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昌银
重庆市璧山区八塘镇农业服务中心,重庆 402773
俗称“口疮”,属于口蹄疫病毒(FMDV)的细小核糖核酸病毒和口蹄疫病毒的RNA 病毒。口蹄疫病毒具有多型、变性的特点。目前全世界已知7 个模子,每个模子又分为几个亚型,每个亚型内还有几个抗原差异明显的烈性,给本病的检疫和防疫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口蹄疫病毒粒子对外部环境抵抗力强,在自然环境下可以生存数周到数个月,对干燥有抵抗力,不耐热,不酸,不碱性。口蹄疫病毒会侵害多种动物,主要是蹄类动物中的牛、猪、羊,偶尔还会发生在人和其他动物身上。口蹄疫流行的季节为冬春,但规模化猪场没有明显的流行季节,不容易控制和消灭。
猪口蹄疫的潜伏期大约一周左右,大部分在1-2d 就会出现症状,病变部位主要特征是口、蹄出现水泡。典型的病理变化是“好反心”。
猪水泡病毒(SVDV),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和肠道病毒中的RNA 病毒。研究表明,该病毒与人类肠道病毒、科萨奇病毒B5有抗原关系,具有感性。病毒粒子对外部环境和消毒药抵抗力强,耐中低温,耐酸,耐碱,在肉类产品中可存活1-2 年,甚至更长时间。猪是水泡病病毒的唯一宿主,流行的季节是冬春。潜伏期2-7d,根据临床表现感染量、感染途径、饲养条件和猪群年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典型病例早期体温上升(40-42℃),病变部位主要在蹄,口腔粘膜、鼻盘、乳头周围皮肤少见。病初,蹄冠、蹄后跟、蹄上陆续出现大小不同的水泡,随着病情的发展,水泡逐渐融合、破裂、出现溃疡,病猪体温下降,变得跛脚。重症或继发感染猪,蹄皮脱落。蹄上起水泡时,个别猪嘴、嘴唇、鼻盘等部位也会起水泡。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口蹄疫和猪水泡病分类为A 类动物病,可见其危险性有多大,虽然死亡率不大,但是如果不严格治疗,就会使猪成为病毒猪,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针对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要作案后预防措施,如果一旦发现,应立即报告传染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相关规定处置,必要时采取紧急强制控制和消化措施。
(1)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猪口蹄疫并的有效措施。养殖户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定期给猪接种疫苗,在疫苗的选择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的合格疫苗。现阶段,我国针对猪口蹄疫并常用的疫苗是油佐剂灭活疫苗,一年接种两到三次,针对实际情况可酌情增加剂数,来增加猪的免疫能力。对猪水泡病,我国比较常用的就是猪水泡病细胞毒灭活疫苗,猪内侧皮内接种防治即可,接种疫苗后要检测猪的抗体情况,如果抗体过低,就必须进行二次接种。
(2)饲养环境:良好的饲养环境是预防各类疾病的首要措施。除了保持饲养环境的干净卫生、干燥通风,还应使用碘制剂的消毒液按照合适的比例对全猪进行消毒,每天两次;用生石灰或者烧碱对养殖场周围进行消毒;用酸(醋)或碘溶液喷洒猪舍空间消毒空气。减少养殖场不必要的人员出入,出入养殖场必须换鞋,各养殖户之间避免过多的接触。
(3)病猪治疗与隔离:做好对已发病猪的隔离治疗,防治疫病的扩大。将感染和未感染的猪群进行隔离,感染的猪群及时药物治疗,对于没有感染的猪群进行隔离处理,紧急预防。给溃烂面用0.1%高锰酸钾液洗净,涂紫药水或碘甘油(5%碘酊和甘油等量混合)、青霉索软膏,或用碘酊喷洒伤口,每天一次,连用三天。在饮水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 可多搭配使用,。
(4)综合管理:生猪养殖,涉及到细节的方方面面。针对生猪的喂养,饲料方面一定要营养全面,质量过关,增加维生素的摄入。一旦发生疫病,严格上报疫站,配个工作人员的工作。
近几年,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壮大,生猪养殖规模也有了显著提升,这就使得猪口蹄与猪水泡病的发生率有所提高。如何更好地诊断及防治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关乎着猪的健康安全,进而影响着养殖户的经济收益以及我国的食品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