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田春丽
定边县第五幼儿园,陕西榆林 718699
幼儿教育阶段,儿童性格活泼但缺乏安全意识,教师必须谨慎综合考虑教学活动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当前幼儿园管理中普遍存在机械化管理的问题,教师的教学活动受到多重规章制度的制约,导致了教师对这些管理条例的认同度不高的问题。而这些繁杂的校园管理规定不能有效结合本校特色,对于校园管理的作用也十分有限。另外,还普遍存在教师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现阶段对于幼儿教师的能力大多基于公开课表现,这种评价体系较为单一片面,不能全面评价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水平,没有综合考虑师生发展需要[1]。因此,树立“以人为本”,既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科学理念,又是幼儿园发展自我的手段,有助于激发师生的热情,建设高效的管理体系,创造开放和谐的校园环境。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组织建设中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作用和需求。在幼儿教育阶段,“以人为本”包含两个主体——儿童和教师。而营造良好开放的校园环境,提高幼儿学校的“软实力”则是实现柔性化管理的首要条件。以儿童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建立在校园硬件设施完善的基础上。除此之外对于儿童的教学活动应当更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可以通过部分由学生自主选择的活动,提高儿童的社交能力。以间隙游戏为例,作为填补教学间隙的游戏活动,教师可以提供多种游戏内容供儿童选择,通过这种开放互动性的游戏活动,儿童将会有更多机会表达观点,并参与到活动中来。“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不仅需要在学校制度层面的构建,还需要得到教师的认同。因此,必须要在使幼儿教师认同“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上,引导教师关心儿童发展、尊重儿童需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真正的践行“以学生为本”[2]。
幼儿园在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完善的过程中,在以人为本理念的引导下,要关注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在幼儿园管理中注重发扬民主,可以探索建立教师参与决策机制,倾听教师的诉求和反馈意见,这样有了广大教师的参与,幼儿园会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3]。比如,通过教师教学会议沟通,教师可以从宏观层面有效把握同一时期儿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个别案例,部分教师可以借鉴其他教师成功经验,而面对儿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共同问题,也可以进行集体探讨解决。教师共同参与、共同决策的机制,有助于增加教师之间的沟通机会,提供新的沟通渠道集中教师指挥,并且在民主化的决策过程中,也增强了幼儿园的凝聚力,广大教师会为了幼儿园发展不断努力工作。
家庭教育作为幼儿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也应该幼儿园管理工作中,促进实现家园合作。家园共建的儿童成长机制,则是通过与家长的密切沟通掌握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影响,使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互相补充,共同促进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幼儿教育虽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但幼儿教师需要面对几十名幼儿的教育,教育工作压力比较大,所以更应该与幼儿家长之间建立密切的沟通,正确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共同探寻如何对孩子进行更好的教育,通过对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推动幼儿教育实现更好的发展。比如,教师可以邀请具有工作经验的家长也参与到课堂实践教学中,比如邀请交警爸爸为孩子们讲解如何遵守交通规则,或者组织幼儿到某位家长的果园里去采摘劳动,这些都是很好的教育方式。
总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作为紧跟时代发展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园管理的现代化,幼儿园管理者应该通过这种柔性化管理的方式,激发学生和教师参与学习、教学活动的热情和信心,在对“以人为本”思想的高度认同中,推动幼儿园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促使幼儿个人的学习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