育以教师解释、学生背诵为基本方式,因循以往,缺乏创新精神。
因此,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汲取传统教育中的精华、科学部分,摆脱其中的不良影响,使学校不但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开启智慧、培养创造能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