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星宇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119)
芭蕾舞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程式化的动作技巧与舞姿形态,由此也对基训内容与标准提出了严格要求,注重基训动作的规范性。其中,Battment tendu在整个基训系统中具有单一性、基础性、规范性特征,发挥着重要的基训价值,是学生提高基训质量,更好地参与芭蕾舞训练与表演的基本素质。
Battment是“腿部”总称,tendu表示延长、延伸的意思。一般来说,芭蕾基训内容涉及到大量的单一动作,而每一个动作都是进行具体训练或者是对重难点动作进行单独训练而逐步掌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对于这一动作的认识、掌握和应用能力,奠定坚实的基本功基础,为该动作的表演乃至于该动作与其它动作的配合表演做好准备。
初步接触芭蕾舞的学生,在训练Battment tendu过程中,首先要慢速训练tendu的分解动作,在擦地训练过程中,擦地的脚尖和大腿要保持外开的状态,伸直膝盖,随后再慢慢地收回,整个擦出与收回的节奏要均匀、协调。另外,初级阶段的舞者要注重双手扶把,一位向一侧进行擦地训练,右腿首先训练4次,随后是左腿训练4次,每一个动作的重心都停留在双脚,保持身体始终处于直立状态,避免出现倒脚的问题,绷脚到最远的位置,伸直膝盖,脚、腿部位处于外开状态。经过双手扶把训练之后,初学者可以进行单手扶把的练习,从一位逐步训练至五位,具有一定的基础之后,逐步加入手臂动作乃至于其它动作的配合练习,增加训练难度,也是提高训练内容的丰富性,以提高训练效率。最后,初学者还可以逐步变换训练的节奏,过渡到中间地面进行练习,通过一个方向进行单一动作训练,或者前、旁、后擦地以及变化方向的形式进行组合训练。这样能使学生对于循序渐进地掌握battement tendu的做法有一个清晰系统的认识。
这充分反映出Battment tendu训练内容的系统性、训练过程的程式化、训练方法的技巧性,遵循着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原则,逐步提高Battment tendu的训练效率和质量。
Battment tendu是芭蕾舞初学者率先接触的一项训练内容,学生只有掌握训练技巧,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才能为日后高难度动作、技巧的训练奠定基础。Battment tendu动作具有简单性特征,但并不意味着就容易掌握,实际训练起来并不容易,其始终要求身体个体各部位保持“开、绷、直、立”的状态。进一步来说,Battment tendu是一切腿部动作开始,之后其它动作的训练就开始走上规范。tendu的一个很重要的价值在于起到符合规范的活动作用,tendu做得规范脚下便有了根基,舞步就富有弹性、灵巧、轻盈、优雅,同时旋转时重心的垂直也有了控制力,旋转中立也会更加稳定,并且起跳有了强大的推力,落地便轻盈顺畅,舞者可以游刃有余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动势。
Battment tendu重点是为了增强学生腿部的力度,培养其腿部伸直的习惯,增强学生重心垂直性与稳定性能力,提高踝关节的力量,为训练和表演高难度动作技巧奠定基础。在具体训练过程中,学生双脚掌平铺在地上,身体重心一定要停留在双脚中间,保持身体稳定性。学生要收紧膝关节,伸直腿部,保持身体直立状态。学生在训练“擦”的过程中,双脚掌要始终贴紧地面,动力脚必须遵循着全脚——脚掌——脚尖的流程擦出,随后按照脚尖——脚掌——全脚的流程收回。学生的肩部、胯部要始终面向正前方,特别是进行向后擦地训练过程中,不能带动动力腿一侧的肩和胯外掀。舞者在收回腿部时要依靠主力腿吸回动力腿,使用的是腿部夹合的力量。舞者擦地训练过程中一定要速度快,用力点地和回收,从而呈现出游刃有余的力度感。
Battment tendu是芭蕾基训中所有动作训练的基础与延伸,主要训练脚趾、脚掌、脚弓、脚腕、跟腱等部位,以及其关节、韧带、肌肉等的柔韧性、灵活性和能力,同时锻炼人体的站立、稳定性、平衡性、后背收紧的能力等,使腿部的肌肉达到外开与延伸。舞者正确地学习与掌握动作的规范性做法,可以为其他动作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动作方面,人体要垂直站立,身体的重量平均分配在双脚上。动力腿伸直,保持外开的体态,脚掌紧贴地面向外擦出,脚跟先离开地面,然后脚弓、脚掌依次离开地面,最后脚尖延伸点地至最远处,脚尖向外擦出的距离是保持两胯稳定、水平、不移动位置的情况下达到的最远点。
综上所述,在芭蕾基训课堂中,任何动作训练都具有一定的训练目的与意义。而battment tendu是芭蕾基训中所有动作的训练基础,具有重要训练价值。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芭蕾基训的练习,要做到动作的规范与严谨,不能因为动作是单一基础的动作就不去认真对待。只有将动作熟练掌握,才能为日后的舞蹈表演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